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台北故宫周功鑫:翠玉白菜人气高因为一般人看得懂

新浪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 视觉中国 资料
  “就故宫整体而言,它的收藏是非常多元多样的。当时运到南方的藏品,是从艺术史的角度选择了被认为是精品的文物南迁。但现在的北京故宫也征集了很多文物。”
  11月13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在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出席了“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的新书首发活动。在活动之后的专访中,周功鑫和澎湃新闻记者聊起了两岸故宫,谈及人们常说的北京故宫有“宫”无“宝”,而台北故宫有“宝”无“宫”,但其实,北京故宫的藏品量远远大于台北故宫,而人们会有错误的印象,她觉得是因为北京故宫受制于宫殿本身的空间,无法展示更多的藏品。而大陆游客只知道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是因为大家都看得懂。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由周功鑫主编,试图用150个成语为切入点,图文并茂讲述成语故事,并在书后介绍与每个成语相关的历史、文化、生活美学和文物,由浅入深,也适合家长和老师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同时该丛书由好莱坞动画分镜师担任艺术总监,绘画采用电影分镜的概念。据周功鑫称《战国成语与赵文化》繁体字版目前共印9000册,已基本售罄。
  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
  澎湃新闻:之前李敖说过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大陆也一直有好东西都被带到台湾去的说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周功鑫:事实上,就故宫整体而言,它的收藏是非常多元多样的。当时运到南方的藏品,是从艺术史的角度选择了被认为是精品的文物南迁。但现在的北京故宫也征集了很多文物。
  那时南迁精品选择的第一个方向是宋元的字画和好的瓷器,可是清朝很多帝王的画像我们都没有。因为我们选择的东西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是时间比较久远的,所以南薰殿中早期一直到明代的帝王像我们都有。可是从整个中国历史或者艺术史来看,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没选择清代帝王画像的原因还是认为清朝就是当代。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了东北。后来抗日战争结束没多久,我们马上又包装来南方。所以从这样的角度选择带走的东西,有其本身的考量。
  那么北京故宫给人这种有“宫”无“宝”的印象是因为它在办展览方面,会受制于宫殿本身的空间,它没有现代博物馆所需要的空间。所以不能做太多更新,要维持它原来的空间,只能做部分文物的展出。因此感觉上它只有宫殿,但事实上它收藏的文物非常多。从郑欣淼院长上任就开始做清点了,到单霁翔院长,他说藏品有180多万件。现在台北故宫的藏品大概是70多万件。
  不过这次北京故宫90周年纪念有所改观。因为单霁翔院长本身是学建筑的,所以他在空间的处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开放了不少以前封闭后经整修的宫殿给民众参观,一方面可以疏解人潮,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展览的空间。
游客在台北故宫围观翠玉白菜。
  澎湃新闻:大陆游客到台湾,都会去看人气最高的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其实台北故宫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宝物,那您对大陆游客有没有其他游览建议?
  周功鑫:这两件物品人气高的话,只是说大家能看得懂。因为白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而翠玉白菜是一个巧雕式的玉器,一般人看得懂。可是如果你进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你就会明白这只是个工艺,它代表了晚清的工艺。但如果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铜、瓷、玉和书画等等,这些不同的类型都有各自的特质以及可供学习的东西,所以我是建议大陆的朋友眼界放大一点,各方面都多看一点。像瓷器有瓷器本身的美,有各个时期特别的风格。对于玉器也是如此,翠玉白菜是清朝晚期的东西,除了它以外,从远古到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太多各色各样的玉器。还有铜器和书画更是这样,所以希望大家能多看一些,那种学习会是不一样的。
  澎湃新闻:艺术史是您的研究领域,那么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清朝这些模仿实物的雕刻艺术价值如何?比如和宋朝的艺术品相比较?
