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紅玉:古稱最高貴的玉石品種

和訊網 
紅玉筆洗(西漢) 紅玉筆洗(西漢)
金鳴
十年前,逛地攤,見一漢代玉洗,白玉質地,外包深紅色。 請教攤主,告之,白玉紅皮。 我深疑,遂以不菲價格買下,帶回研究。 回家後,遍查資料,不得其解。 此洗紅色,但質地卻是很薄的透閃石質地白玉,其中還有深紅色的綹裂。 一日,一位在文物商店工作了40多年的老專家來訪,遂討教。 專家端詳片刻,說:“這是紅玉。”然後細細地講解紅玉的來龍去脈。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玉還有紅色的。 他還講,我工作了一輩子,見到過的紅玉也僅僅幾次。 有些乾了一輩子玉石研究的人,也沒見過紅玉。
此後,我便有意識地蒐集資料、研究紅玉,向玉石藏家求教,共同探討。 慢慢地,對紅玉有了一些認識。
紅玉大致可分為三類:一,和田原生紅玉;二,和田​​次生紅玉;三,和田紅皮籽玉。
和田原生紅玉是地質構造發生變化時,熾熱的岩石液體在冷凝成玉礦石的過程中,有微量的鐵元素摻雜,便形成了玉石的紅色。 原生紅玉所具有的紅色,因所含的鐵元素的多寡,呈現出來的紅就有棕紅到粉紅之別。 重要的是,原生紅玉的紅色不管色澤深淺,自內而外,顏色是一致的,顏色分別是色彩均勻的棕紅、粉紅、肉紅。
和田次生紅玉為和田白玉、青玉,在形成籽玉的過程中,因外界鐵元素或其他紅色因素對玉石的浸潤而形成的紅色玉石。 顏色是由外而內、由深變淺的漸變;籽料芯部依然是青玉或白玉。 (上圖漢代筆洗即是)。 和田次生紅玉其實是糖玉的一個種類,幾年前,我收藏了一件漢代玉筆洗。 這件筆洗,玉質極白,它的表面被沁成了大面積的鮮紅色。 此洗顏色紅白對比,鮮豔奪目。 這是和田次生紅玉帶給我們的美妙感受。
和田紅皮籽玉是從和田玉龍喀什河中撈出的籽玉,帶有顏色各異的皮殼。 紅色皮殼的籽玉也被稱為紅玉。 當然,這僅是今天一部分藏家的認知。 近現代的工匠在琢玉時,有意識地將紅色玉皮雕成各種圖案或形象,這便是紅玉巧雕了。 古人並不認為和田紅皮籽玉是紅玉。 因為,清晚期以前的歷朝歷代,琢玉是不留玉皮的。
清人著《玉譜類編》有言:“璑,三采玉,朱、蒼、白也”。 朱,紅色;蒼,灰黑色;白,白色。 《玉說》對紅玉也有描述:“玉本天生麗質,君子攸珍,品類既稱夫浩繁,色相宜辨其高下。潛確類書曰:玉有五色。白黃碧三色俱貴。白色如酥者尤貴。餐色油然 及有雪花者,次之。黃,貴色。如栗者,謂之甘黃;焦黃者次之。碧色青如藍,黑者為上,或有細黑星及色淡者次之。又有赤玉,紅如雞冠,允稱最貴之品,無如。 此種美玉,世不多觀。”《玉說》將紅玉列為沒有可與之比肩的最高貴的玉石品種,世間並不多見。
春節前,從熟人手中得到兩隻勒子,白玉紅沁,美極了。 回家後,在放大鏡下仔細打量。 怎麼看也不是白玉質地。 雖有綹裂、紅色沁,但是無綹、無沁的地方,玉質依舊是肉紅色的。 再讀手中保存的資料,反复比對。 最終,自己給出的結論:這又是一對紅玉勒子。 真是一個驚喜!
本人收藏玉器僅十數年,藏品數量不多,但,已有數件紅玉收藏,有幸。 多讀書,多交流,多儲備知識,在收藏的路上,將會收穫更多的驚喜。
來源:北京日報

茶葉收藏:能喝的古董好喝嗎

 和訊網 
張浩
茶葉收藏市場目前開始趨於理性,去年一家拍賣公司的普洱茶專場拍賣中,只有30%的老茶競拍成功,但80%的新茶得以成交。
通常情況下,4年之內的普洱茶都被稱為新茶。 雖說普洱茶越陳越香,但如今,造假手段頻出,普洱茶靠年份取勝已是一個過時的說法。 在普洱茶收藏領域中,逐漸開始關注老茶的口味。
很多人認為帶有“老”、“古”字樣的普洱茶就是老茶好茶,其實是一個誤區。 以班章和老班章為例,其實班章是雲南普洱地區的一個村委會,班章和老班章都是這個村委會下邊的寨子,但是由於這兩個寨子成立的時間有先後,所以才有老班章和班章的區分,並不代表這兩個地區的普洱茶哪個年頭更久遠。
還有很多藏友認為,包裝上標註的年份越久遠、價格越貴的普洱茶,其收藏價值就越高,這也是一個誤區。 一些不良廠家、商家正是抓住了這樣的消費心理,故意將年代不長的新茶標註為陳茶,或者將新茶摻入老茶中,濫竽充數。
更有甚者,採取了“濕倉造假”的作假方法。 “濕倉”,就是把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風不暢、濕度較高的地窖,因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容易加速茶葉陳化。 真正意義上的老茶,大部分都是以“幹倉”存儲。 也就是說,茶葉在溫度、濕度適中,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發酵陳放,才能保證良好的品質,增加收藏價值。
收藏的茶葉除了看年份以外,還有哪些價值? 老茶,作為可以喝的古董,口感在判斷茶葉收藏時起到何等作用?
筆者近日走訪了三位熟悉茶葉收藏現狀的人士,從不同角度談對茶葉收藏的理解,幫助藏友明確一個更為切實的茶葉收藏方向。
用藝術評論家王春元的話來說,收藏茶的最終目的是圍繞“喝”的,無論多貴的茶,終歸是用來品嚐的,而不是用來鑑賞。 許多條條框框的收藏理念其實未必合理,甚至是商業炒作的噱頭。 如果市場釋放出了一些需求信號,某些品種自然會熱起來,卻未必符合口感的標準。 所以,許多藏友或許都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朋友拿出號稱幾十萬元一餅、存放了幾十年的老茶,喝到嘴裡卻難以入口,還不得不表示讚許和謝意,因為這種待遇不是人人都有的。
資深茶藝培訓講師唐雅琴在接觸愛茶人的同時,亦深入了解整個行業的內情。 關於茶界現狀,她分析說:風調雨順的年景,茶葉年年增產,當年生產的茶不一定都賣掉了,賣掉的茶也不一定都喝掉了,喝掉的也不一定就是好喝的。
溯本追源,一款茶葉,無論什麼品種,首先是好茶,才有可能具備收藏的基礎。
什麼是好茶,如何定位? 唐 老師說,好茶首先產自好產區,山清水秀,雲深霧繞,遠離污染;古云“采之時,造之精”,從茶葉原料的老嫩標準,採摘的時間,製茶師對茶葉所採用的最適宜茶 性的加工方法,到茶葉的包裝、運輸,這之間每一個環節的正確與否,決定了茶葉成為一款好茶的標準,沒有相當的專業知識難以明白個中門道。 如今茶葉品類豐富,專業上已分出紅、綠、黑、白、青、黃六大基本加工類,再有花茶、保健茶等多種複合類。
按茶名來論,金駿眉、鐵觀音、大紅袍、安吉白、龍井、碧螺春、瓜片、猴魁、正山小種、滇紅、祁紅、普洱、茯磚……細數下去,名目繁多,恐有數千種類。 那麼,到底哪一款茶才是最好、最值得收藏呢?
每一茶類,只要整個生產、加工、運輸環節都沒有問題,就可以算作一款好茶,唐老師這麼說。 大家關心茶,愛喝茶,但難以從茶葉生產到運輸全過程跟踪,那麼有沒有辦法對茶葉的質量進行鑑別呢?
一般來說,鑑別一款茶的好壞,從乾茶的外觀、色澤、觸感、香氣及濕茶的茶湯、葉底、香氣、回韻綜合評判。 唐老師將其稱為茶葉鑑別八大要素,同時她介紹說,目前具備這種專業茶葉感官審評能力的專家在中國茶業界極少。 由於茶文化的推廣逐漸增強,也有一些愛好者會先熟悉專業,深入了解之後再逐步加入茶葉收藏的行列。
那麼,能確定一款茶為好茶時,它是否就可以拿來收藏?
那可不一定。 唐老師說,對於愛喝茶的人而言,一款茶,生長時環境好,採摘精細,加工得當,包裝安全,保存防潮,加以好水好技法沖泡,便屬好茶。 每一種茶有它專屬的指標要求,國家定了茶葉的國標,生產企業有企標。 茶葉是否好喝,口感的指標卻在品茶人的心裡。
對於想收藏的人而言,要對各大基本茶類的收藏價值有廣泛的了解。 比 如綠茶為不發酵,不宜存放;紅茶為全發酵,存放過程中變化不大,無法發現新陳茶之間的差異性;黃茶品種少,當代工藝改良,特徵不明顯;白茶為輕發酵,素有 “三年陳,七年藥,十年是個寶”的民間傳說,現今掀起一股收藏小高潮;黑茶本為後發酵,其中出名的品類普洱茶自2006年火爆後歷經高低谷,至今仍佔據了 茶葉收藏市場的重要份額;另外同為黑茶的安化茯茶也嶄露頭角。
那麼適合於自己收藏的到底是哪一類、哪一種、哪一個品牌呢? 這個需要非常全面的綜合評估了。
除了必須具備好茶的基礎,一款茶葉的產量、市場投放量,直接決定了它的升值空間的大小。 這就需要愛茶者精準的判斷了。
古玩收藏家鞠肖男提供了一個信息,古樹茶以無污染、口感好將會成為藏茶者新的關注目標。 幾年前,鞠肖男跟隨朋友來到了雲南,找到了原始森林裡的野生古茶樹。 那裡從5月底一直到10月底天天有雨。 茶既喜歡陽光又不能曝曬,既不能冷又不能熱,所以茶樹在那裡有良好的生存環境。
鞠肖男總結了一個公式:口感最好的茶=最好的茶原料+最恰當的加工。 茶原料有一些生態標準,比如海拔、溫度、空氣等。 相對的高海拔,才能提供最利茶生長的各種氣候條件。 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蒸騰作用強,使茶葉代謝增強,產生更豐富的芳香物質。 一款茶品如果起初質量未能達標,或者是後期儲存不當,那麼不論存放多長時間,茶葉品質都很難脫胎換骨。
鞠 肖男考察林林總總的茶加工工藝後還發現,所有的茶加工手段諸如蒸青、炒青、搖青、緊壓、揉捻、發酵、烘烤等,無不是基於人的某種理想,針對茶葉的苦、麻、 澀、酸、辣等不良口感,運用“最恰當”工藝進行改良,其目的無外乎是在方便茶的儲運之外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氣、色澤、條形,以及彌補茶的口味缺憾, 其實質無外乎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飲用條件之間尋求新的配置平衡。 再換句話說,沒有不良口感的茶,是不需要刻意加工的。
鞠肖男把採來的千年野生古樹茶取名茶祖茶,他將鮮葉釆下,自然吹乾即喝。 他認為沒有任何刻意的加工,也就是它最恰當的加工,正所謂大道至簡。 他現在喝的野生茶,有的已存放五年,口感愈​​佳。 對於真正愛喝茶的收藏者來說,茶葉收藏首先是一種感官體驗,與別人演繹的故事無關。 要想收藏到好茶,就得提高喝茶的品鑑能力。

