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湖南出土部分青铜器赏析

新浪收藏  

师古寨湘博虎鼓兽面纹大铙
  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山顶上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通高68、舞部36.6*26.6、于部46.8*34.6、正鼓厚2.1~2.3厘米,重55.8千克。
 
  三羊纹鬲
  1958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株洲废铜仓库中拣选入藏。通高22.8、口径14.7厘米,折沿、分档、柱足。颈部饰斜三角状纹组成的变形纹饰,从眼与变形线 条组合情形分析,似为蝉纹;腹部饰及有表现力的羊首,突出羊角,嘴、耳、眼、腮等“拼装”而成,口设计成衔足状;羊侧有抽象化的倒立夔纹,主纹之间,饰雷 纹,云纹。
 
  兽面纹股腹鼎
  通高18.2、口径14.6厘米。宁乡县黄材水塘湾出土。
 
  包家台子牺觥(牛尊)
  1977年,衡阳市郊东方红渔场第三生产队包家台子出土。通高74、宽8、长19、壁厚2厘米,重776克。现藏衡阳市博物馆。
  该器造型十分逼真,盖、身组合为一只牛的形象,盖子是牛头和牛背,盖的捉手是一只站立的老虎,腹部是完整的凤鸟图案,眼睛又圆又突,凤鸟的前爪在牛的前腿上,后爪在牛的后腿上,尾巴布满了牛和整个臂部。平面纹饰、立体结构浑然一体。该器年代,殷墟三期。
 
  华容东山尊
  1966年华容东山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通高73.2、腹径39.8、口径61、底径31厘米。
  该尊是同类器中最为高大一件。整体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大敞口,圆折肩,圆折腹、高圈足;从腹部到足部有三条穿透、断断续续的棱脊,腹部和圈足间有三个 很大的“十”字形镂孔。器表饰满纹饰,云纹为地,主纹线条粗大,线条之上还有云纹。肩部3个牺首和3只立鸟相间排列,立鸟身扁与棱脊在一条线上,牺首附饰 在肩与腹的转折线上,牺首有曲折角,肩表饰突起的龙纹,以鸟为中心两两相对;腹部和圈足主纹为分体式兽面纹,牺首和兽面纹与所谓冠状纹或蓖形纹在一条直线 上;地纹比一般铜器上的地纹要深峻,清晰。
高圈足折肩收腹方罍(又称皿天全方彝)
  1992年出土于湖南桃源,盖藏湖南省博物馆。身于2014年从一法国收藏者购回,现盖、身都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器身通高63.6、器盖高21.5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方罍中最大,最美的一件,器身高大,但圈足的比例显得并不很高。年代:殷墟。
  该器颜色漆黑发亮,表面以云纹为地,四角和四面中间共饰八条粗大扉棱,扉棱中装饰有倒置的兽面纹,并间以夔龙纹,显得富丽堂皇,雄浑庄重,透出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器盖内铸造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个字的铭文。
  来源:湖南考古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