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皎潔白皙酣醇凝脂:介休窯瓷器賞析

 中國文物網 

作者:桂亞蘭
介休窯是山西較大的窯廠之一,位於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又稱為洪山窯,是宋代九大名窯之一,所產瓷器皎潔白皙,酣醇凝脂,屬定白瓷系列。 於上世紀50年代被發現。 介休窯精瓷細作,將中國獨有的水墨畫技巧熟練地運用到瓷器裝飾上,展示出東方藝術的獨特神采。
白釉鏤空熏爐白釉鏤空熏爐
中國陶瓷舉世聞名,千百年來名窯輩出。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地阜民豐”,山西窯古陶瓷更是華夏古陶瓷殿堂中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
介休窯是山西較大的窯廠之一,位於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又稱為洪山窯,是宋代九大名窯之一,所產瓷器皎潔白皙,酣醇凝脂,屬定白瓷系列。 於上世紀50年代被發現。
介休窯精瓷細作,將中國獨有的水墨畫技巧熟練地運用到瓷器裝飾上,展示出東方藝術的獨特神采。 介休窯之莊重端方、高貴典雅,全仰仗洪山泉之明澈澄湛、清洌晶瑩,正是因為這里水源充足,煤炭資源也異常豐富,並且盛產燒製陶瓷用的坩泥,這些不僅為製瓷降低了成本,還為大規模生產和技術改進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綿延千年的三晉古窯
白秞執壺白秞執壺
介休窯址,在今介休市洪山鎮,創建於宋代,綿延1000多年,至今還​​可以看到窯窟、窯具,甚至還可以找到一些殘片。 更為驚奇的是,在窯址附近有座窯神廟。 廟內碑文中記載:“丹爐炊頻,洙風扇口,高士云集……”碑陰還題有“瓷窯稅務任韜”“前瓷窯稅務武忠”等字。 這通珍貴碑碣立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詳盡地描述了當時介休窯的興盛局面,從碑文記載可知,處在中原文化與游牧文化交界地帶的介休窯生產了大量的瓷器。 它一方面要滿足北宋王朝的需要,另一方面還要出口雁門關外的遼金地區。 生產規模日益擴大,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官府為此專門在洪山鎮設官收稅。
樸實自然的美學追求
白秞外刻蓮瓣碗白秞外刻蓮瓣碗
介休窯燒製的瓷器多為普通百姓的日用瓷器,大部分供應山西市場。 介休窯燒製的這些民用瓷器,除了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還反映出介休窯瓷器樸實自然的裝飾風格。
白秞黑彩紅花盤白秞黑彩紅花盤
介休窯瓷器的裝飾圖案大多來源於生活,其紋飾圖案和色彩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常見之物,比如花鳥圖案,很多都是路邊山坡上的野花,枝頭屋簷上的鴉雀,張開欲飛的鳥羽,河裡游動的雨蛙等等,這些平凡卻生動的畫面都一一繪入工匠的畫筆下,成為眼前瓷器上的神來之筆。
介休窯以燒製白瓷為主,兼燒黑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多為盤、罐、盆、蓋碗等日用器皿。 其白瓷胎釉白淨、薄細如紙、造型秀氣,敲擊清脆如磬,其獨特的藝術內涵可與定窯媲美,在古陶瓷群芳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為世人廣泛實用和珍愛。
獨樹一幟的支釘式燒造技法
白秞黑花盤白秞黑花盤
介休窯在燒造技法上採用三叉支具、墊砂支燒等,出產的盤碗等小件器皿都採用支釘支燒,燒成後盤碗裡面都遺留有3個細小的支燒痕,這種支燒方法為介休窯產品獨有。 支釘以三個居多,其他四至六個的也少量使用。 支釘有3、4、5、6、7等多種。
博採眾長的裝飾工藝
白秞黑花枕白秞黑花枕
介休窯裝飾工藝博採眾長,印花、劃花、鏤空等均有自身獨特風貌,其中以鏤空雕刻見長。
印花法用刻有紋樣圖案的印戳或模子在尚未乾透的坯胎上拍印出花紋,或用刻有紋樣的模子製坯,直接在瓷坯上留下花紋,這種技法稱為印花。 白瓷印花是介休窯的代表性產品,裝飾紋樣多見有纏枝紋、攀枝嬰戲圖等,整體風格上講究刻工精細、脫印清晰、胎白釉潤、形美壁薄等特徵,絲毫不遜於定器。
白秞黑花盆白秞黑花盆
白瓷刻花、劃花的裝飾手法產生於宋代。 白釉刻劃花是在瓷器表面,利用白瓷的胎質和化妝土所不同的呈色,經過手工刻劃取得的裝飾效果。 介休窯的一些瓷器裝飾紋樣就是以這種劃刻手法在瓷器表面進行裝飾的,最常見的裝飾紋樣為牡丹紋。
鏤空法亦稱為透雕,是用尖利的工具在坯體未乾時對坯體上已設計好的紋樣部分透雕出紋飾或將紋樣外的空地鏤通,這種技法一般多用於相對簡單的紋飾。 介休窯的鏤空產品主要有香薰、爐等,一般採用較為簡單的菠蘿紋、菊花紋等,通體鏤空透雕,造型新穎靈動。
白秞缽白秞缽
介休窯歷史悠久,歷經千年不息,燒造的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生產的產品不僅滿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用瓷需求,而且承載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內涵和社會變遷史。 它實用、簡潔和朴素的審美追求,以及自由、創新和個性的美學風格,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文化藝術遺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