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四川達州有800歲南宋鴻鐘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位於達州博物館門口的南宋鴻鐘。位於達州博物館門口的南宋鴻鐘。
年齡800多歲的達州“南宋鴻鐘”,終於結束風吹日曬和被酸雨侵蝕的日子,擁有自己的“家”了。
16日,記者從達州博物館獲悉,為更好地保護這個達州市的國家一級文物,達州市文體廣新局正在按照《達州博物館鴻鐘保護亭建設施工方案》,為它建一個保護亭。 亭子建好後,施工方還將利用景觀燈等輔助設施,將其打造成達州西外城區又一地標文化景點。 目前,達州市文體廣新局已向市政府報告請示,將修建鴻鐘保護亭事宜納入中心城區“三化”工程範圍一併規劃實施。
一級文物具重要研究價值
記者從達州博物館獲悉,南宋太平興國禪院鴻鐘,為國家一級文物,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由果州(今南充市)爐戶馮廷一父子等鑄造,懸掛於太平興國禪院(唐朝名白雲寺)為百姓祈福。 鐘通高2.41米,重達3噸多。 鐘頂至鐘肩有六個圓孔平均分佈其間,每孔周圍鈞鑄有單線水波紋和纏枝紋圖案, 並鑄“重臣千秋”、“皇帝萬歲”八個大字,鐘腹鑄鑄造者、捐資者以及歷史名人馬景修銘文。
北巖寺的暮鼓晨鐘曾為“達縣舊八景”之一。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移至城東黃龍寺,1964年移人民公園,2011年移達州博物館。 鴻鐘作為可移動文物,於1991年經四川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莫洪貴、高文等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97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確認其為國家一級乙等文物。
儘管鴻鐘鐘鈕及鐘唇已有殘損,足部有鏽蝕,但因為鴻鐘體量大,堪稱宋代寺廟鐵鐘巨無霸,加之鐘鈕的蒲牢(神話傳說為龍九子之一)造型特點突出,滿身佈滿銘文,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此前多種保護方案都被否“按照《文物保護法》,此鐘放置鳳凰山頂或巴人文化廣場、老車壩等地均不合適。”達州博物館負責人介紹,甚至有人建議在跨年時分,由高僧主持“撞鐘祈福”儀式,讓南宋鴻鐘渾厚的鐘聲響徹達城,為百姓祈福。 “這些建議,都不利於國家珍貴文物的保護。”
該負責人分析稱,作為國家珍貴文物,特別是國家一級文物,按照《文物保護法》,其保護管理有明確的主體,就是文物所在地的文物主管部門。 其管理、保護、使用有著嚴格的報批程序,凡涉及國家一級文物,沒有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准,誰也不能隨便進行修復或者改變現有使用功能。
“鴻鐘的保護一直是一個學科難題,至今尚沒有找到更科學有效的保護方法。”該負責人介紹,以前鴻鐘一直是在自然狀態下保存,數百年沒發生什麼變化。 後移至人民公園、戛雲亭,為防其日曬雨淋,加蓋保護,其鏽蝕更加嚴重。 專家認為可能是周圍環境發生了改變,特別是酸雨對鴻鐘本體的危害作用在加大。
平移5米將建亭保護鴻鐘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國寶,達州博物館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目前,該館正積極聯繫相關部門,邀請國家級專家,制定科學的鴻鍾維修保護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复予以實施,以阻止出現的鏽蝕、裂紋等病害延伸。
為防酸雨的侵蝕,在達州市文體廣新局的協調之下,2014年底,達州博物館鴻鐘保護亭建設被納入成(都)達(州)區域文化合作項目,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資助,並組織具有文物保護資質的設計單位,於2015年設計完成《達州博物館鴻鐘保護亭建設施工方案》,2015年底已建造完成鴻鐘保護亭。
經上報市政府領導同意,擬將鴻鐘由現位置向西平移約5米,使之成為達城新的人文景觀和新地標。 預計今年上半年鴻鐘保護亭有望運至達州博物館安裝建成。 昔日達縣舊八景“暮鼓晨鐘”雖不能再現,也不能再聽悠遠鐘聲,但一定會成為達城又一新景觀。
王平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曾業攝影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