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元末义军张士诚曾发行天佑通宝钱

 新浪收藏

天佑通宝(图一)天佑通宝(图一)天佑通宝(图二)天佑通宝(图二)天佑通宝(正)天佑通宝(正)天佑通宝(背)天佑通宝(背)
  元朝末年,顺帝至正年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至正十三年(1353),出身盐贩的苏北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1321—1367),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等聚集盐丁,起兵反元,占领泰州、高邮,并于至正十四年(1354)在高邮称王,引来元军大肆围剿,义军几遭覆灭。战后,所部饥困不堪,又逢淮东饥荒,乃决定渡江南下。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张士诚率部三四千人,从通州渡江,占领常熟,二月壬子朔进占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踞承天寺为宫,称周王,又改至正十六年为天佑三年,毁铜佛铸“天佑通宝”钱。元、明二史皆称张士诚建元“天祐”,而钱文实为“天佑”,祐与佑通,有上天保佑之意。“天佑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共四等,面文楷书,直读,铜质赤褐,制作精美,文字秀丽,是效仿当时至正通宝制,并可与之媲美。天佑通宝背皆纪值,穿上有一、贰、叁(篆书)等字,径约25—40毫米,重约3.5—20克不等。该钱主要流通于浙西及淮、扬、苏、常等地,范围很窄,加之后来朱元璋的搜缴与销毁,现存世极少,尤以折二钱最为难求。
  笔者要介绍的这枚折二型“天佑通宝”钱(图1),直径28.3毫米,穿6.5毫米,厚2.0毫米,重8.67克,铜质赤褐,文字清晰,包浆极为古旧自然,属传世品,与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丙)第95l页所示拓样对照,几无异样。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这种天佑通宝稀缺,造假者皆不遗余力,从小平到折五,伪品充斥于市,且大多做成生坑状,但从字迹和锈迹上看又都很失真。至于天佑通宝是否铸有贵金属钱(主要作为赏赐用),可能很多泉界朋友都很关注。笔者曾见有一枚天佑通宝银质小平钱和一枚天佑通宝银质折二型钱(图2)。银小平者,直径24.3毫米,穿6毫米,厚1.3毫米,重4.9克;银质折二型钱(背贰),直径29毫米,穿6.5毫米,厚1.6毫米,重9.16克。以上二品皆为传世品,不过尚待有关专家鉴定,如果确认为真品的话,无疑会起到补谱之阙。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在张士诚建元天佑年号的一百五十年之前,大辽国被金灭亡后,由耶律厮不在澄州建立后辽国(1216年,建元天威,之后,由监国耶律乞奴改元天佑),曾有过天佑年号,铸有天佑元宝、通宝钱,其特征是钱文旋读、光背。除小平钱外,笔者曾见有一枚银质折二型“天佑元宝”钱,即是由后辽所铸。对后辽国及其铸天佑元宝、通宝钱,契丹钱币学者裴元博、陈传江在其《契丹钱币》一书中有所论述,但图示有误。据笔者所见,到目前为止,后辽国天佑钱众图谱均失载。
  再说张士诚。张士诚占平江称周王后,于至正十七年(1367)八月,曾接受元朝授予太尉官职,恢复平江原名,但实际上乃割据自雄。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又自称吴王。其时,朱元璋也以吴为国号,铸有大中通宝钱。为区分,人称张氏为东吴,朱氏为西吴。此间,张士诚最盛时的势力范围很广,南抵绍兴,东至松江、杭州,北至山东济宁,连朱元璋的老家濠州也为他所有。据此情况看来,在他将近十一年的统治时间里(笔者注:华氏图谱称其从1354—1357仅四年时间,恐有误),张士诚铸天佑通宝钱,绝不可能再限于平江毁佛铸钱,铸量或可能并非为小数,所见版别(如形制大小和外缘宽窄,也包括背贰折二型钱在内)并非一种,仅小平钱,在华氏图谱中就有两种,因提供拓样人有限,图谱并非完全。
  张士诚和朱元璋的矛盾,自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起,就因争夺镇江、常州等地发生冲突。他本人虽“俭于自奉”,但自进入平江后就深居宫中,很少亲出指挥作战,而部下诸将,从张士信起,都无不骄奢淫逸。秉权独当国政的张士信,仅侍女就有百余人,还大造园林宅第,以黄金装饰,连采莲船也用沉檀制造。可见这些出身低微的人,一旦得志,腐败更加猖獗。而好景不长,终于在1367年,朱元璋攻克平江,张士诚被俘,但张负气不屈,竟自缢而死,终年仅四十六岁。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北京 陈瑞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