煙斗:最彰顯氣質的收藏

 南方都市報 
每一把煙斗都有一個收藏故事。 每一把煙斗都有一個收藏故事。 “名流菸鬥話春秋”時尚派對上,鬥友們在曬自己的煙斗。 “名流菸鬥話春秋”時尚派對上,鬥友們在曬自己的煙斗。 遊能設計和製作的第一把純手工煙斗——骨氣鬥。 遊能設計和製作的第一把純手工煙斗——骨氣鬥。
在 文藝作品中,“煙斗”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道具,它像一個符號一般,伴隨在成熟睿智的男人左右,正如大偵探福爾摩斯所說,“除了表和鞋帶以外,沒有什麼東西比 煙斗更能彰顯一個人的個性了。”煙斗之所以能在眾多煙具藏品中被世人所看重,不僅在於它的使用價值,還有良好的材質、精美的造型、悠遠的文化內涵以及經過 長時間考驗的經濟價值。
嶺南煙斗:為“舶來品”注入中國元素
在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茂德公草堂121·生活原地,有一間工作室叫做“遊子斗室”,這是由雷州籍煙斗大師遊能父子共同創立的“遊子手工煙斗”品牌的根據點。 遊能年輕時從事機械和塑料模具製作,私下喜歡做手工活兒,在兒子遊適任的建議下,開始自己設計煙斗。 兒子遊適任則在高校裡教美術,同時也是父親工作室裡製作煙斗的“學徒”。 遊能有著幾十年機械師的工作背景,加上他對手工製作的認真與執著,使得他能在嶺南一帶的煙斗界深有名望。 遊 適任與父親有著近乎相同的愛好,對煙斗對生活有著自己的理解,“捲菸是目前較普遍的一種吸煙方式,雪茄更能體現煙草的醇厚,因其價格昂貴,令許多人望而卻 步,而煙斗既有雪茄的醇厚美味,又有著比雪茄低廉的成本。煙斗對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有嚴格的要求,整個週期很長。從這個角度來說,煙斗也代表著一種品質的生 活,顯然更從容、淡定。”
遊 氏父子做的煙斗都是選用國外進口的石楠木,這也是做煙斗的最佳材料,“煙斗是一種舶來物,不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物,我們想要做的,就是給它注入更多我們自 己的元素。”“骨氣鬥”是遊能的原創第一把鬥,鬥缽部位的設計靈感取自於“仙鶴”的骨骼關節部位,煙道部位使用文人“四君子”之一的竹子的搭配,流露出文 人儒雅的氣質。 遊適任的原創第一把鬥是“扇貝鬥”,他從小就喜歡在海邊玩耍,那些扇形的貝殼帶給他創作的靈感。
“以鬥為媒,與人為善”是遊氏父子生活、處世的態度。 遊氏父子在製作煙斗的這條路上,遇到了不少知音。 茂德公草堂“121·生活原地”的設計總監劉方剛便是他的第一個收藏者,陳揚、馬志海(馬後砲)都是他們的粉絲。
升值空間:主要看誰製作誰用過
據遊適任介紹,好的煙斗,將材質與設計完美結合。 石楠木和海泡石是做煙斗的主要材質,以石楠木作為材質的煙斗更適合使用和收藏。 石楠木根瘤是從地裡刨出根齡在250年以上的灌木根,清洗、篩選前檢查其裂紋和瑕疵後,將石楠根切割成磚一樣的方塊,在土裡埋上3個月。 切割成煙斗狀後,在水里“煮清”12小時,再在涼棚里幹燥半年。 這幾道工序下來,石南根的損耗相當高。 由於毛細孔的緣故,長時間使用後,煙油將均勻滲透至煙斗表面,在煙油和手汗的內外共同作用下,散發出自然、深邃和高貴的棕金色。 除材質之外,煙斗做工是否精細、造型是否美觀等,同樣也決定了其自身價值。 Dunhill(登喜路)、Chacom、Gulel(古耐奧)等品牌在內的國際大師級煙斗生產商出產的煙斗都價格不菲,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不過,買來的煙斗能不能賣出天價,除了要看品牌,還要看是誰做的以及有哪位名人用過。
“中國的煙斗市場越來越大,不少客戶買煙斗不僅是使用,更是用來收藏,一般限量版煙斗每年的增值空間在20%以上。”資深鬥友、天下總裁俱樂部理事長司軍 生告訴記者,“中國的煙斗製作還剛剛起步,還沒有什麼響噹噹的大師級人物,煙斗客們都在滿世界跑著去買煙斗。在廣州,也沒有固定的購買渠道,都是通過熟 人、朋友圈來進行交易,憑的是彼此間的信任。”司軍生準備成立一個“煙斗匯”,把相互隔離的小群體聯結起來,他還準備在珠江新城做一個煙斗主題的博物館, 把那些價值四五百萬元的超級煙斗都展示出來,供大家欣賞和把玩,讓更多的人喜歡煙斗熱愛煙斗文化。
藏家軼事

名流菸鬥話春秋
天下總裁俱樂部理事長司軍生前不久剛剛在五羊新城某別墅舉辦了一場“名流菸鬥話春秋”的時尚派對,那一天,來了80多位煙斗愛好者,廣州城​​內知名或不知名的大咖、煙斗客都齊聚一堂,以鬥會友。
“我發現玩煙斗這幫人都挺有意思的,主持人、設計師、藝術家、房地產商,都很有思想和文化,絕對都是高富帥,沒有屌絲。”電視台有個叫做叮俊的主持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全世界蒐集好玩的煙斗,他的藏品個個都是精品。 廣州電台首席評論員司馬春秋也是個“老鬥客”,他還是“廣州老鬥協會”的負責人。 僑美的老闆既是廣州的雪茄教父,也是一個資深的煙斗客。 方圓地產的發哥也是個很牛逼的煙斗藏家,他收藏煙斗很專一,一把煙斗可以玩上很長時間,不會像新手那樣,經常想著換新的。 那一次,還來了很多美女煙斗客,很多都是時尚圈的名人,她們抽煙斗時的樣子簡直是美呆了。
作為一名非資深的煙斗客,司軍生收藏有5把煙斗,剛剛入手的一把煙斗是美國煙斗界一位大師的作品,他一年只做60把,全世界的煙斗迷都望眼欲穿地等著呢! 司軍生這把是朋友轉讓的,友情價9萬塊。
廣州的煙斗客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廣州老鬥協會”、“廣州煙斗協會”、“煙斗客俱樂部”,喜歡煙斗的人都是標準的吃貨,他們經常會舉辦一些小規模的聚會,美美地吃上一頓後再找個地方“煲鬥”。 他們抽起煙斗來總是慢條斯里,一斗菸絲可以抽上一整天,講究的是氣定神閒,不著急,不慌張。 煙斗界還時不時地舉辦“慢吸”大賽,看誰吸得更慢吸得更久。
收藏建議

手工煙斗更有升值空間
●手工煙斗更有升值空間。 即便同樣是手工製造,出自不同大師之手也會使煙斗有著天壤之別,紀念版、限量版的大師級作品最有收藏價值。
●中外​​名人用過的煙斗往往能夠賣出個天價來。 司軍生有個朋友3年前在英國用70萬人民幣買回來一把據說是英國王儲用過的煙斗,現在有人願意出160萬人民幣來購買。
●好煙斗還需要經常保養。 抽完煙,要等到冷卻以後,再把煙嘴拔出來,再用通條把煙道裡堵塞的煙油清理出來,下次抽的時候可以更加順暢。 一把煙斗建議只抽一種煙草,混在一起吸,味道就沒那麼純粹。

聖嚴法師:學佛是放棄現有生活嗎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收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喪禮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布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愈多,福報所剩愈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比丘要身無長物: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沙彌就要遵守不著香花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帶手飾,不蓄銀錢、寶物等戒律。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他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六齋日,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帶的和各種娛樂設施。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布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釋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釋迦世尊也接受金縷袈裟的布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黃金鋪地,買下了只園精捨而供養佛陀。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捨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金碧輝煌,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丑陋、皮膚粗糙,富貴的人身相莊嚴、皮膚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欲,飲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廳、妓院等聲色犬馬的所謂游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海濤法師:生活很痛苦怎麼辦

海濤法師:生活很痛苦怎麼辦

問:請問生活很痛苦怎麼辦?

海濤法師答:學佛,拜佛我也很痛苦,我這兩只手每天灑水,各位你看我這樣加持我一直換手我好痛苦,我坐著也很痛苦,然後腳也很痛苦眼睛也很痛苦,醫生說你不要看太久,書不要看太多,我連看個電視都不行,半個小時眼睛就紅了,看電腦十分鐘就紅了,所以本來就很痛苦 。

可能你講的是生活沒錢是不是?沒錢很痛苦,那少欲知足就好啦,你看我們出家人5000塊8000塊算不錯了,因為出家人沒在用什麼錢,所以我想我們要修另外一種福報,你若要富有更要多慈悲多布施,當然這布施不一定要用錢,用你的心用你的力氣 ,用我們的身口意多去布施,乃至你現在拜佛,替眾生拜佛這也是布施,念心經回向眾生這也是布施,經典的力量超過世間錢財的功德,所以你一天念五遍大悲咒回向給眾生更加是大布施,讓眾生能夠脫離三惡道,所以只要這樣去做,慢慢你會有感應的生活會改變,但這個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心靈的超越,你不可能說年紀大不生病,哪一個來和尚不生病呢?但是一定會生病,但他內心裡面很充實,所以佛法的空性就超越日常相對的生活,富有貧窮健康生病這個叫日常相對的,那我們要過在一個絕對的心態,超越這個生活但是當然也要改善生活,你生活能夠改變才能夠幫助更多人能夠更多快樂的生活 。

這個自己要發心,三個方面,第一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煩惱缺點在哪裡?第二個他力,佛力的加持,第三個法力,想像剛才講的多去布施出錢出力回向這樣都可以,布施水布施米像我們各位在讀經常常念開咽喉咒,布施水給眾生,生生世世衣食不缺,所以得大富貴等等,長壽無病,所以連鬼神都供養你,你若常常施食的人,世間的鬼王都來供養你,不管你在做什麼生意,想盡辦法來幫你忙,所以與其在那裡煩惱,還不如積極去做事情,千萬不要被煩惱打垮,也不要一直意念著煩惱,我們要意念著更多我們可以去做的事情。

達真堪布:生活中的禅修


若想如理如法地修禅,就要具備條件。這個條件是內心要得到安靜,最好有菩提心的基礎,自心遠離自私自利。最起碼要有出離心,不貪著於世間的瑣事,遠離世間的貪念。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坐禅就像兒戲一樣,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算不上心安靜;如果心沒有安靜很難坐禅。

   然後是身安靜。找一個適當的環境,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全身要放松,最好坐毗盧七支坐,身直脈直,脈直心直。不會毗盧七支坐,也可以保持一個自然的姿勢,這樣身上的氣才能自然流通,然後心自然就能安下來。心和氣有密切的關系。如果你把握不好氣,心就不能安靜。

   我們做功課也是修禅。做功課的時候,不要只在嘴上念,要從心裡去做;你能從心裡去做,這就是修禅。念到哪裡,想到哪裡;念到哪裡,觀到哪裡。一句句,一字字,每一段落都有甚深的含義。心不離開,不散他處,一心專注,這就是禅!

