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鑑定明代瓷器四大要法

 中國文物網

明朝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窯場數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築陶瓷和其它類型的陶瓷製造大大地超過了以前歷代,展示了陶瓷業大發展的局面。 由於製瓷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實行"官搭民燒"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規定的任務後,可以進行自由經營,客觀上對手工業工人的積極性起到了促進作用。 民窯不僅產量超過官窯,而且燒成了許多高質量的可以與官窯相媲美的瓷器。 明代青花、五彩、鬥彩瓷器是瓷器生產的主流。
如何鑑定明代瓷器,具體說來,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 這是因為各類器型多能確切表現本時代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風俗面貌和技術成就。 若能諳熟並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掌握了一種比較可靠的鑑定方法。
對於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別是名貴品種,更應爛熟於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 越是名貴的品種,便越會有人去仿製。 在鑑別中,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無須多究,便可一眼識破那些低劣的贗品;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對那些貌似真品的偽作,經細心體察和揣度後,就能看出神離之處,找出其細微差別;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就能善於體會各時代的不同風格和神態,對那些維肖的仿品,便能獨具慧眼,看出其雖維肖但不維妙之處,從而窺出破綻。 明初洪武時期的青花瓷色澤暗黑,這主要是元末明初戰爭頻繁,蘇料進口中斷,使用國產青料造成的。
永樂、宣德年間瓷器製做也如明代國力一樣處於一個上升階段,尤其青花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史稱"永宣瓷".它的主要特點是:由於鄭和下西洋,從中亞伊斯蘭國家帶回了"蘇麻離青"料。在適當的火侯下,能燒成像寶石一樣的鮮豔色澤,但由於含鐵量高,往往會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
在掌握各時代瓷器品種的特徵及時代風貌的同時,應側重對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瓏、華麗等不同風格進行研究,詳加分析對比,摸清其演變規律。 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徵,熟練地鑑別真偽。 明代永樂年間的器型古拙秀美,當時出現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脫胎暗花盤碗,青花壓手杯之類,都是後彷品在造型等方面遠遠不可企及的;宣德時期造型種類明顯增多,並且製作精緻,獨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絕後之作,若不具備很高的技術水平,難以仿製成功。 故永宣青花器,僅見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時的仿品及民國時的贗作,除此而外其他時期少見。 至於成化時期,器型惟重纖巧,大器較少,其碗、把杯、 天字罐類,都出色地代表了當時輕盈秀致的風格,並為仿品所望塵莫及。 弘治、正德時期雖器型品種不多,但卻端莊秀逸。 嘉靖、萬曆以後,器型漸趨複雜,又有許多創新之作,風格上厚重古拙與輕盈華麗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時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對於造型,要從以下幾點去觀察:器口、腹、底、柄、耳、頸、流、系、足以至器裡。 若能經常測量器體部位,體重厚薄,熟記大小,對於鑑定工作更為有利。
二、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也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對於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暈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在後代的仿品中都不能準確再現。 在斷代和鑑別真偽時,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他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徵也很重要。 例如,明清兩代瓷器的畫面,就與同時代的織繡、竹、木、漆、牙、玉、銅、 銀等工藝品裝飾,互有影響,一脈相通;又如成化時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纏枝蓮紋,也與前朝景泰掐絲琺瑯器上紋飾相同。 如此等等,便可發現時代的特徵,找出共同的規律,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器物,都應作大量細緻的對比分析,便如​​永樂、宣德瓷器的纏枝蓮、海水龍、成化瓷的青花底足雙線特徵,正德瓷的回文,嘉靖、 萬曆瓷的道教畫與鏤雕工藝,康熙瓷的雙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過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決疑辨偽中,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鑑定真偽,還可根據紋飾的筆法,遠近疏密的層次,筆力纖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為衣。 細緻觀察胎體和釉面也是斷代和鑑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鑑定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淨與燒結的縝密程度。 如著名的永宜細砂底器,露胎處均可見到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色;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都顯肉紅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為青白色。 如以潔白細潤著稱於世的成化胎體,迎光透視顯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瑩潤光澤。
對於明代各種不同的釉面觀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觀外,必要時還可藉助放大鏡。 觀察時更要注意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釉面的厚薄,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徵。 對各時代釉面的典型表現,要牢記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閃現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無色的自然開片及縮釉現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黃釉釉面所閃現的血絲狀小紅點。 另外釉面的新舊光澤也可說明真偽。 對各時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瑩潤與乾澀,釉質的縝密和疏鬆及濃縮、 積釉等狀態也需掌握,這也是鑑定真偽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常見永樂白釉器口,底邊角與釉薄處閃白和閃黃,釉厚處閃淺淡青色。 永樂翠青積釉處的氣泡密、玻璃質強,明代藍釉釉面表現的灰黑色調,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現像等等。 所以,造型、紋飾、款識、釉色、胎質等鑑定方法必須同時並用,方能收到殊途同歸,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識
明代瓷器各代款識千差萬別,憑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辨偽也就相當重要。 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首先可以從研究筆法入手,然後將真假實物款識, 相互比照,結合實物,反複審度其字體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 另外,也應當注意總結同一時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作為中國陶瓷史上重要發展時期的明代陶瓷藝術的欣賞及鑑定,不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課,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多彩,也必將成為越來越多的陶瓷收藏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也必將成為提升全民文化修養的一個方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