  周功鑫: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风格,当时在宋朝,他们的艺术品位是很高。除了它本身风格的特殊性以外,因为那个时候是皇帝带着大家在做,所建立的高雅品位可以说是上行下效。在推广和奖励方面,造就了不少大的艺术家。这个倒是宋朝那个时候特有的。
  可是清朝也有它特有的。从瓷器来看,它的珐琅彩瓷就非常特别,也具有特别的创新意义。所以我们在看艺术史的时候,每个时代有它特别的风格创建,这应该是被大家肯定和欣赏的。
  所以不能说哪个时代是最好的,不过宋朝艺术品本身的品质以及艺术的风格方面占的比例大,再加上宋朝本身是一个文风很盛、艺术品位非常高的时代。这个“高”和皇室的推广、社会本身在那样的氛围中所塑造出来的成就都有关。
  瓷器到宋代有了很大的突破,那个突破就是因为市场需要多,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东西。在宋朝,到饭店去吃饭,要看用的器具是不是够好,挂的画是不是够水准,才会到这个饭店来,这就是一种提升。另外我们从市场消费来讲,有这个需求,所以很多人会大量做瓷器,选最好的进入到某些好的饭店;画家也会拼命画画,因为有市场嘛,每个饭店、每个家里面都要挂好的作品。所以在宋朝从上到下都在这么做,上面的人在鼓励,下面的人在仿效,所以成就了那样的一个时期,一个艺术的巅峰期。
  澎湃新闻:您曾在采访中说2009年的雍正文物展颠覆了雍正算计权谋的形象?能具体谈谈是怎样利用展品做到的吗?
  周功鑫:这个是因为我自己是学艺术史的。我自己从艺术的方面去猜想雍正这个人。比如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人的瓷器来看,就觉得雍正的瓷器非常细雅,然后看他雕刻小品的那些东西,就是那么的温润雅致。这个我觉得和稗官野史所讲的残忍或者粗鲁的雍正反差很大,我就想要做这个展览,让文物说话,让观众去认识雍正。
  我们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文物展出以外,还展出了他的奏折。从奏折里面我们看到了他的为人。从他和父亲、兄弟和臣子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出雍正是个有情有义、有感情的人,并且是个很用心的人。从雍正和内务府造办处之间的沟通可以看出他自己会指点工人说,像玛瑙杯,一定要从细处去看,打磨得深和久,让它的圆润感要出来。他批的奏折里面都是在说你要怎样做到细致和文雅,所以可以看出他是有品位的人,他懂得怎么去看东西,还指导这些工人怎么去做。所以这些一展出之后,就是让文物说话,再加上和档案放在一起,大家就明白了他的为人。二月河来和我谈的时候,他就说:“周院长,如果我先看这个展览,然后再写《雍正王朝》,那就会是不一样的了。”所以就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史观改变,而且二月河还是个历史小说家。后来这整个展览使得大家对雍正的看法都改变了。这和我自己做研究喜欢一手资料也有关,让文物来说话,让文物告诉观众雍正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刚推出了第一辑《战国成语与赵文化》。
   传统文化在台湾
  澎湃新闻:台湾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与保留可能要多于大陆,那么在台湾类似“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的青少年读物,其出版情况是怎样的?
  周功鑫:此类图书在台湾也非常少。因为两岸的情况相同,台湾的孩子们也都在应付考试,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课外图书。有人就说了,既然没有这个市场,我为什么还要做。我说市场是靠创造的。如果你的东西能够吸引小孩子,而且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如果给了他们好的东西、好的读物、好的资讯,他们的一生都会改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熟悉的媒介,也就是图像的认识和学习,提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功课之余,还可以想到这套书是可以帮助他学到东西的。
  这套书的效果的确出来了。大概两个多月前,有个家长打来电话谢我,她说:“我特别要谢谢你,我有个六年级的女儿,平时不喜欢看书,尤其是课外书,因为学校的课程都应付不来。可是我买了这套书放在家里,她一口气就看完了,而且还让我给她买第二套。”
  这套书用成语做媒介,因为我们知道,成语都是史实,里面的事事物物都是真实的。坊间的成语图书都是四个字的解释,看不到背后的史实和时代背景。而我们用成语作为媒介,介绍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生活美学甚至是文物。孩子们可能兴趣只在于成语的部分,其他的像成语背景、成语的应用以及图说故事和延伸阅读,这都是为父母和老师进行亲子阅读等预备的,这个资料让他们的认识更深,在带领孩子阅读的时候呢,孩子会获得比较多。
  澎湃新闻:这里每本书后面都有很多博物馆提供的图片,也算本书的一大特色?