   我們修加行的時候也是修禅。觀修的時候心專注,注意力放在所修的法的含義裡,不往外散亂。觀修人身難得的時候,注意力必須要集中在人身難得的含義當中,這個時候不能想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否則這也是心散亂,沒有專注。修什麼法,心裡就想什麼法;學什麼內容,心裡就想什麼內容;有什麼含義,心裡就思惟這些含義。這才是不散亂,這才是專注,這才是禅定。

   心專注於一個對境裡,專注在一種正知正見上,這都是禅定。東想西想,東抓西抓,觀想金剛薩垛的時候,又想藥師佛、阿彌陀佛,這都是雜念,不是一門深入,不是專心修學,這都是不如法的,以後一定要注意。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修禅。我們做每一件事,不管是接待人還是處理事,都要內心專注,了了分明,發心正確,內心清淨,要保持這種狀態。有的人吃飯的時候不用心,胡思亂想,連飯菜的味道都不知道,馬馬虎虎地吃,不想吃了才知道吃飽了。這就是散亂,沒有禅定。我們吃飯的過程中,一點點也不糊塗,發心非常正確,內心非常清淨,在清淨平等的狀態中吃飯,心專注,不散亂,這也是一種禅。

   禅有世間的禅,也有出世間的禅。開悟證悟之前,貪心比較粗重的人,可以修不淨觀,將外器世界、內情眾生,一切都觀為白骨,通過這種修法,心能專注不散亂,這也是一種禅。嗔恨心比較粗重的人修慈心。將周圍經常接觸的這些眾生,都觀為父母、兒女,觀為自己最喜愛的人,然後發慈心,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快樂幸福。心裡經常這樣觀,能對治嗔恨心。愚癡心特別粗重的人,可以觀呼吸。呼氣的時候,將業障都呼出去;吸氣的時候,將清淨、福德、智慧都吸進來。這些都屬於世間的禅。

   出世間的禅就是證悟空性,證悟諸法的本性,證悟無我——人無我、法無我的智慧,在這些見解、智慧當中安住不散亂,這是出世間的禅,可以分一地到十地。還有佛的禅,斷證最圓滿的禅。大圓滿裡講的,把自己的心安住於本覺當中不散亂,這是最究竟的禅。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2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2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輕喚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輕喚畫作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1980年5元錯版人民幣現身

東北網 
這張紙幣大寫的“伍”字缺了一角,露出鳳凰的翅膀。 這張紙幣大寫的“伍”字缺了一角,露出鳳凰的翅膀。 李海和他的5元“錯版幣”。 李海和他的5元“錯版幣”。
東北網2月26日訊“錯版幣”因為稀少,一直被收藏人士所喜愛,據了解,在一些大型拍賣行,個別“錯版幣”甚至叫價百萬以上。
近日,有人賣一張1980年的舊版5元人民幣,要價3萬元,這張人民幣,被收藏人士認為是“錯版”人民幣。
2月21日,記者見到了收藏人,也見到了所謂的“錯版”人民幣,該幣確有明顯的缺印部分。
那麼,這“錯版幣”是真是假? 當天,記者陪著收藏人士來到銀行,工作人員認真進行了鑑定。
男子欲出售“錯版幣”
近日,家住大慶市紅崗的李海(化名)刊登了一個廣告,想把當年收藏的“錯版”人民幣賣了,或者是換取豹子手機號。
據收藏人士說,由於是機器生產,人民幣的印刷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細小的差錯,有一些印刷錯誤,雖然經過人工或者機器的二次檢查排除,但在大量紙幣或硬幣中,發現概率極低的“錯版”,難上加難,這些有印刷小錯誤的人民幣就這樣流入市場。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確實如此。 “錯版”人民幣成為收藏界的寵兒,一些“錯版幣”甚至被炒到上百萬元。
記者從網上了解到,一些大型拍賣行曾拍賣過一些“錯版”人民幣,面額從5元-100元不等,價格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有的是水印倒置,有的是摺痕
……
那麼,李海持有的貨幣又是什麼樣的? 到底是不是真幣? 如果是真的“錯版幣”能值多少錢?
女顧客用舊版錢買單
2月21日,記者見到了李海。 說起他​​收藏的“錯版幣”,還真有點故事。 那還是2006年的事兒,李海說:“那時,我也沒啥好項目,看到別人開店挺賺錢,我就在紅崗區開了一家賣麻辣燙的店。現在麻辣燙漲價了,我賣麻辣燙的時候才6元錢一碗。”
李海說:“那年夏天,一位女顧客來我店裡吃麻辣燙,買單的時候,她給了我兩張舊版的5元錢。”
既然是不流通的舊版錢,李海可以拒收,不過,李海平時有個小愛好,集個郵啥的。
愛收藏的李海一看是舊版人民幣,就打算收藏了,於是,二話沒說,就把這兩張比較新的5元舊版幣放了起來。
李 海告訴記者:“當時沒發現是'錯版'的,晚上回家對賬時,才想起這兩張5元錢。本就喜歡收藏,便仔細欣賞了一番,居然發現大寫的'伍'字有個地方沒印上。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一張稀少的'錯版'人民幣能落在我頭上?第二天一早,銀行剛開門,我就到交通銀行[ 0.27% 資金研報]去檢驗這張紙幣,銀行的工作人員稱,錢果真是真幣。”直到現在,李海對當時的意外收穫仍非常興奮。
5元錢的“伍”字缺個角
李海說,他把自己珍藏的“錯版”人民幣給帶來了。
記者看到,5元的紙幣被放在包中一本書裡,還被李海套上了一層塑料膜,看來,李海對這張紙幣非常在意。
李海說,這張紙幣“錯版”的位置非常明顯,大寫“伍圓”的“伍”字,左上角沒有印上,露出了鳳凰的翅膀。
記者註意到,紙幣上標有CU53958425的編號,背面標明是1980年出版的。
既然是稀罕之物,李海珍藏多年為何要出手呢?
李海說:“我比較喜歡豹子手機號,所以想換個手機號。有一天,有人給我打電話,出1萬元想買走這張'錯版幣',所以,要是賣了也可以,但得3萬元。”
“錯版”5元紙幣是真是假
既然李海想要出手,那就要看看這張5元紙幣是不是真的。
當天,記者陪同李海來到某家銀行大廳,一位女經理告訴記者:“這張紙幣比較老,一般的工作人員都是90後,他們都沒見過。銀行現有的檢驗設備是無法檢驗的。”
說著,該經理來到一個驗鈔的儀器前,無論從哪個方面來檢驗,都不能確定這張紙幣是真是假,因為過去舊版的人民幣並沒有現在這麼高端的防偽措施。
女經理說:“根據我多年的從業經驗以及錢的色澤上看,這張人民幣應該是真幣。”
為了進一步求證,記者陪同李海來到另一家銀行,工作人員將5元紙幣放進圖像採集分析儀內,對其進行了進一步鑑別,最終認為這張舊版5元紙幣是真幣。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潘家園網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水沫玉與翡翠:了解成分好區分
撰稿/崇山
鈉長石,又稱“水沫玉”,有人認為水沫玉是狹義翡翠的一個變種,是翡翠的鄰居。 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它與翡翠共生不假,但絕對是兩個不同的礦物,鈉長石玉是長石簇而翡翠是輝石簇,這兩類無論從礦物成分及物化結構都是毫無關係的。 但作為一個玉石品種也是非常難得,還是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的。
水沫玉是民間對鈉長石玉和石英岩玉的俗稱;在產地中緬邊境地區同時也俗稱“水沫子”;中緬雲南邊境騰沖、瑞麗當地人把水花稱之為“沫子”,因水沫玉有晶瑩剔透的屬性,冠以此名。
水沫子是翡翠礦脈伴生的玉石,主要礦物成分為鈉長石,其次有少量的輝石礦物和角閃石類礦物。 水沫子是一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斑和色帶,分佈不均勻,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台灣市場出售。
水沫子比重:2.6-2.8,硬度:5.5-6,玻璃光澤,粒狀多晶體結構;
命名:鈉長石玉、鈉長岩玉、石英質玉等。
翡翠比重:3.24~3.43。
水沫子(鈉長石玉)與翡翠的鑑別:
1、放大觀察法:水沫子主要由鈉長石組成,不顯翠性,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
2、手掂法:水沫子比重(2.57~ 2.64)比翡翠的比重(3.24~3.43)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顯的輕飄感。
3、測定折射率法:水沫子的折射率(1.52 ~ 1.54)遠比翡翠的折射率(1.65~1.68)小。
4、看光澤,水沫子光澤相對弱些,這是由於折射率低的緣故。
5、看水沫子的特徵---氣泡串,注意一般並不是想像的大氣泡,而通常是非常細小的,呈平行的小氣泡串,粗看像結晶紋,放大鏡下會發現是小氣泡串,但小氣泡串可能會被雜質充填形成細小飄花。
6、透光看晶粒,透光可看到水沫的晶粒,其大小叫均一,直徑1-2mm,形狀與翡翠是不同的。

秦兵馬俑坑首次發現完整弓弩(組圖)

中國新聞網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弩機部分清晰可見(2013年12月10日攝)。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弩機部分清晰可見(2013年12月10日攝)。 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新華社發 考古專家在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考古發掘(2013年5月21日攝)。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新華社發 考古專家在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考古發掘(2013年5月21日攝)。 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整體結構清晰可見(1月3日攝)。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新華社發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整體結構清晰可見(1月3日攝)。 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新華社發
这是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弓弩,其弓弦部分清晰可见(1月3日摄)。当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考古专家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清理发现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损毁的弓弦清晰可见,整体保存较完整,这在秦兵马俑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新华社发 這是秦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的弓弩,其弓弦部分清晰可見(1月3日攝)。 當日,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新華社發
記者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考古專家在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過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過洞中清理髮現了一件弓弩,其最易損毀的弓弦清晰可見,整體保存較完整,這在秦兵馬俑考古史上尚屬首次。
主持考古發掘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員申茂盛說,在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中,考古人員在編號T23的探方部分邊緣即第11過洞的中部,清理出一件較為完整的弓弩,其弓弦清晰可見,直徑約0.8厘米,表面光滑圓潤,明顯不是編織物。 這是秦俑考古中首次發現比較清楚的弓弦,也是秦俑考古中首次發現完整的弓弩。
在冷兵器時代,弓弩是重要的遠射兵器。 相對於完全用手的弓箭,弓弩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發射時近乎半自動化,因而其比一般弓箭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大。
申茂盛說,秦兵馬俑出土過大量箭鏃,也出土過七八件弓弩,但保存情況不好,沒有清理出完整的弓弦。 此次的弓弦雖然土化了,但小拇指般粗細的弓弦很可能是動物的筋,否則不會這麼光滑。 具體是什麼物質,當然需要後期研究。
此次發現的完整弓弩位於兵馬俑一號坑面向北方的秦俑旁邊,也就是一號坑最北邊過洞的秦俑所執兵器。 因這組秦俑與面向東方的俑群方向不一,其“護衛隊”角色利於警戒和保護軍隊陣形。
為何不是戰車或騎兵所執兵器呢? 專家分析認為,弓弩作為遠射兵器多用於警戒和遠距離作戰,其沒有戰車伴出,而且其時戰馬上沒有馬鞍,它與俑群“護衛隊”的作用可謂比較般配。
目前,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已出土一百多件兵馬俑,與完整弓弩伴出的還有箭鏃等珍貴文物。
申茂盛說:“由於弓弦易損毀,文物保護人員在考古現場已對其進行保濕等維護性處理。等後期室內保護處理後,這件完整的弓弩就會與觀眾見面。

珍藏版《北洋畫報》見證唐山交大輝煌歷史

 唐山晚報 
《北洋畫報》用整版篇幅介紹唐山交大。記者趙亮攝 《北洋畫報》用整版篇幅介紹唐山交大。 記者趙亮攝
“1930年,《北洋畫報》整版刊登了唐山交大建校25週年紀念專刊,見證了唐山交大輝煌的歷史。”昨天,市民林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近30年的《北洋畫報》影印版。
林先生收藏的《北洋畫報》是由書目文獻出版社受託將北京圖書館所藏《北洋畫報》影印,於1985年出版的,發行印數1000冊。 全套畫報共32卷,影印時新編《〈北洋畫報〉索引》1卷。
該版《北洋畫報》第10卷包含1930年3月27日第451期至1930年7月19日第500期,其中1930年5月24日第476期為唐山交大25週年紀念專刊。 專刊共4版,1版和4版大多為廣告,在1版版面上方中間位置是“二十五年來唐山交大唯一女士朱穎卓女士”的照片。 2、3版的內容包括“25週年之回顧”“唐大25週年紀念紀實”“唐大參觀記”等多幅圖片。 這些文章和圖片資料再現了唐山交大的建立、更名和發展等歷史,也展現了當時的高等學府風采。
據林先生介紹,這套《北洋畫報》是1986年他在北京圖書館看到的,當時愛不釋手,花2000多元購得。 林先生說,上世紀50年代末,他在開灤三中就讀時曾到過唐山交大,“那時我們學校沒有物理實驗室,同學們被安排到唐山交大上一堂關於材料力學的實驗課,交大的實驗室寬敞、明亮、設備先進,讓同學們讚歎不已。”對於當時的情形,林先生至今記憶猶新。
唐山交通大學系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曾先後定名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是中國近代建立的第二所高等學府,素有“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和“東方康奈爾”之稱。 早在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曾蒞校視察,發表了“革命需要武裝、建設兩路大軍”的著名演說;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親筆題寫校名。 1972年,該校整體搬離唐山遷至四川。

