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舉世僅存的明初親王首服(組圖)

新浪收藏

蔣群
朱檀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兩月後即被封為魯王,十五歲就藩兗州,從此兗州即升州為府,轄四州二十三縣。 朱檀自幼好詩書禮儀,禮賢下士,博學多識,甚得朱元璋喜愛。 十九歲時,因服丹藥毒發傷目而亡,諡號“荒”。 魯荒王陵位於現山東省鄒城市與曲阜市交界的九龍山南麓​​。 1970年至1971年,由山東博物館主持,對該陵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各類隨葬品1100餘件(組)。 其中,冠冕服飾、家具明器、筆墨紙硯、琴棋書畫、彩繪木俑等基本完整成套,許多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歷史價值,對於填史補闕,研究明初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資料價值。
朱檀墓裡出土了一套極為珍貴的明代親王首服,種類多、式樣全,既有在祭天、納妃等大禮上專用的九旒冕,也有在視朝、接見諸侯或使節等常禮上佩戴的九縫皮弁,還有與公服相配的烏紗折上巾,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竹編圓頂笠帽、朱漆加紵方頂笠帽等,幾乎囊括了魯王朱檀在各個不同場合的首服,而且保存狀況較好,這在其他明墓中是極為罕見的。
朱檀墓出土的九旒冕與《明史•輿服志二》中關於親王冕的規制相同:“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硃裡,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
九旒冕九旒冕
九旒冕
九旒冕主要由冠武和綖板兩部分構成。 冠武胎為竹篾編制的六邊形網格狀,表面敷黑漆紗(現已脫落),邊緣部分均用鐵絲支撐並鑲金邊。 冠武前後底部中央分別鑲有委角長方形金池,左右兩側的上部各留有一凹槽,中上部各釘有一花朵形金鈕穿孔,孔中貫金簪以固發,簪長30.9厘米;下部各釘有兩枚花形金鈕穿孔,為穿系朱纮纓所用。 綖板的形制為前圓(弧形)後方,長49.4厘米,寬23.5厘米,外裱黑漆紗,現已褪色;在綖板底面中央裝有冠武圈頂,亦為竹篾編織成的六邊形網格狀,頂下一青玉衡,長22.5厘米,寬1.5厘米,厚1.2厘米,圈頂和玉衡分別用金絲固定在綖板上。 玉衡外側各系纓懸一枚青玉圓珠玉瑱,直徑1.2厘米。 綖板前後各懸有九旒,每旒九珠,為赤、白、青、黃、黑五色,質地有珊瑚、玉、瑪瑙等,現存152顆,佚10顆。 佩戴時,先將玉衡兩端分別卡入冠武上部兩側的凹槽內,這樣綖板與冠武便固結在一起,然後將冕戴在頭上,金簪插入鈕孔穿過頭頂髮髻,再將朱纮纓在下頜處繫牢,冕就非常巧妙牢固地戴在頭上了。 《明史•輿服志二》規定:助祭、謁廟、朝賀、受冊、納妃服袞冕。
冕冠始於周代,是中國古代帝王最為隆重的冠式,是漢服冕服中的首服,與冕服、赤舄、佩綬等在祭祀等禮儀大典時穿戴。 自西周大備以來,一直為封建帝王所傳承,主要用於祭祀以及朝賀、冊封等場合,成為帝王及王公、卿大夫所佩戴的最高等級的禮冠。 冕的造型並不是單純的美觀好看,其形制中蘊藏著中國古代豐富的思想文化和美學意蘊。 首先,冕冠綖板前圓後方的形制,貫穿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天尊地卑”的等級觀念,前圓象徵天,後方象徵地;前為尊、後為卑,象徵性地闡明了天地有別、君尊臣卑、君貴民輕的等級觀念。 同時冕前低後高,呈前伏之勢,也隱含著帝王地位雖高也要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象徵著帝王要有謙恭的美德,這也是“冕”的本意。 