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商代王室成員流行以天干取名

大洋網-廣州日報

銅偶方彝(安陽商代殷墟婦好墓出土)銅偶方彝(安陽商代殷墟婦好墓出土)甲骨文甲骨文
文/圖鐘葵
中國人的名字常常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不僅近幾十年如此,過去幾千年也是如此。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所有帝王的名字都出現了天干,開了我國以時取名的先河。
中國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名字會潛移默化影響人的個性特徵
中國的姓名文化,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 人們都想了解自己姓氏的來源,想知道本姓先人出現過什麼名人,更想通過了解姓名​​文化,為自己的孩子取一個既有文化內涵又有吉祥寓意的好名字。
中國人的姓名,由姓氏和名字組成,其顯著特徵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後。 姓氏是屬於家族的、先天的,名字是屬於自己的、後天的。 姓氏顯示血緣關係、家族傳承,名字既是個體生命的代稱,又是一個文化符號,往往對個體生命產生很強的暗示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性特徵的形成,甚至影響到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有趣的是,雖然人的名字是個體的代稱,體現個性而不是共性,但往往出生在同一時代的人,其名字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 這種現象,在近幾十年尤其明顯。 而當我們回顧姓名文化史時,會發現這種現像不僅出現在當代,在近代和古代也屢屢出現。 如魏晉南北朝人取名流行用“之”字;五代人取名流行用“彥”字;宋代人喜用“老”、“叟”、“翁”等字入名;明代則流行按五行相生原理取名。 如果追根溯源,可發現取名流行用某些字的現象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出現了。
商王名字中沒有癸字純屬巧合
商代人名,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是天干。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字。 與天干相對應的是地支,共十二字,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天干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是我國古代紀時符號,年、月、日、時均可用乾支表示。 商代人取名流行用天干,實際上是以時取名,即以出生日的天干為名,如出生在六甲日,即以甲為名,為避免重名,再加上另一個字。 這種取名方式,主要流行於商朝王室,商代的開國者是成湯,姓子,名叫天乙。 他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後,便立下規矩:後代子孫要以生日天干命名。
翻開商代歷史紀元表,可查帝王名。 除成湯外,其他帝王的名字依次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以上帝王名字中,十天干出現了九個,唯獨沒有癸字。
為什麼商代帝王不用癸字命名? 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夏朝最後一個帝王名叫履癸,他是亡國之君,用癸字命名是不祥之兆,所以商王就不敢用了。 這種看法只是一種猜測,沒什麼證據和道理。 實際上,成湯的父親就叫主癸,可見商人對癸字並不忌諱。
另外,還有學者認為,“商”字有祭天的意思,商人重祀祭,所以每逢大事必占卜問天意,因天干代表天,故喜用天干命名。 十天干中,癸排在最後,又屬陰水,陽氣不足,所以商代帝王才不選用這個字。 但這種看法也沒什麼道理,甚至有些牽強附會。 其實在商人心目中,十天干並無好壞之分,排在前和排在後都是天干,都有像徵天的含義。 十天干固然有陰有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但陰和陽是對等的,自古至今,都沒有人認為陽天干好,陰天干不好。 商王名字中有乙、丁、己、辛,就是最好​​的證據。 其實,商王名字中沒有癸字純屬巧合,商人以時取名,三十位帝王中沒有癸日出生的,並不出奇。
王后所生之子才能以天干命名?
取天干為氏族名或人名,並非到商代才出現,在商代之前的夏代乃至堯、舜、禹和五帝時期,都曾出現過。 如黃帝的曾孫帝嚳就叫高辛,夏代帝王中有名叫孔甲、履癸的,只是到了商代,這種習俗才流行一時。 而商代之所以流行以天干取名,和其先人的取名習慣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商人的始祖為契,從契到成湯建立共14代,從成湯的六代祖上甲微開始,商族首領就開始用天干命名。 據王國維考證,上甲微之後是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天乙。 自天乙成湯之後,便延續成為一種王室慣例。
但在商朝王室中,似乎只有王后所生子才能以天干命名。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這個辛,就是商代末代帝王商紂王。微子啟雖然是帝乙的長子,因其母親在宮中地位低下,不能做王位繼承人。 他的名字中沒有天干,可能也與非王后所生有關。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因為商代有沒有規定民間不能用天干命名,在商代史料中還沒找到相關記載。 但在漢代班固的《白虎通德論》中,有“於臣民亦得以生日名子”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尚待考證。
商祖王亥死於非命
由此認為地支取名不吉利
商代帝王取名為什麼偏愛用天干? 前面提過,有學者認為與商人重祀祭尤其是祭天有關。 班固則說:“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質,直以生日名子也。”認為殷商人崇尚質樸,所以帝王直接以所生之日給兒子取名。 另外,班固還提到另一個問題,即商王取名為何只用天干而不用地支。 班固的觀點是:“甲乙者乾也,子丑者枝也。乾為本,本質,故以甲乙為名也。”即認為天干和地支的關係有如一棵樹的枝和乾,天干象徵樹幹,地支象徵樹枝,樹以乾為本,本固才能枝榮,所以商代帝王取天干為名。 這種觀點從乾和支的本義出發,說明干比支重要,也有一定道理。
此外,有一個歷史事實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商王取名為何只用天干而不用地支。 在商朝建立前,商族部落有一個叫王亥的首領,他是成湯的七世祖,大約生活在夏代中期。 據《竹書紀年》記載:“(帝洩)十二年,殷侯子亥賓於有易,有易殺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師伐有易,殺其君綿臣。”相傳王亥與兄弟王恆趕著牛群,馱著貨物,跨過黃河,到易水流域的有易氏領地做貿易,受到有易氏首領綿臣的歡迎。 宴飲時,王亥兄弟有失檢點,激怒了綿臣,便令人殺死王亥,扣下牛羊和全部貨物,將王恆等人驅逐出境。 四年後,王亥的兒子上甲微為父報仇,聯合河伯的力量打敗有易氏部落,殺死了綿臣,重新振興了商族。 他的歷史功勳被後人記載了下來,商朝建立後,歷代帝王均隆重祭祀他。
王亥死於非命,對商民族來說無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商民族一向很迷信,王亥的名字中亥字是十二地支之一,因此可能認為取地支為名不吉利,所以從此以後只取天干為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