人生九品、九雅和九悟


人生九品:
下三品:
自信,自信能成就一切但不傲慢;
謙虛,自知要學無止境但不自卑;
認錯,自省有缺點缺陷知錯能改。
中三品:
感恩,感恩得到的一切;
知足,滿足享受的一切;
無為,安住現成的一切。
上三品:
捨得,給予大眾分享所得;
包容,容納自他一切生命;
覺醒,覺悟宇宙人生真相。
人生九雅:
1.琴:弦底松風訴古今,紅塵裡,難覓一知音。
2.棋:顛倒蒼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論高低。
3.書:沉醉東風月下讀,柴門閉,莫管客來無。
4.畫:纖手松煙染素紗,盈盈寫,茅捨兩三家。
5.詩:漱玉含芳錦繡辭,堪吟詠,佳句費尋思。
6.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杯斟滿,莫教淚空流。
7.花:驿外橋邊萼綠華,隨風起,飄舞向天涯。
8.茶:香喉提氣人神閒,捏指間,悠然沁心田。
9.玉:玲珑透剔純貴雅,載萬道,滋神潤心扉!
人生九悟:
1.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
2.愛占便宜的人,終究占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3.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會時,三句話不離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蝸牛轉世,內心空虛、自私。心裡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與他無關。
4.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5.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6.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
7.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8.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9.今生注定我們什麼也帶不走,那就活在當下、笑在當下、悟在當下吧!
 

人生十大恩:以德報德,知恩報恩


1.父母養育之恩。十月懷胎,冒險分娩,精心喂養,嘔心瀝血,養育成人,望子成龍,極盡財力精力。兒行千裡母擔憂,冷暖成敗均在父母惦記之中。父母大恩終身當報。切莫做不孝子孫。
2.遇險救命之恩。天有不測風雲,遇險時的救命恩人,無論是意外險,病險還是危及生命的天災人害的救命恩人,都應終身相報。
3.良師培養之恩。一個人所受教育,從啟蒙開始,教師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無論學文習武,還是士工農商影戲科研,如遇良師導引,終身受益或決定方向前程。恩師之恩當銜環相報。
4.伯樂推薦之恩。被人發現,被人推薦,使自己無法展示的才能大放光輝,有功於人類。發現自己才能的伯樂有大恩與己。
5.指點迷津之恩。小至迷路,學無方向,課題阻滯,大至人生迷向,若有人給以指點,施以思想火花,茅塞頓開,端正方向,避免走上歧途陷入絕境,從而前途一片光明。指點迷津之恩當加倍相報。
6.急難相助之恩。遭遇急難之事,處於絕境,有人傾囊相助,使己絕處逢生,此恩莫大焉!
7.上司提攜之恩。被開明上司不嫉能不妒賢關鍵時刻提拔,得以大展鴻圖。此恩不可忘卻。
8.夫妻體貼之恩。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來時互扶持。每個成功的人士,都離不了另一半的支持奉獻。夫妻共同經營家庭,生兒育女,贍老哺幼,同苦共甘。一日夫妻還百日恩。夫妻之恩切莫被功利社會之俗所吞。
9.兄弟手足之恩。兄弟如手足,同是父母的血脈,同是父母基因遺傳,同一家庭成長,同是父母的希望。同樣的親情同一個根。被錢權利色毀滅的手足情雖是極個別現象,不可不引以為戒。兄弟情深,手足之恩。
10.天地精微之恩。人在天地之間,衣食靠天地之精華,使之健壯成長,享度一生。應報天地之恩,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創造良好環境。

達照法師:人生中的五大福報

 經常聽到人說:壓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為什麼會有這麼重的壓力呢?

  比如有一個老板,他的企業做得很大,現在是全國排名第四,他說要通過一年的努力,排到第二名。但是又感覺每天壓力很重,痛苦得不得了。大家想一下,他還要再創新,就是不停地去追逐外界的東西,自己又感覺壓力很重,自己內在的風大失調了。就算排到第二名、第一名,其實又能怎麼樣呢?

  當個人的思想受到壓抑,感到痛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是別人影響了你。其實關系是互動的,如果在社會上,大家共同的價值觀念是正確的,這樣的社會必定是和諧的。

  “和諧”這個詞提得非常好,這就是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諧”就是不會讓哪個人壓力重;也不是打擊一幫人,然後再扶起一幫人;不是讓你的身體一天到晚累得不得了,但是精神很愉悅,也不是讓你的身體很放松,精神卻很痛苦。而是身體和精神同時都是健康的,身心和諧一致。

  個體觀念是個人的業力習慣,集體觀念是一種社會大眾的潮流。社會大眾也是有共同習慣的,但我們這個社會改變太快了,大家看看那些趕時髦的人就知道了,今天說長頭發漂亮,明天又說是剃光頭漂亮;今天是喇叭褲漂亮,明天又是小褲腿漂亮;今天是胖的漂亮,明天又是瘦的漂亮。一直變來變去,他的習慣是雜亂無章的,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漂亮。實際上,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漂亮。如果社會觀念進入了一種這樣的惡性循環,不良的心智障礙、大家都沒有智慧,甚至爾虞我詐、坑蒙拐騙、不講誠信、不講良心道德、不互相幫助,那麼人間的福報也就完全喪失了。

  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

  首先是長壽,就是你的身體能堅持多久。只要以不破壞的心態、行為來對待你的生活和生命,你就能長壽。吃的東西不能破壞自然,有些人貪吃,把毒也吃進去了,例如非典、瘋牛病、禽流感等。所以五福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而想要健康的身體、想要長壽,就要有一個健康的飲食觀念、一個健康的理念,不要把整個社會、環境破壞掉。

  佛法就告訴了我們要攝取健康、有機的食品、不利健康的食品不能夠攝取。而且佛法對於飲食的習慣、時間、狀態都很有講究。

  佛門裡吃飯後要念:“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當願眾生,所作皆辦”。

  就是說:在吃飯時候要想到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健康,以這樣的心態去吃飯,稱為“五觀”。這是為了防止貪心、嗔心和癡心,是非常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五福的第二福是指富貴,富貴的富是指富有、財富,通過認真努力換取來所需要的東西;貴是指你人品高貴。有些人富但不一定貴,如果大家都討厭他,他再富也沒有什麼貴可言。如果大家都尊重他,他能起到引導社會大眾的作用,就是所謂的有影響力,那他就是一個貴人。我們大家如果自己的身心行為好了、又能夠賺錢、又能夠影響社會大眾往好的方面發展,讓大家身心都能健康,那你就是一個又富又貴的人。

  第三福是指康寧,就是健康安寧。有些人雖然長壽,但是心不安寧,這樣也不算是有福。就算過去世造下好的因,讓你活到九十歲了,但是你這一生沒有造好的因,沒有好好修行,沒有改變心態,有很多煩惱,即便是活到了八九十歲,這樣的日子也不幸福。

  第四個福是德行,德就是心德,對別人好這叫德。我們講有功德,內在有功,外在才有德。有德就是你個人完美了以後,你對別人也能真心誠意地付出,這是有德。一個有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如果你表面很風光,你家裡人看到你都討厭,那你肯定不是有福的人。比如,有些人學佛,學得家裡人都討厭他了,這就是德不夠。

  第五福是善終,就是壽終正寢。就是我們平常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終。這件事情還沒有做完,就不要輕易放棄,哪怕是燒一壺開水,你也把這一壺水燒開了,再去做其它的事情。除非是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要處理之外。要養成一個有好的開始,也要有好的結尾的習慣。

  這五福的核心開關還是在我們的心裡。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人生的關鍵就是我們這顆心。

  舉一個例子,在平陽有一位居士,平時脾氣很大,一次他開的車被一位踩三輪車的人給撞了,他一看對方是外地人,就叫他賠。

  那人就拿出一張一百塊錢,說:“我沒什麼錢了”。

  他說:“一百怎麼夠啊,要賠兩百”。

  那人說:“我沒有兩百”。

  他說:“沒有就揍你”。然後他的拳頭就舉起來了,剛一舉起,他就看到手上戴的念佛珠,一看到這串念佛珠,他就想到:我是佛教徒啊!怎麼能這麼凶呢!他不好意思了,趕緊把拳頭收回來,把剛才拿人家的這一百塊錢掏出來,說:“算了算了!錢還給你,對不起!我剛才發火了”。

  這個踩三輪車的外地人一頭霧水,感到莫名其妙。

  這串佛珠真是護身符,不但護身也護他的心。你看,嗔心一下就護住了。這就是心念的力量,這就是總開關,把嗔心一念就轉過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當下的修行有多麼重要。在這個拳頭正要打出去的時候,能收回來,而且還能發自內心地向他道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學佛的人。

  如果我們心能調節好了,個體的生命也就健康了;如果每個人的個體的心智都健康了,那這個社會一定是健康太平的;如果個體的心智不健康,社會也一定健康不了。

  當社會大眾的健康程度被嚴重破壞,以你個人的力量去影響,即使力量不大,也還是能影響得到。就像地藏王菩薩在地獄裡度眾生,雖然地獄眾生的惡業很多,但是地藏王菩薩仍然不捨棄地救度他們,因為他的內心已經完全清淨了。

  古佛說:“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我們的身體就像是泡沫聚在一起,因為它是地水火風四大聚和而成的。內心如風,風是沒有形狀的、看不見的。如果有人說:我心痛,我心煩惱。你就問一下自己:你的煩惱是不是有形狀的?風會不會有形狀呢?當然是沒有。你認為的煩惱只是一個習慣、一種風氣而已,只要用淨念一轉過來就好了。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生命中,形成一種好的思想風氣、生活行為,然後改變社會大眾,使我們的整個社會和自己的人生都過上好的風氣的生活。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1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1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芙蓉翠羽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芙蓉翠羽畫作

MVI 4664山水國畫教學─王太田老師國館班現場示範畫作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金代定窯白釉印花蟠龍紋盤鑑藏