  周功鑫:有些地方是绘图,没有用到博物馆的图片。博物馆原本有拍出来这些照片,但他们没有档案,而我们用的基本是博物馆公开出版的资料。我们将来希望全部用照片。我们也想借图书的出版来提升博物馆本身在这些档案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们也会帮他们找钱,让他们去拍照片。我们希望这样做到互相帮忙。同时我们有个数据计划,让每个博物馆都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包括图片和相关的研究资料,之后和我们一起合作,进行资料的云上传,让读者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这些资料,能够进行深入的学习。
  澎湃新闻:我看到这套书没有采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照片,这是为什么?
  周功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时期文物都是传世的,而我们这里选择的都是出土文物,有具体的出土位置。文物的地域性和史实相结合,具有更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我们学习中国艺术史的时候,强调的是在地的认识。如果邯郸的小朋友看到在邯郸出土的文物,就会说:“我们邯郸原来出土了这么多文物。”另一方面希望突显地域性的文化。
  台北故宫人气最高的文创产品——“朕知道了”胶带纸。
  澎湃新闻:您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曾致力于文化创意工作,是指出售的纪念品还是?
  周功鑫:不止,那是和产业结合的。我的文创工作除了增加我们礼品店的供销礼物外,还要使得产业增加文化底蕴,给他们做文化认识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在台北故宫找到创意的源泉,打开他们的思考和灵感。
  我们在进行系统地授课,叫做“文化与创意产业研习”,根据台北故宫的收藏,有系统地进行介绍课程。因为他们来自产业,一般对文物是有距离的,所以我先从感知的打开开始。初级半年的研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为期两个月的感知打开,让他们去接触。对于听觉,让相关的老师带领他们听声音,关于嗅觉,教他们怎么闻香;从吃东西来体会味感,还有视觉,教他们怎么看。因为感知的打开,灵感会从各方面涌来。第一,在多元的感知下面,会有自己的选择,创意也容易产生。第二,当感知打开以后,创意有了,进入文物的学习,自己就有感觉了。我要用哪个时代的风格,我抓到了哪个时代的特质,这个适合为哪些人做设计,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判断。最后进入设计的环节,我们还有请设计大师为他们做评审,如果他们做出了很好的东西,那就和台北故宫做双品牌,我们就会进行品牌授权。如果他们不想和故宫合作,那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行销全球。
  澎湃新闻:对于故宫博物院和其他博物馆的资源来说,最好是能够实地参观,但对于游客来说,很多时候都只能走马观花,如果想获得更多,其实前期的知识储备很重要,但这对普通民众来说又很难做到?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周功鑫:我倒是觉得去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因为到博物馆可以买书回去,可以听导览,现在也有一些影像资料,包括网上也有一些相关资讯。那么如果是有计划的,你可以选择自己所要的题材,比如铜、瓷或玉,然后进行系统的学习。所谓的系统,就是用一段时间,集中精神,选择喜欢的瓷器,从陶俑到历代的瓷器开始看资料。这样系统看下来,加上现在可以借助的渠道和媒介非常多。从这样的学习中建构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获得艺术的提升。就是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比如一般人不太容易进入到书画里去,但是长期慢慢地累积,你就会慢慢地对画有所了解,书法也是一样。退休的老年人时间也比较多,可以有计划地这样做。近的话可以上网看看,有时间的话可以利用附近的图书馆,还有不要忘了博物馆,是很好的学习地方。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