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五嶽真形圖》的成就

北京道協 
最早記載“五嶽真形圖”的古代文獻是《漢武帝內傳》,稱該圖是太上老君最早測繪山嶽地圖,有免災致福之效。
今泰山岱廟、華山峪口、嵩山中嶽廟、恒山崇靈門和西安碑林等處都有“五嶽真形圖”的碑刻古跡文物,一些飾物也以此為圖案。
“五嶽真形圖”到底是什麼?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說法有:
第一種說法認為是五嶽的地形圖,表示五嶽地貌形狀特徵,屬道教的地學範疇,即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飛、嵩山如臥。
第二種說法認為是由古代“五行”演化而來,代表方位及五種物化-即金、木、水、火、土的符號-西嶽圖表示金,東嶽圖表示木,北嶽圖表示水,南嶽圖表示火,中嶽表示土。
第三種說法認為是形象化的象形學。東嶽為龍字,西嶽為底字,北嶽為龜字,南嶽為鳥字,中嶽為奧字。
第四種說法認為東嶽圖繪的是象形的青龍,西嶽圖繪的是象形的白虎,南嶽圖繪的是象形的朱雀,北嶽圖繪的是象形的玄龜,中嶽圖繪的是象形的居於屋內的土神。

第五種說法認為右上為東嶽泰山,“主世界人民官職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也”,該符像一個篆書的“天”或“雨”字,象徵上天主宰芸芸眾生主管世人的命運。
右下為南嶽衡山,“主世界星象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也”,該符像一條魚,暗喻魚龍變化;左上為北嶽華山,“主世界金銀銅鐵、兼羽翼飛禽之事也”,該符像一個熊熊燃燒的煉丹爐;正中為中嶽嵩山,“主世界土地山川穀峪,兼牛羊食稻之種”。
第六種說法認為以嵩岳居中,左一為華岳,左二為衡嶽,右一為泰嶽,右二為恒嶽。
第七種說法認為據《藏經》記載:“五嶽之神,分掌世間人物,各有所述,如泰山乃天地之孫,群靈之府,為五嶽祖,主掌人間生死貴賤修短。”
“衡嶽主掌星象、分野、水族魚龍;嵩嶽主掌土地、山川、牛羊食嚼;華岳主掌金、銀、銅、鐵、飛走蠢動;恒嶽主掌江河淮濟、四足負荷等事。”
第八種說法認為據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抱樸子》說,道教徒們最重視的秘文,共有兩種-《三皇文》和《五嶽真形圖》,這兩件寶貝隱藏著無比巨大的能量,可以避邪。
第九種說法認為按照東方朔的說法,如果得到《東嶽真形圖》,就會“身安命延”;如果得到《南嶽真形圖》,就會“五瘟不加”;如果得到《中嶽真形圖》,就會“致財巨億”。
如果得到《西嶽真形圖》,就會“刀刃不傷”;如果得到《北嶽真形圖》,就會“百毒滅伏”。如果《五嶽真形圖》全部都得到,就會神人共寵。
《五嶽真形圖》不僅為道門所重,也引起了中外治地圖史學者們的關注。
最早注意到《五嶽真形圖》地圖學價值的是日本學者小川琢治,他根據日本所收藏的十七世紀版《五嶽真形圖》之一《東嶽真形圖》與實地考察用等高線繪製的泰山地形圖做了比較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二者極為相似。
換句話說,《五嶽真形圖》中蘊涵有等高線製圖法的地圖繪製思想。
受此影響,李約瑟等也認為,《五嶽真形圖》乃“製作等高線圖的早期嘗試”。
學術界也基本上都認為,《五嶽真形圖》所繪製山脈的高低起伏形狀和走向,採用的是類此于現代的等高線地圖繪製的思想和方法。
等高線是指地面上高度相同的點所連成的曲線。地圖上的等高線,就是地面上等高線在圖紙上的投影。在現代製圖學中,相鄰等高線間的高差稱“等高距”。
按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稱“首曲線”;從零米高程起每隔四條首曲線描繪一根較粗的等高線,並注明其高程,稱“計曲線”;地面特別平坦時,可加繪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的“間曲線”,圖上常用長虛線表示;為了反映出地面微起伏的情況,也有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繪的“助曲線”,圖上常用短虛線表示。
《五嶽真形圖》對山嶽地形的描繪手法,與現代地圖繪製中所採用的等高線地圖繪製方法並不完全一致,但其中所遵循的思想方法是相近或者說是相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