《東方收藏》雜誌
盤1 盤1 盤1底 盤1底 盤2 盤2
盘2底 盤2底
丁步平/文
中國陶瓷發展到了宋代,形成了一個多種窯系共存、百花爭豔的局面。 期間尤以代表當時瓷業生產最高水平的五大名窯最為著名。 定窯就是當時並立的五大名窯之一。 它的窯址位於河北曲陽,當時曲陽地區屬於定州管轄,故稱為定窯。
定窯是唐代繼邢窯以後,中國北方地區白瓷生產的主要窯場。 由於定瓷胎料中氧化鋁的含量較高,燒出器物的胎質堅硬潔白,釉質堅密光潤,深受人們的喜愛,一直佔據北方的廣大市場。 北宋中晚期至金,定窯開創了覆燒和白釉印花工藝,形成了其獨特的製瓷工藝與風格,名聲大震,特別是定窯的白釉印花器更是名揚天下。 這段時期內定窯的造型、裝飾,以及燒造方法紛紛為各地許多瓷窯所仿效,競相燒製具有定窯風格或特徵的瓷器,逐漸形成以定窯白釉為中心的“定窯系”。 據洪武年間曹昭《格古要論》記載:“古定器,土脈細、色白而滋潤者貴……宣和、政和間窯最好,但難得成群隊者。”這裡的政和、宣和,為北宋晚期宋徽宗年號。 所謂的“色白而滋潤者貴”、“難得成群隊者”,都說明了定窯產品的精良和在當時享有的極高聲譽,也充分證明定窯的發展在北宋中晚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盘3 盤3
盘3底 盤3底
定窯曾一度被官府指派替宮廷燒製大量的御用瓷器,傳世品定器中,有許多刻有“奉華”、“鳳華”、“慈福”、“尚食局”、“尚藥局”、“五王府”、“禁苑”以及“官”、“新官”等字樣的器物,這些字樣多為宋代內府的銘款,都是按照朝廷要求定燒的宮殿名款器。 還有部分不署官款的精美定器入貢朝廷。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三件金代定窯白釉印花蟠龍紋盤就是當時燒造供朝廷使用的貢器。 從三件器物看,製作相當規整,全都採用覆燒工藝,兩件口沿鑲包銀邊,一件口沿鑲包銅邊。 三件盤都為弧壁敞口,尺寸幾乎一模一樣,圖1高5、口徑23.1、足徑10.7厘米;圖2高4.8、口徑23.1、足徑10.9厘米,圖3高5、口徑23.2、足徑10.6厘米。 大圈足,足跟平切。 盤的胎體輕薄,胎質潔白緊密,施釉都很稀薄而且略顯不勻,在盤外壁與底部釉薄處,可見明顯的旋胎痕,釉色都是純白勻淨略微透黃,呈“象牙白”,有流淌聚釉的淚痕現象。 胎釉屬宋至金代典型的定窯特徵,所以人們也常把這些特徵作為鑑別這段時期定窯白瓷的標準依據。
該三件藏品同為白釉模製印花的裝飾手法。 白釉印花是北宋定窯受到當時定州緙絲的影響,在刻、劃花的基礎上創造的又一種新的工藝,印花的題材多為蓮花、菊花、梅花、牡丹等各種花卉,也有遊龍、飛鳳、鴛鴦、禽鳥、水波游魚等等。 有些題材是從緙絲的精美紋飾演變而來或直接雕模翻印。 印花模製技術的使用,使得定窯產品的器型、尺寸趨於規範統一,印花的內容更加豐富,圖案線條大多細密清晰,畫面佈局嚴謹,講究對稱。 充分顯現白釉印花強烈的裝飾效果。 這三件印花盤在整個雲龍紋圖案上完全相同。 龍的大小、形態,雲的裝飾位置、風格幾乎一模一樣。 三件盤全在內口沿飾一圈單線弦紋,盤心一龍作為主體裝飾,龍身刻有半弧形魚鱗紋,身體修長盤曲,背上有鰭,龍的四肢肌肉張力明顯,龍爪矯健有力,龍首有角,龍嘴露齒,龍發、龍鬚臨風飄動,神韻飄逸,栩栩如生。 在龍的四周裝飾朵狀形的祥雲紋,彷彿遊龍戲珠於祥雲之間。 整個畫面看似內容較多,但佈局合理,給人繁而不亂的感覺。 而且紋飾的線條非常清晰,充分反映了模製脫模技藝的成熟,是北宋至金定窯最具代表性特徵的產品之一。
定窯首創的覆燒工藝,改變了原來一個匣缽只裝燒一件器物的燒製方法,採用將瓷器覆過來裝在有支圈的或是筒形梯狀支具的匣缽內焙燒,一個匣缽能夠裝燒多件器物(主要用來燒製碗、盤類器物)。 覆燒的器物底足滿釉而口沿無釉,稱為“芒口”或者“澀口”。 後來為克服芒口器之弊端,往往在口沿處鑲以金、銀、銅的邊圈。 覆燒不僅充分利用了匣缽的空間,增加裝燒的密度,提高了產品的產量,而且還減少了器物在燒造中的變形,同時也更加有利於胎體輕薄的印花器物的燒製成功。 “芒口”器雖然是覆燒工藝所帶來的缺陷,但在當時一段時間內卻成為定窯非常鮮明的特點和風格,在古籍《吳越備史》中,稱其為“金裝定器”,把掩蓋缺陷的鑲口作為一種裝飾,被人們所推崇,這大概是因為屋烏之愛的關係吧。
現在國內外的博物館及私人收藏機構對定窯器物的收藏數量很多,品質較好的為數也不少,但是這樣的白釉印花龍紋盤傳世品卻甚少。 據業內舊聞,“解放前夕,在曲陽澗磁村的法興寺遺址出土過十件這樣的印花龍紋盤,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幾經流失,現在有6件流散於海外,國內故宮博物院收藏有2件,上海博物館收藏2件”。 如果這個舊聞成立,那麼這三件印花盤應該就是解放前夕出土10件中的3件。 因為這三件器物無論從器型、大小、胎質、釉色、圖案、風格、特徵等方面都幾乎是一模一樣,放在一起簡直難分伯仲,所以應該是同一批燒製的器物。
上海博物館所收藏的這三件蟠龍紋盤。 其中兩件是在1953年上海博物館建館一周年之際,從當時寶古齋古玩市場購得。 還有一件原藏於文物收藏家顧愷時家中,上世紀70年代顧愷時偕夫人把這件珍藏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於是這三件寶貴的定窯白釉印花蟠龍紋盤便成為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景泰藍收藏:宮廷專享收藏佳品

 和訊網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細薄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然後再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所使用的琺瑯釉又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在中國古代,景泰藍曾經深得元、明、清幾朝統治者的喜愛,是一種宮廷專享的皇家藝術品。 而現如今,景泰藍也成為了收藏市場上的搶手貨,屢屢在重要的拍賣會上現身並拍出高價。 那麼,古時候皇家為何會對景泰藍鍾愛有加,而當下人們在收藏景泰藍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文物網於近日採訪了北京祿展銘盛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當代掐絲琺瑯、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大師的直系傳承人張穎。
景泰藍在古代頗受皇家青睞
12世紀,掐絲琺瑯技術由阿拉伯傳入中國。 到元明清時期,開始被宮廷所壟斷,成為皇家的專享之物,及至18世紀一直被歷朝統治者所喜愛。 據張穎介紹,尤其是清朝的皇帝,雖然清宮裡面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但是他們對景泰藍卻有著特別的青睞。 究其原因,張穎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清朝的皇帝對於繁縟、大氣的藝術風格尤為喜愛,而景泰藍恰恰是最能體現這種藝術風格的藝術品;另一方面是因為景泰藍以銅為胎,而那時銅在中國屬於非常珍貴的材料,需要從外國進口。 材質本身的稀缺性再加上製作工藝的複雜性,使得景泰藍也成為了最能夠體現皇家富貴之氣的藝術品。
此香爐為銅胎景泰藍工藝香爐,圓腹,鏤空,銅胎,施天藍色琺瑯釉為地,掐絲填各色琺瑯彩,主題紋飾為,古典含委婉之勢,掐絲工藝多而不亂,有清麗脫俗並俱之致,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此器做工精細,頗顯富貴之氣,陳設於案頭幾旁,頓生幾分古意。 整件器物古樸典雅。 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市場分析
近年來,掐絲琺瑯的市場收藏行情逐年升溫,其拍賣價格也是屢創新高,人們的收藏熱情也被再次激發起來。 琺瑯器作為市場中一顆耀眼的新星,憑藉近年來拍場上的不俗成績,受到了越來越多收藏者的關注。
北京故宮藏瓷數万件,琺瑯器也就六千餘件。 流失在海外的也就兩千餘件。 清宮造辦處琺瑯作所製御用琺瑯器不惜工本,追求精益求精,在很長時間內,作為皇家用器,主要由宮廷內御用作坊製作,除少量作為貴重禮物由皇帝恩賜給王公大臣外,民間很少流傳,難得一見。 所以琺瑯器愈發顯得珍貴,更多是作為尊貴地位的象徵,即便是在宮廷內,也多是在正式場合使用,難進尋常百姓家。 因此,無論是在歷代收藏中,還是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上,琺瑯器向來都被視為貴重之器,倍受珍愛,所以收藏價值與日俱增。
拍場上掐絲琺瑯器價格一路飆升,成交價屢屢破千萬、億元大關。 “這都是稀缺性與時代結合的產物。”掐絲琺瑯行情近年來逐漸啟動。 正在逐漸成為收藏市場的新"寵兒"。
據廣州隆盛國際有關人士透入,此件景泰藍塔型鏤空熏香燈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像這樣一對出現在市場的非常難得,且保存如此完美,近期將會在香港拍賣會現場與廣大愛好者見面。

龐然玉石雕刻:為當代玉雕注入文人氣息

 姑蘇晚報 
龐然在工作中 龐然在工作中 龐然玉石雕刻 龐然玉石雕刻
■首席記者李婷
龐然的玉雕工作室在園林路中段的獅林寺巷,沒有店招,沒有展示,如果不是刻意尋訪,是很容易錯過的,但是不少欣賞到龐然作品者,都會讚歎不已,這樣的佳作,不可錯過。
名師指點的書藝是重要鋪墊
龐然1974年生於河南省鎮平縣,在同班同學們紛紛走上玉雕專業之路的時候,龐然卻開始端上了“鐵飯碗”——進入當地的總工會。 在工會俱樂部出板報、畫櫥窗約一年之後,工作認真的龐然很受器重。 但是上進心極強的他漸漸也有點坐不住了:“因為有幾個同學考上大學了,人家的起點肯定比我高,我也要去考大學深造。”
恰好那時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的招生文件下發到了單位裡,得知這個良機的龐然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該校藝術系。 傳 統文化氛圍極其濃厚的天津立刻成為龐然藝術啟蒙的重要關口,“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天津的幾位重要書法大家都是我們系的任課老師,比如魏碑書法大家孫伯翔先 生、著名書家況瑞峰先生等,老師們上示範課時,同學們就圍在桌案邊看老師們現場揮毫。”兩年的藝術學習,為龐然後來的玉雕之路打下了重要的堅實基礎,雖然 在當時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重返工作崗位後,打開了視野的龐然事實上已經不能無視自己對於玉雕藝術的喜愛之心了。 鎮平畢竟是國內聞名的玉雕之鄉,他身邊接觸的同學、朋友很多都在從事這個行當,但是當他聽說雙眼近視是不適合從事玉雕業時,無奈之中放棄了改行的念頭。 “但是我實在喜歡寫字,在單位裡用硬筆小楷謄材料還寫不夠。過新年時就在大街上現場寫春聯掙錢,用手藝和本事獲得回報的感覺真好。”
幾經輾轉終與玉雕緣定今生
2005年,龐然離職來到了蘇州,在同學好友範同生的工作室中,他第一次真正與玉雕零距離。 “記得第一次非常想用玉雕機雕個字的時候,我還請教同事們那些工具該怎麼用。”龐然笑著說道,但是十年的藝術積累沒有讓他失望:“我到今天都記得我在玉石上刻出來的第一個字就感覺特別好。”
然而隻身到蘇州打拼的龐然總有些不踏實:“這裡沒有根,家不在身邊,很多事情解決不了。”在蘇州的首次逗留剛剛一年,他又回到了家鄉,足不出戶整整2個多月。 等到他打定主意學習玉雕時,不料,33歲的年紀讓他到處碰壁,拜師學藝的路走不通,執著的他就自我推銷,到市場裡展示自己在玉石上刻字的技藝,他能書能畫的優勢令其作品甫一面世,就令大家眼前一亮,邀請他合作的人絡繹不絕。
2009年,龐然的玉雕技藝已經有了些自己的面目,此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汶邀請他到鄭州的工作室參與創作一件驚世絕作:在一件高130厘米,寬和厚均為60厘米的隨形白水晶柱上,龐然用了整整1年半的時間,一筆一劃地刻下了約一萬八千字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 功告成之時,龐然心中特別放鬆:是時候可以南下姑甦了,“我個人認為當代玉雕的中心在蘇州。我與蘇州玉雕結下的緣不僅因為這裡有我的朋友,他們不會讓我孤 獨;更重要的是蘇州有土壤,有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壤,有文化素養較高的人群,你想嘗試的東西有人懂,有人欣賞,這一點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在2011年被授予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之後,2012年龐然在蘇州成立了自己的怡然居玉雕工作室,他放下了之前作品上的落款,在蘇州的作品上瀟灑地刻下了“儒石”。
在玉雕上表達書、畫並重的文人氣息
由於有堅實的書法功底,龐然的玉雕作品不論書法還是畫面,都選擇了難度較高的陰刻,也就是說,他徹底把雕刻工具像用毛筆那樣直截了當地在玉石或水晶上進行繪畫、書寫。
在他創作的一些佛教文化題材的雕刻作品中,他會根據不同的文本內容選擇真、草、隸、篆進行創作,有些作品法度森嚴,頗具小中見大的氣象;有些作品則飄逸靈動,在放大鏡下觀賞時還能看到一些完全出人意料的“游絲”。 雖 然用毛筆寫字已經是駕輕就熟之事,但是在玉石上刻出來則是完全不同的轉換:“我一段時間專門刻楷書,然後再專門刻隸書,四種書體中楷書最困難。陰刻相對來 說耗時較少,下筆就是一筆,比起可以慢慢琢磨的陽刻,陰刻真是一筆也錯不得的。”2012年他的《真行隸篆心經套牌》獲評為“百花獎”及“神工獎”金獎。
已 經在書法雕刻技藝上卓而不凡的龐然,不斷警告自己千萬不能“結殼”,“我不能拘泥於一種程式化的表現,我要不斷探索,我不想這麼早就被認定出某種風格。事 實上如果讓我重複一個題材我會很難受,我的同題作品不會超過兩件,有時就一件。如果只是為了重複去生產商品,激情和靈感很快就會被磨光的。”
《香遠益清》 正是龐然一件立意高遠、技藝上佳的創新之作,在僅一指之寬的碧玉牌上,龐然用最上端的題字、荷花和底部的水面構築了一個穩定的三角畫面;作品的亮點在於他 竟然用陰刻線表現出傳統國畫中墨荷的皴法,在堅硬的玉石表面,姿態舒展的荷葉似乎有了真實的肌理與質感,而濃郁的雕塑感使得這個從中國水墨畫脫胎而來的作 品具有了難得的現代味兒,“就為這個荷葉的表現方式,我想了大概有四五天,才最終決定這樣試一下。”創新的效果之好,令一位上門拜訪的朋友愛不釋手,圈內 都知道龐然的作品可遇不可求,幾番商量,他才把這件“去年我覺得最好的作品”放出門去。
一直有粉絲和藏家要探究龐然似乎無窮無盡的變化與創意從哪兒來,他指著工作室書架、地上碼放得成堆成行的圖書、畫冊說:“當然從前輩高人那裡來。傳統精粹都是經過千錘百煉,能流傳下來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只要找到自己對玉石原料和適用畫面的最佳感覺,就會有一個好創意了。”