其二,蘊含了中國古代“五行說”,冕旈由五種顏色玉石構成,即赤、白、青、黃、黑,在中國古代這五色被稱為“正色”,並認為此五色與“五行”相呼應:土為黃、木為青、金為白、火為赤、水為黑,即冕旒在色彩上運用的五色與是與“五行”相對應的,五色畢備與“五行”相通,意味著天象人倫合一,含帝王與宇宙相通之意,從而突顯了帝王與天等同的地位。 其三,冕冠的設計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將取之於自然的材質根據其特點巧妙地運用於不同結構的裝飾部位,通過各種色彩的搭配,既形成絢爛的視覺衝擊,又不會產生視覺零亂,達到色彩與視覺的統一,反映了古人極高的審美觀。 其四,冕冠中還隱含著許多對帝王的警示和告誡作用:如冕旒懸於帝王的眼前,若來回晃動,必會遮蔽視線,所以作為帝王要目不斜視、品行端正,“非禮勿視”。 玉瑱因懸於兩耳邊,又名“充耳”,故提醒帝王身居宮中不可妄聽,勿信讒言,“非禮勿聽”。
由上可以看出,在冕冠的設計中,古人借助許多像徵的手法,通過造型、色彩、數字、材質等方面的運用,把自然規律和人事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神秘、抽象、崇高的禮儀制度、君王思想、身份地位、尊卑等級等精神意念外化,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表現出來,達到將自然物質現象與思想政治文化理念相結合的目的,使之合理化、真實化、秩序化,通過自然崇拜達到教化、統治人民的目的。
九縫皮弁九縫皮弁
九縫皮弁
與九旒冕相同,朱檀墓出土的九縫皮弁亦與《明史•輿服志二》中親王弁的規制相符合:“皮弁,冒以烏紗,前後各九縫,每縫綴五采玉九,縫及冠武貫簪系纓處,皆飾以金。金簪朱纓。”此弁胎用鐵絲做骨架,亦為竹篾編制六邊形網格狀,外覆烏紗,已脫落殆盡(現表面存有黑色編織物痕跡)。 前後各有十會,兩會之間壓金線成九縫,金線上前後分別綴五彩玉石九枚,按朱、白、青、黃、黑五色排列,現存玉石珠158顆,其一殘,佚4顆,材質有珊瑚、玉、瑪瑙等。 弁下部前後中央各有一委角長方形金池,金池上部有一周竹絲包金的額圈,兩側上部各有一花形金鈕穿孔,穿金簪以固發,簪長30.9厘米,下部各有兩花形金鈕穿孔,以系朱纓。
《廣韻》:“弁,週冠名。”弁與冕同是古老的禮冠,與冕同屬吉服,也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 一般吉禮之服用冕,常禮之服用弁,即冕尊而弁次之。 弁最初用白鹿皮縫製而成,在每條鹿皮相間的縫合處綴飾閃光的玉石,形制上銳下廣,形如兩手相合,所以稱為皮弁。 古代的弁主要有爵弁、韋弁、冠弁之分。 爵弁形制如冕,但綖板沒有前低之勢,無旒,綖下作合手狀,赤色,戴時亦將簪貫於髮髻中。 韋弁則一般用於有兵事的場合,有“凡兵事韋弁服”之說。 冠弁則又稱皮冠,為田獵之冠。 弁的形制、質地,隨著時代的遷移發生了許多變化,如朱檀墓出土的九縫皮弁已是用竹篾編制而成,形制也已有改變,但其在一定的禮儀場合所起的作用始終延續不變,仍遵循按週制。 《明史•輿服志二》規定:朔望朝、降詔、降香、進表、外國朝貢、朝覲,則服皮弁。
烏紗折上巾烏紗折上巾
烏紗折上巾
烏紗折上巾又稱烏紗帽,原是古代最為普遍常戴的一種帽子,明朝以前天子百官士庶皆可戴之,成為一種便帽。 烏紗帽起始於東晉,隨著時代變遷,式樣也在改變:唐代在帽子上加玉用於區分官位的高低;宋代加上了帽翅,而且樣式不斷翻新,有上折、展腳、下耷等;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規定:凡文武百官凡常朝視事,一律要戴烏紗折上巾,從此“烏紗帽”便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權,老百姓再也不能戴了,成了“官帽”的標誌,最終演變成“官位”的象徵。
