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古代采用通心穿的技法制作玉管

 新浪收藏

鸡骨白玉管鸡骨白玉管玉管玉管
  (原标题:黄家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管)
  坐落在长江中下游之交的安徽望江县境内的黄家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志的指导下,对该遗址多次进行科学发掘,除出土一批陶、石器外,还出土数百件玉器,这些玉器大多数都是像玉璜、玉玦、玉环、玉镯等类之玉饰品,精致优美,为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罕见,其中还出土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玉管,小巧玲珑,制作精湛,一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这些玉管(见图),大都呈长形圆柱状,中间有穿孔。分为三式:一式,长2.6厘米,径1.1厘米,孔径0.5厘米。二式,长1.9厘米,径1厘米,孔径0.4厘米。三式,长1.3厘米,径0.6厘米,孔径0.3厘米。这些玉管质地分别为纯玉质地和钙化鸡骨白玉质地两种。纯玉管,呈淡黄色,质地坚硬,光滑莹润,无纹饰。鸡骨白玉管,呈粉白色,质地较疏松,均为素面,无纹饰。该遗址为什么出现如此众多的玉管?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作何用途呢?笔者在此略抒一管之见,作一点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从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看,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发现不少玉管,如红山文化出土有竹型节玉管,良诸文化出土有鸡骨白玉管,齐家文化出土黄玉琮形玉管等。各具特色,十分珍稀。
  据史书记载: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商周、春秋战国、两汉以及唐宋元明清,玉管的制作,均甚流行。
  如前些年安徽长丰杨公墓出土战国晚期玉管,长7.5厘米,玉料呈黄色,质地细润,表面有光泽,体呈圆筒状,中间空,外壁中段雕琢有突起宽弦纹和勾云纹,其上下管壁雕琢有阴线勾连卧蚕纹,造型规整精致,纹饰生动美观。又如1976年江苏常熟璜土山出土玉管,呈乳白色,琢磨精致,中有对钻圆孔,外表如玉琮形,两头有圆囗,孔径为0.1厘米,两侧各有一道凸形短横裆,另有一简化带冠人面纹,制作精细,较为奇特。从这里可以初步鉴定:一般早期(新石器时代)玉管多素面,无纹饰;商周以后便逐渐出现有纹饰了。
  从上述情况看,该遗址之所以出现如此大量的玉管,笔者初步推断其原因有二:一是不管是古人或现代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玉管形制小巧玲珑,精致美观,就自然成为人们的一种装饰物品,既然遗址是古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这些玉管,也就自然有它的用武之地。
  正如苏联作家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 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从该遗址出土的的玉璜、玉玦、玉环、玉镯、玉管等玉饰品看,制作精细、美观,而且种类与数量众多,很有可能该遗址有一处玉饰品的加工作坊或是当时玉饰品的集散之地。
  据考,玉管是一种大致呈圆柱形、方柱形、多菱形及束腰形等多种形式,中间有孔、可穿系的玉饰品。有种玉勒子也是穿孔,是器型较大的一种管状佩饰,它是人类最先发明的一种玉佩饰,也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佩饰。在我国历代均有制作和佩戴习俗。
  所谓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左加“玉”字为旁,即“勒玉”,有圆勒子和方勒子两种,是挂在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圆勒子有上下一样粗的圆状,也有中间缩为细腰形的,或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形的,或一头粗一头细的喇叭形、称砣形等,有一种方勒子为方柱形,与玉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有种说法,认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缩小。
  总之,玉管是古代人们采用通心穿的技法制作,具体制作过程是先将玉料切割成棒状长条,再磋磨成近圆柱体形,然后用线切割法分割,最后对钻成孔。
  其聪明智慧和想象力,是可想而知的,利用中心是空的,可以通心穿系佩戴。以致现代人把它取名为路路通,佩戴在胸前,则可以随着人们的运动而不停地转动,这种转动的方式,就像滚滚的车轮一样永不停息,所以象征了人生道路永远畅通无阻,就是寓意人生路路畅通、四平八稳、事事顺利与万事如意,充分说明我国古代人祈福文化的理念发展的新创造。
  最后笔者还想在此赘述一下,有关该遗址出土一些玉饰器的材质来源,是出自本地还是从外地引进的呢?
  据初步考证,《诗经·著》:“尚之以琼英乎而。”毛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英,就是出产美石的地方,英作为地名,距今已4000多年,古代之“英”,不是如今的英山。司马迁记述的英,应指的是上述的霍山地区中出产美石的那些地方。这样说来,以英地所产之玉,命名为大别山玉是恰当的,大别山玉多为石英质玉(即黄蜡石)。石英玉有一定透明度,玻璃光泽。市场上,常见的石英玉岩玉产品多以白色、黃色,有铬云母,硬度为7,它具备色彩绚丽、细腻温润等优点。
  以上妥否,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安徽望江 宋康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