34張老地契現身棗強老宅

 燕趙都市報 
34張老地契現身棗強老宅 34張老地契現身棗強老宅
本報衡水電(記者焦磊)近日,棗強縣張先生在老家打掃屋子時,發現了34張老地契,最早的地契是乾隆四十五年簽訂的,最近的地契也可追溯到民國十九年。 200多年的老地契不僅見證了我國農村土地的交易歷史,丈量面積精確到萬分之一也令人驚嘆。
乾隆地契現老宅
“這些老地契都是我們家祖上傳下來的。”2月13日,張先生拿著一疊泛黃的宣紙慢慢展開,一張張手寫的老地契露出了古老的“面容”。 張先生是棗強縣肖張鎮後河西村人,年前在老宅收拾物品時,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團宣紙,打開後發現居然是許多老地契。
記者註意到,這些老地契年代久遠,共有34張。 最早的一張是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初一訂立的,最近的是民國十九年間的《買賣田房草契》,此外還有道光、光緒年間的地契。 由於時間較長,部分地契已有一定程度的破損,可大多還能完整地辨認出字跡。 這些地契跨200多年,對土地畝數、房屋間數等標註分明,都清楚地寫有雙方立保人和中間人名字,並蓋有章印、手印。
據張先生的父輩們回憶,祖輩們通過辛苦勞作,攢錢買田買地,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的富戶。 張先生說,這些地契反映了祖輩家庭生活的歷史。
丈量面積十分精確
攤開乾隆年間的地契,地契用毛筆寫明,立、賣契人姓名為“張分成”,買入者姓名為“張學立”,買賣時間為“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初一”,買賣原因為“無大”。
在買賣的土地面積上寫著“二畝八分五厘三毫二絲八忽”,其中“毫、絲、忽”均為古代丈量單位,竟精確到了萬分之一。 衡水市質檢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畝三分地”是一句俗語,但也反映出,在較早的年代裡,田地的單位基本是以畝為單位,下面細到分基本就到位了,再細化到厘,只是字面概念。 “像這樣精確的地契實屬少見。”
文物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地契具有一定的歷史收藏價值,家族內成員收藏,可見證祖輩們的歷史,對了解家族文化有很大幫助。

修行要很謹慎因果




有個故事,講到驢主人夢見驢有一天托夢給他,跟他說,我明天載你走五裡路,我就不走了,我前輩子因為欠你債,這輩子做驢來還。主人不信,第二天驢帶著他走了五裡路,果然不走了,怎麼趕都不動。主人才想起了昨天的夢境,竟是真的。
也說明了因果,這世界上,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所以一定要謹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現在人修行,很難。不要小看因果。那地藏經為什麼這麼關鍵?地藏經真的可以教導我們,一步步的做,在行動上做到,這樣才能契合實際。
要 修好地藏經,學佛才能腳踏實地,這是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修行人,在取捨上,更要小心。虛雲和尚在湧泉寺時,有弟子從山 上撿到了二十大洋,弟子們都說,寺院常住經濟緊張,而且這個錢又是無主的。就當做供養給常住吧。雲公就說,不行的,出家人撿他人的遺物,已經是不對。常住 沒有糧食,可以去化緣,但不可切莫把撿到的錢,拿來當做道糧。後來大家就把錢,交給了福州當局,作為慈善布施出去。
常 住的東西,一點都不能破用,這個也要很小心。出家人可以用,在家人就沒有資格用。那以前的出家人,尤其是方丈主持,用錢用物,都很節省。佛源老和尚在雲門 寺時,寺院住宿條件都很簡單。吃飯隨眾,大家怎麼吃,他也怎麼吃。衣服都是破了補。很珍惜福報,這樣福報才能越修越大。

佛 門講到要修“無漏”,這個漏包括很多方面都漏掉了,第一,嘴巴喜歡說別人,談論他人,就是漏掉功德。嘴巴要多念佛,這樣功德大。第二,在衣食住行上,也是 漏。學佛人,應該最低限度的減少色身的享受。人太追求色身的享受時,內心是很空虛,不知道生命真正的價值,和追求的東西。修道人,口稱貧,實則身貧道不 貧。我們要道不貧,那什麼是道,就是內心有對美好的向往,最美好的向往,就是成佛。佛是名聞滿十方,九界眾生同瞻仰的。佛也是三十二相,八十好,這也是美 好的向往。內心要有這些美好追求時,就是道不貧。
眾生福報業力因緣都不同,不要去比享受。比物質享受,就不要學佛,動物也會懂得享受,那我們生命中應該有更高的東西。這才是學佛的意義。最起碼的,修道的人,都想著要成仙,仙人自由自在,與世無爭。那修佛的人,自然想要成佛。那成佛,從因果上要明了。才能不糊塗。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

索達吉堪布:懂因果的人有福


  你想得到什麼,就要先把這個給別人。比如,想發財,就要先把財給別人,這是布施;想長壽,就要先把生命給別人,這是放生;想開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給別人,這是法施……總之,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這些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這就是因果規律。  
  嫉妒別人,只能害了自己。  
  《遷善錄》中記載:  
  宋國的大夫蔣瑗有十個孩子:一個駝背,一個跛子,一個肢體萎縮,一個以腳殘疾,一個瘋癫,一個癡呆,一個聾子,一個瞎子,一個啞巴,一個死在監獄中。  
  公明子皋問:“你做了什麼,為何禍至於此?”  
  蔣瑗說:“我平生沒有其他過惡,只是喜歡嫉妒。誰勝過我,我就嫉恨他;誰奉承我,我就喜歡他。聽到別人行善,我就懷疑他的用心;聽到別人造惡,我不經考察就盲目信任。見別人有所得,就感覺自己失去了什麼;見別人有所失,就暗暗高興,好像自己有所得一樣。”  
  公明子皋聽後,禁不住歎道:“你這種存心,將會招致滅門之災,惡報又豈止這些啊?”  
   如今不少人也像蔣瑗一樣,見不得別人好,看到人家擁有財富、受用、美名、地位,心裡總是不平衡,老想著:“這個人倒霉該多好啊!”“哪天他人財兩空,被 打回原形,那就大快人心了!”他們表面上笑瞇瞇的,讓人覺得和藹可親,但實際上心胸狹窄、口蜜腹劍,內心充滿了惡毒之水。如此惡意嫉妒別人,實際上是一種 愚癡之舉。其實你想過沒有:你再怎麼詛咒人家,也無法改變他福報的一絲一毫,反而只會讓自己在起心動念間,大大損耗積之不易的福德?  
  莎士比亞說過:“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的確,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真的像是著了魔一樣,很多事情都不會去考慮。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白泰官,是當時八大武術家之一。他成親後因故離家多年,一直浪跡江湖。有一次回鄉途中,他恰巧遇到個小孩正對著一塊大石頭練功,掌到之處,火光四濺。  
  白泰宮心想:“我家鄉竟有這樣的小孩,現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長大後肯定超過我。”在強烈嫉妒心的驅使下,他竟一掌把孩子打死了。  
  在斷氣之前,孩子只說了一句:“我爹爹白泰宮一定會找你報仇!”白泰宮一聽,如五雷轟頂,方知殺的是自己兒子,但悔之晚矣。 
  古大德曾說,人分三種:下等者,見別人快樂,心生嫉妒;中等者,自己受苦時,只想自己盡快解脫;上等者,見他人快樂,自己就快樂,見他人受苦,如自己受苦。  
  扪心自問,你屬於哪一種呢?



印光大師:一心之後,必有感通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復弘一法師書

接手書,知發大菩提心,誓證念佛三昧。刻期掩關,以祈遂此大願。光閱之不勝歡喜。所謂最後訓言,光何敢當。然可不盡我之愚誠以奉之乎。雖固知座下用此種絡索不著,而朋友往還,貧富各盡其分,則智愚何獨不然。但盡愚誠即已,不計人之用得著與否耳。竊謂座下此心,實屬不可思議。然於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淨心。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敢為座下陳之。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0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80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事事大吉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事事大吉畫作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小眾收藏如何發揚光大

今晚經濟周報 
小眾收藏如何發揚光大? 小眾收藏如何發揚光大?
筷子收藏真可謂小眾收藏,它不比書畫、奇石這類收藏,藏家多、藏品多,更有專門的市場來進行交易拍賣。 筷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物品,隨處可以買到,但真正將這樣一件物品用於收藏的人卻並不多,全國算下來也是屈指可數。 那麼,如何將這樣的小眾收藏發揚光大,王少柱有著自己的想法。
他 向記者介紹說:“據我了解,天津地區真正將筷子收藏形成規模的只有我一個人。或許有些藏家手中存有幾雙象牙筷,由於這種材質受到保護,而且非常稀缺,象牙 筷的價值翻番上漲,因此受到了藏友的關注。但收藏筷子不能只專注於象牙筷,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挖掘,將筷子收藏與文化相結合,很少有人做到。放眼全國,我 了解到上海市和山東青島市各有一位筷子收藏家,他們和我的收藏方式比較相似,專注於成套的筷子及不同種類筷子的收藏。其他城市的筷子收藏者我並不了解,但 數量肯定很少。”
筷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但收藏者少之又少,如何將這一門類的收藏發揚光大? 王 少柱說:“我準備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一趟青島和上海,與這兩位藏友見一面,一來是向他們取取經,二來也商討一下筷子收藏的拓展。通過拜訪和交流, 我打算組織一些有影響力的活動,比如在三地聯合舉辦筷子展覽,向市民進行介紹。由於筷子很有群眾基礎,加上我們的推廣展示,會很容易激發百姓的收藏積極 性。 ”
王少柱為自己的每一雙筷子都建立了檔案,記者看到檔案內容非常詳細,筷子的名稱、材質、經過考證後的年代、何日淘到、以何種方式購得等都一一登記在冊。 有了這份檔案,再帶著一些藏品,以筷會友,共同研​​究筷子文化,可以說,王少柱已經為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採訪中,王少柱多次提到:我不想做保管員,我想做研究員和傳承者。 他所謂的保管員就是藏品在自己手中珍藏,將其保存好、管理好便履行了自己的責任,但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要對自己的藏品進行研究,並在適當的時機拿出來給廣大市民看,讓大家都來關注,這才是王少柱想要的。