朱檀墓出土了兩件烏紗折上巾,尺寸大小、式樣基本相同,均由前屋、後山組成,帽後底部有翅管可插入折翅。 但兩者的質地不同:一件為紗地,內外髹黑漆,邊沿鐵絲作骨架;另一件為竹篾編制的六邊形網格狀胎,亦內外髹黑漆。 從這兩件烏紗折上巾的質地分析,應該是朱檀在不同季節所戴,如春秋可戴烏紗,而夏季炎熱,竹篾質地的則是最佳選擇。
竹編圓頂笠帽竹編圓頂笠帽
朱漆加紵方頂笠帽朱漆加紵方頂笠帽
笠帽
“笠帽”在商周時期已出現,它的發明自然與遮陽擋雨有關,大的帽簷既可以擋雨,又可在陽光炙熱的時候遮陽,形制多為大簷尖頂,也有圓頂。 中國古代傳統的笠帽材料很多,有用竹篾、蒲草、苧麻等編制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仿其形制的多種質地的笠帽逐漸湧現,作為頭上裝飾,從單純的實用性向美觀發展,如朱檀墓出土的朱漆加紵胎方頂笠帽。 墓中出土的寬簷笠帽有圓頂和方頂兩種,質地分別是竹篾和加紵胎。 其中,竹編圓頂笠帽兩件,一件為圓頂,圓口,寬圓平簷;帽筒與帽簷的邊緣用鐵絲做骨架支撐,均為竹篾編制,分別為菱形和六邊形網格狀,內外髹黑漆,外裹紗布已朽盡。 另一件僅餘帽筒,寬圓平簷已腐朽,僅剩外圈鐵絲骨架。 方頂為朱漆加紵方頂笠帽,方形小平頂;帽筒分四楞,寬圓平沿;帽筒和帽簷分開製作,內側附織物連接,現已斷裂;夾紵胎,內外髹朱漆,大漆漆色艷麗。
“笠帽”這種源於民間生活中發明的具有極大實用價值的帽子,千百年來在日常生活中不論身份的高低貴賤,一直被人們廣泛沿用,特別是在元、明時期,男子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佩戴,戴在頭頂,帶系下頜處,成為一種瀟灑的時尚。
朱檀墓出土的七件親王首服中,有五件都是竹篾編制的。 竹篾極細,編制的六邊形、菱形網格細密、均勻,製作工藝極為精湛,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 特別是竹編圓頂笠帽,露出的竹篾胎子觀之有如鐵絲一般的質感。 竹子是南方特有的植物,北方很少,尤其是這種韌性極高的竹子無疑產自南方,竹篾編織也是富有南方地域特色的工藝,手藝極高的竹編匠人均來自南方,製作皇家飾品也不是民間隨意可行的,要官辦督造,所以,魯荒王朱檀的這些首服應是有著極高手藝的南方竹編匠人在南京內府造辦處編織製作的。 首服採用竹篾編織有兩大意圖:首先是實用性,編織的網格狀竹篾胎很輕,戴在頭上輕盈不壓重,透氣性好,不致悶熱。 二是物美價廉,由於明代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有在社會底層生活的經歷,深刻了解百姓的疾苦。 建明後,面對經濟實力薄弱、百廢待興的局面,特別注意發展生產,懲治各級官吏的貪腐,倡導朝廷上下形成節儉的風氣,並且以身作則,如下令皇帝車輿器具裝飾用金飾品的一律改用銅代替,所以選用成本低的竹篾作為親王首服的首選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竹編工藝在明初皇家非常流行。
結語
朱檀墓出土的首服,唯一性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在已發掘的明代皇家墓葬中,不論是晚於其五十年的梁莊王朱瞻垍(1411-1441年)與妃子合葬的出土了大量金鑲玉寶石帽頂、腰帶等飾件的梁莊王墓,還是晚於其二百多年的明神宗萬曆皇帝(1563-1620年)與其后妃合葬的出土了包括皇帝金龍冠、皇后鳳冠等金、玉、寶石、絲質珍品的定陵墓葬,作為皇帝、親王的有機質地的首服,出土時均已腐朽,未曾面世。 而明魯荒王朱檀墓出土的親王首服是目前國內保存最早的唯一實物,特別是像徵著明代親王禮儀的九旒冕和九縫皮弁,作為皇家禮儀文物,彌足珍貴。
來源:《文物天地》2015年6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