筷子收藏:筷意人生

 今晚經濟周報 
筷子收藏 “筷”意人生 筷子收藏“筷”意人生
說起中國人使用的筷子,恐怕世界上沒有哪樣餐具能與它相提並論。 作為傳統餐具,筷子在現代人眼中可能只是吃飯夾菜的工具,然而就是這小小的一雙筷子,卻有著許多民俗文化故事。 宋代女詩人朱淑貞在《詠箸》中這樣讚美筷子: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 女詩人將筷子比喻成為娘子,俏皮地將筷子的使用方法進行了闡述,這首詩讀起來十分有滋有味。
現如今,筷子收藏已經屬於偏門,藏家不多,但在歷史上,從皇親國戚到平民百姓,都對筷子收藏情有獨鍾。 歷來為收藏家所喜愛的筷子是我國先輩的發明物,也為全世界收藏家的藏品之庫增添了幾分魅力。 王少柱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則小故事: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訪華時,在我國政府舉行的國宴上使用了中國餐具筷子。 宴會一結束,一位加拿大記者便飛快地把尼克松剛放下的筷子揣入懷裡。 後來,有位美國筷子收藏家出價2000美元購得了這雙筷子。
筷子的種類繁多,依花色論,有人物山水、龍鳳、花鳥等之別。 按原料區別,有像牙筷子、竹筷子、玻璃筷子、塑料筷子等。 其中,在竹製筷子中,有白竹和天竹之分,在木製筷子中又有黑白木、烏木、冬青木、紅木、黃楊木和楠木之分。 從形狀上分,筷子有圓、棱、粗、細、扁及先細後粗、一劈兩根等形狀。 另有塗漆、塗金、雕刻、燙花等圖紋裝飾,各種筷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這些特色筷在王少柱的藏品中都可以一一找到。 他說:“中國人在筷子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工藝相當精湛。尤其是明清兩代,筷子生產集歷代之大成。”
在我國,筷子有幾大名產地。 比如廣西桂林,當地的烙畫筷非常出名,烙以風景名勝,栩栩如生,白綠相間,清麗大方。 再比如福建,那裡的漆筷或貼金繪彩,或紅黑相配,落落大方。 廣東的烏木筷色澤漆黑,經久耐用。 此外,北京的象牙筷、杭州的天竺筷、武漢黃鶴樓的貼花筷、河南南陽中嶽廟的楠木筷、江西彩漆燙花筷、四川武侯寺的獅子頭竹筷、成都望江樓的烙花筷、四川滬州江安的楠木筷等,皆為筷中之上品,值得收藏家把玩研究學習。

妙蓮老和尚:你可知道罵人就是罵自己?


人家罵你,你也罵人,這就變成惡口了;你合掌跟他說聲阿彌陀佛,這樣修善口,自然化解是非。多安樂!如果你回罵,對方一定繼續罵;不但罵你父母,連祖宗八代都罵。你看!罵人還不是罵自己?

罵你的師父,都是好師父



我師公佛源老和尚,生前很會罵人,不僅會罵人,還會打人,不僅會打人,而且用木棍來打人,不僅用木棍,有時候還用鐵棍,而且打你沒有理由。沒有一定的根器和道心,不要說被打,就被老和尚一罵,他就覺得委屈,就跑了,就覺得出家人不慈悲了。佛源老和尚往生後,肉身不壞,十幾萬人送行。老和尚的悲心,他培養的弟子許多都是佛門龍象。

能罵你的師父,都是好師父。以前南普陀妙湛老和尚,也是會打人,都是用竹編打,打的也不重,但別人也不敢反抗,老和尚嘛,八九十歲了,打你給你消業障。被打是消業障。妙湛老和尚圓寂後,燒了許多捨利子,被打的弟子,都很感恩老和尚的辛苦培養。

妙湛老和尚曾經是高旻寺來果老和尚的弟子,來果老和尚和虛雲老和尚齊名,是公認的近代開悟的禅師。這些禅師好像都很嚴厲。據說虛雲老和尚對人也尤其嚴厲,越是廟裡職位高責任重的,他越是嚴厲。虛雲老和尚培養了大批的佛門龍象。

總覺得能罵人的老和尚,都不是一般功夫。那能承受被罵的弟子,也是不錯的。妙湛老和尚說:“打不跑,罵不走的,才是好孩子。 ”罵一罵,就走了,這麼愛面子,那修行怎麼能進步呢?要荷當如來家業,受的苦,都是不一般的。

修行人要講道心,為道而來,為法而來。有這個道心,有時候罵一罵,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成長。更是破除掉我執,破除掉面子。如果被罵了,我們就懷疑說,這個師父太沒有修行了。其實,這才是凡夫的業障知見。

轉自:福安觀音寺新浪博客

南菁書法學會─張宏欉顧問當下即是閒章 當下即是 9分 相片:當下即是 9分

南菁書法學會─張宏欉顧問當下即是閒章

當下即是 9分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77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77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雙棲瓊枝圖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雙棲瓊枝圖畫作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有杜月笙簽名的民國老股票

 新聞晚報
上海歷史博物館獲贈一批民國老股票,頭像為杜月笙 上海歷史博物館獲贈一批民國老股票,頭像為杜月笙
記者馮蘭藺攝影報導
叱詫風雲的黑幫老大杜月笙竟是上海灘72家公司的董事長,涉足領域包括金融、工商、交通、文化發展等。 昨天,上海歷史博物館獲贈一批民國老股票,董事長一欄無一例外均留存“海上聞人”杜月笙的親筆簽名。 捐贈者、滬上知名股票收藏家喻建忠說:“民國時期股票發行,不僅有金融行業、工商企業,還有書局、照相館、文物商店也發行股票集資,中國的民族資本已經開始充分利用證券市場來發展壯大,足以佐證上海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
設計用心:暗記水印防偽均不缺
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證券市場發展史中內容最豐富、變化量複雜的重要時期。 期間發行的股票,不僅有金融行業、工商企業,還有書局、照相館、文物商店,甚至連中學大學也發行股票集資。 “以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證券種類多、數量大、票面設計靈活、色彩鮮豔,很富有想像力。 ”上海收藏協會股票收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喻建忠此次捐贈的三張股票均為上海“本地股”,用他的話來說,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管中窺豹”當時上海的經濟發展水平。
以一張發行於1947年(中華民國36年)12月15日的上海市輪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為例,票面印刷十分精美。 股票上方正中為一艘正在行駛的輪船圖案。 周邊是精美的花邊。 在輪船下方,印著“上海市輪渡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的右側,印著股東、公司名稱、資本總額等相關內容。 在股票中部,顯示出該股票代表1000股,股額總計10萬元。 左側則是董事長杜月笙的簽名和印章。
股票左下方留有一大攤明顯的深藍色印記。 即便如此,仔細查看,仍不難發現掩映其中的暗記和水印防偽,可見當時設計之用心。
“股票背面還印有該公司章程摘要,股票相關登記內容和過戶表。 ”上海歷史博物館徵集部的負責人表示,由於已被裝幀完畢,背面部分目前已不便展示。
研究竅門:大面額不代表高價值
另兩張一併捐贈的股票,分別來自“大中華橡膠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華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則相對簡單一些,不過認購的股數單從數量上看則相當驚人。
發行於1947年的“大中華橡膠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淡紅色的票證上,資本總額達“國幣三百億元”,股份總額高達“一千萬股”,每股金額達“國幣三千元”。 認購這份股票的股東“萬茂生”雖僅認購了40股,但花費高達“國幣12萬”。
而發行於同年的“上海華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則顯示,該公司當時的資本總額經該公司股東常會決議增至“國幣二百億元”。 股東“汝記”一次性認購的股數達5萬股,從數量上看可謂“一擲千金”。
“事實上,大面額並不代表高價值。”喻建忠說,“研究這些股票不能光看面額。由於當時大量發行的金圓券,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股票的實際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
“不過,上述企業在當時都算有點來頭。”喻建忠說。 資料記載,大中華橡膠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大中華橡膠廠1933年12月改組而來,在生產“雙錢”牌膠鞋、球膽、熱水袋、自行車胎、力車胎的基礎上,於1934年10月生產出中國第一隻汽車輪胎,並首先在祥生出租汽車公司的230輛汽車上使用。 “這裡有一個不能忽略的背景是:中國從1924年開始進口汽車,1934年到1937年平均每年進口汽車6000多輛,隨著汽車進口量的增加,汽車輪胎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那時國內還沒有生產輪胎的廠家,輪胎市場完全被歐洲和日本廠商霸占。 ”
而根據上海地方志記載,上海華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則是中國人在上海經營最早、影響較大的一家電氣公司。
一處巧合:大亨操盤72家股份公司
還有一個細節,不容忽視——此次捐贈的股票公司董事長一欄均為叱詫風雲的上海灘黑幫老大杜月笙。
“事實上,杜月笙曾是上海灘72家公司的董事長,涉足領域包括金融、工商、交通、文化發展等。除了擔任董事長,另一些掛名的職務還有會長、常務董事等。 ”喻建忠說,從這些眾多領域來看,足以說明當時中國的民族資本已經開始充分利用證券市場來發展壯大。
當天的捐贈會上,喻建忠還同時捐贈了罕見的民國24年前24寸原版外灘大型照片。 不但記錄了外灘萬國建築群,還記錄了外灘的喧鬧和繁華。 有各種人物上千人,幾百輛各式各樣車輛和上百艘大大小小船舶,原汁原味地還原了外灘近代史。

民間糖畫藝術:短命的藝術品現可以長期保存

 中安在線 
民間糖畫藝術家 民間糖畫藝術家
以勺為筆,以糖漿為墨,合肥有位“非遺”傳人可以在大理石“畫布”上自如揮灑,幾十秒就做出一幅閃現著琥珀色光澤、又可以吃的“糖畫” 。 現在,她還在創作不會化的糖畫,讓這種現做現吃、原本注定“短命”的民間手工藝品成為可以長期保存的藝術品。
她從小和糖畫結下不解之緣
糖畫是一門起源於明代的民間藝術,那時俗稱“糖丞相”,用糖做成文臣武將用以祭祀。 當然,幾百年之後的今天,當年的“糖丞相”早就脫去官袍、走下祭壇,在民間藝人的手下走入了街頭巷尾。 而在張雲萍的手裡,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還融入了國畫、速寫等繪畫技法,以及緊跟潮流的時尚元素。
張雲萍從小就和糖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的爺爺就曾以賣糖畫為生。 但是,直到成年後爺爺去世,張雲萍才驚覺繼承這門古老手藝的重要性。 於是上世紀80年代,她遠赴四川找到爺爺當年的師父的後人學藝,學成後回到合肥,又經過多年研習,才創造了“張氏糖畫”。 由於她曾經學習過國畫和速寫,因此在創作糖畫的時候也會將美術技法融入糖畫創作,使自己的糖畫獨具一格。
30秒手下“飛”出一隻蝴蝶
在工作​​室,張雲萍現場為新安晚報記者展示了糖畫的創作。 她擺好各種工具後開始化糖,糖漿熬得差不多後,她熟練地舀起半勺糖漿就向大理石檯面上開始澆注。 僅僅過了不到三十秒,一隻碩大的蝴蝶就呼之欲出,安上竹籤後一隻糖蝴蝶就出爐了。 按照這樣的速度,她一分鐘可以做兩個糖畫。
“糖畫是街頭藝術,顧客都是立等可取,糖漿本身又很容易黏稠變形,因此做糖畫必須非常快才行。”張雲萍對記者說:“當然,這是比較簡單的造型,複雜的造型 所需時間相對長一點,不過一般也就幾分鐘。做糖畫,必須又快又好,得像創作寫意畫一樣揮灑自如,而不能像工筆劃慢工出細活。”
隨後,張雲萍又迅速揮動勺子,很快就做出了一隻米老鼠和一隻喜羊羊。 “你們要看什麼造型?從傳統的花鳥龍鳳,到最新的喜羊羊、灰太狼或者奧特曼、海綿寶寶都可以。我覺得現在的糖畫不能只做傳統題材,應該與時俱進。所以我平時很注意關注潮流,什麼流行我都會嘗試用糖畫來表現一下,畢竟這是一項民間藝術,要跟老百姓貼近,而不必死守成規。”
她的糖畫能裱起來掛在牆上
和普通糖畫不同的是,張雲萍的糖畫有一個重大創新,就是能將糖畫裝裱起來長期保存。 “糖畫是最脆最容易化的,所以都是現做現吃,它的生命一般只有一會兒,最多幾天。但是我現在想把糖畫像藝術品一樣做成可以裝裱起來掛在牆上、放在櫥窗裡欣賞的作品。”
曾有一個廣州人買了她的糖畫後非常喜歡,想帶回廣州給自己的孩子,最後張雲萍只好給他找了個鞋盒裝起來帶走。 後來又有一個老外見了糖畫後讚歎不已,一次買了一大批,又很想帶回國,可惜這次用鞋盒都不行了。 老外就對張雲萍說,如果這些糖畫可以始終不化,他就將它們掛在牆上欣賞。
張雲萍受到啟發,此後就開始研究防腐的配方。 經過好幾年的嘗試,現在她的一些作品已經可以保持將近兩年不融化了,其中一些還曾經在高溫和雨水下都“HOLD”住造型。 她的最新幾幅作品,有飛龍、白鴿、兔子,都已經裝裱好,將送入合肥市“非遺”展館進行展示。 不過,張雲萍表示還將繼續研究配方,爭取今後能做出不化又不脆的糖畫,真正將糖畫這種脆弱的民間手工藝品做成可以長期保存的藝術品。

清朝藍色絲綢龍袍

 中國新聞網
蘇富比將在墨爾本拍賣清朝藍色絲綢龍袍 蘇清朝藍色絲綢龍袍

中新網10月28日電据澳洲網報導,蘇富比拍賣行將於29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一場以亞洲、澳洲和歐洲精美藝術品為主題的拍賣會。
蘇富比澳洲分公司的亞洲專家羅伯茨表示,澳洲對亞洲藝術品的收藏熱情正不斷上升。 羅伯茨說:“我們現在主要在銷售來自中國的藝術品,因此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客人對此興趣很高。”
她表示,出於多種原因,中國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傾向於藝術品收集。 她說:“他們正對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越來越感興趣,而且他們也有財力進行藝術品收集。他們不僅興趣高漲,而且還將此視為安全的投資手段。當需求如此巨大而供應量卻不足的時候,價格當然會一直上升。”
下週即將舉行的墨爾本拍賣中將出現美術作品、陶瓷、雕塑和象牙片等藝術品。 羅伯茨表示,下週將拍賣一件清朝中國藍色絲綢龍袍,據預估拍賣價將會超過2萬美元。 她表示,這件龍袍上刺有九條金龍和各種吉祥圖案。
儘管藝術價格上漲,但越來越多的藝術品湧入市場,羅伯茨依然警告消費者要小心假貨。 她說:“現在有很多手工精緻的紡織品流入市場,其中還有一些是故意做舊仿製成文物的,而且很難分辨它究竟是現代仿品還是真的文物。”

養身先要懂得養心


古時候講經說法沒有這麼麻煩,哪有這麼啰嗦?古人說法點到為止,為什麼?他人心是靜的、是定的。人心定、人心清淨,他生智慧,所以一點到他就明白了;現在人沒有智慧,心理面全是妄想、分別、執著,一點智慧都沒有,要講得很詳細,他還未必聽懂,多半聽歪了,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這種情形太多太多!大自然的規律是靜,不是動的,“自性本定”。
那麼我們就知道怎麼樣養心,養身先要懂得養心,養心就是要靜,心越清淨越好、越平等越好。清淨,阿羅漢的心;平等是菩薩的心;清淨、平等合起來是佛心、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心浮氣躁,對於聖教不能契入。聖賢教育現在為什麼難傳?找不到學生,找不到清淨、平等心的學生;你所找到的全都是心浮氣躁的。真難!“心不住相”,這是大乘教裡非常重視的,能大師開悟與這個有關系,他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心不住相”,從這個裡頭生心,是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沒有煩惱、沒有起心動念,就是沒有“無明煩惱”;沒有分別,沒有“塵沙煩惱”;沒有染污,沒有“見思煩惱”,他開悟了。

宣化上人:天人五衰


人修行五戒十善之法,死後生到天上,享受快樂,但是天福享盡時,發生五衰現象,還要墮落在輪回中受生死。

何謂五衰現象?就是:1、花冠萎謝:天人所戴的花冠,乃是用鮮花所編,永遠新鮮,芬芳撲鼻,清淨無塵垢。等到命終時,花冠自然凋謝。2、衣服穢垢: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潔(只有三铢重,二十四铢為一兩),不需要洗濯。為什麼?因為天上清淨,沒有塵埃。等到命終時,衣服自然骯髒。3、兩腋汗出:因為天上清涼,天人永不出汗,等到命終時,便從腋下流出汗水,其臭不可聞。4、體放臭味:天人的身上,總是放香氣,善多放大香氣,善少放小香氣,比人間的香水還要香若干倍。等到命終時,卻放出奇臭的氣味,如同死屍一般,令其他天人不敢接近。5、不安於座:天人常坐禅,不動於座,衣食行一思而有,所謂‘思衣衣至,思食食至。'衣服不大不小、不寬不窄,恰好合身。食物不多不少、不鹼不淡,正合口味。想到何處旅行,一思而至。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天人有神足通,遂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可是到了命終的時候,就沒有定力,知道已經發生四種現象,心亂如麻,就坐立不安,忽坐忽立,便墮落於輪回中,去受生死,或墮地獄,或轉為人,沒有一定,而是照業力所決定。

你們不要認為生到天上,就有保險,不修行坐禅,照樣要墮落三惡道中。就是釋提桓因(基督教稱為上帝,道教稱為玉皇大帝,天主教稱為天主)也不能例外,照樣去投生。

今天講個公案。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發現自己有五衰現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釋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辦法。於是來到佛所,說明來意。佛對他說:‘所造的定業,無法更改。你要皈依三寶,再去投生,消了業障,再回到天宮作天主。'天主遂到人間投驢胎。母驢懷胎之後,有意將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驢,因而墮胎。天主回到天宮,又作天主。從此以後,笃信佛法,成為佛教護法神。

南無阿彌陀佛……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76

南菁書法學會─駱劍筠名譽理事、秘書長書法作品76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美人競艷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黃素梅老師〈副理事長〉美人競艷畫作

南菁書法學會─盧良鎖名譽理事書法作品

南菁書法學會─盧良鎖名譽理事書法作品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清乾隆年製瓷器

 光明網
清乾隆年製瓷器 清乾隆年製瓷器 清乾隆年製瓷器局部 清乾隆年製瓷器局部 清乾隆年製瓷器在英國拍賣 清乾隆年製瓷器在英國拍賣
光明網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隻中國古代瓷翁以十五萬英鎊的成交價格在英國拍賣。
經拍賣行專家的檢測,這只瓷翁的製造年代屬清乾隆年制,是由綠色、粉色、藍色和紅色的花朵組成。 專家們認為,製作該瓷翁上粉色花朵的顏料,其顏色燒製在乾隆時期是相當不易的,此外,專家們還發現這只瓷翁在燒製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細小的瑕疵。 拍賣行的拍賣師對其總的估價在1000至2000英鎊,但這只來自中國的古代瓷器卻吸引了不少當地的買家,最終以十五萬四千英鎊的價格出售,高出拍賣行指導價格近75倍。
據這只瓷器之前的主人介紹,這只瓷器是他在十幾年前從親戚那裡繼承下來的,但他並不了解其中的價值,所及在之後的近20年時間裡,他一直將其放在家中的壁櫥中儲存乾花瓣。 而發現這只瓷器的價值是因為他準備搬家並想要賣掉家中多餘物品時才被告知的。

飯後喝茶助排便?3大緩解便祕迷思

對於忙碌、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而言,便祕問題是無法言說的痛。每次月經來,便祕就跟著找上門?蔬果吃再多,還是無法擺脫便祕魔咒?聽說飯後喝杯茶能解油膩、助消化、促排便,為什麼看不出成效?專家表示,上述的方式多是民眾對於緩解便祕存在的迷思,或片段知識,不但沒有確切依據,也不夠完整全面,當然也無法發揮改善便祕的作用。

中 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再加上三餐老是在外,在長期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失衡、膳 食纖維攝取不足,使消化道無法順利發揮其功能,導致腹脹、便祕等消化道異常症狀發生。若又任意聽信、嘗試沒有根據的緩解便祕偏方,不但無法從根本解決便祕 症狀,還可能讓便祕問題更惡化。以下為民眾常見的便祕迷思:
迷思1/喝茶解油膩助排便?
近年來,茶飲市場當道!不論是手搖茶飲、罐裝茶飲都深受民眾的喜愛,更有許多民眾由於不喜愛無色無味的開水,常以綠茶、紅茶等茶飲來取代日常的水分補充。
事 實上,飯後喝茶,或是以茶代水的生活習慣,可能就是導致便祕問題惡化的主因。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成分和蛋白質和醣類衍生物結合後,會對腸道的黏膜產生收斂 作用,減緩腸胃蠕動速度,長期下來就會造成便祕。因此,有便祕困擾的患者,在日常最好減少飲用茶類飲品,才能有效預防便祕的發生。

迷思2/只吃蔬果就不會便祕了?
有人誤以為只要有吃蔬果,就不會有便祕問題。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陳俊榮教授也提到,要解決便祕困擾,除了加強膳食纖維的攝取外,更要注意水分的補充。適量的水分能夠加速膳食纖胃在腸道的作用,有效幫助糞便排出體內。
至 於每日該攝取多少水份才符合標準?以一般正常人來說,每天所需水量約為體重的40倍。以體重50公斤的民眾為例,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C.C的水量,才 能有效供應身體所需。不過,要注意的是,日常飲食中所攝取的牛奶、果汁等,湯湯水水都可涵蓋在每日水份所需攝取量中。但仍是建議,民眾在日常不要等到有口 渴感覺才喝水,而應適時少量補充,才是最佳的喝水方式。
迷思3/生理期便祕是荷爾蒙作怪?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可能遇到便祕的困擾,事實上,造成女性生理期期間便祕狀況發生的原因,多與荷爾蒙的作用有關。在月經來潮前,因為黃體素上升,會使子宮內膜增生,進而控制腸胃蠕動,造成月事來臨前後,容易有便秘的問題發生。
而 網路上留傳可透過補充荷爾蒙改善便祕問題,其實是不可行的方式。隨意補充荷爾蒙恐影響身體的正常機能運作,會造成許多副作用及後遺症。王進崑教授建議,女 性朋友若擔心經期期間有便祕的狀況發生,可以在經期來潮前一周多從事些和緩、適當的運動,如散步、韻律操等,增加活動量,以幫助腸胃道蠕動,並維持規律良 好的作息,就能避免便祕的發生。

【專家小叮嚀】:
至於該如何判斷是否有便祕問題?陳俊榮教授提到,一般在臨床上認為每星期排便次數只要有3到12次都算是正常,若每星期排便少於2次,或每次排便都有困難、太硬的狀況發生,才會被認為是便祕。
而 一天之中最為恰當的解便時間又是什麼時候呢?王進崑教授強調,事實上,三餐用餐後10到20分鐘之間,是腸胃蠕動最快速的時刻,消化道吸收了足夠的食物, 能增加腸胃道蠕動,也就能增加排便的機會。因此,建議民眾在此時有明顯便意產生,應盡速前往解便,不要忍耐,否則時機一過,便意很容易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