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小葫蘆大天地(圖)

北京商報 
小葫蘆大天地 小葫蘆大天地 小葫蘆大天地 小葫蘆大天地 小葫蘆大天地 小葫蘆大天地
姜躍進
每年一到冬季,我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到家中小坐,家裡種滿了綠植,水族箱裡銀龍魚在游動,朋友們圍坐在茶台前品著香茶,聞著沉香散發出的緩緩香氣,盤玩著手中的葫蘆,聽著葫蘆裡蟈蟈、油葫蘆、蛐蛐、金種子、金鈴子的叫聲,讓人一听就透著高興。 北京人儲上大白菜,在家裡“貓冬”,我覺得沒有比這再愜意、再美了。
“鳴蟲葫蘆”,小時候我只是聽老輩們說過,但是沒有看到有人擺弄,那個年月還是在配給制的時代,人人還在為口糧而奔命,誰會花那麼多的錢來買個玩物呢? 而現在人們玩鳴蟲和葫蘆那純粹就是圖個樂。
我經常去淘些喜歡的葫蘆拿在手裡把玩一下。 早年間,多是一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玩這些。 到了清後期都是滿清的八旗子弟、遺老遺孤玩這些,也正所謂玩物可以養心,也可以喪志。 據歷史雜文記載及現存實物佐證,以葫蘆為容器蓄養鳴蟲之風始於明代。 到了清康熙年間,“範匏”(用人工製作的模子刻上陰文花紋,套在幼小的葫蘆上,等秋後葫蘆長大取出)葫蘆的形狀圖文悉如人意,技術已經極為發達,精美的“範制鳴蟲葫蘆”也稱匏器,用來蓄養鳴蟲,在當時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蓄養的鳴蟲種類也更加豐富,故根據鳴蟲的不同,陸續出現不同形狀的匏器。
怎麼樣能挑選到心儀的把玩葫蘆呢? 古人曾提出挑選葫蘆蟲具的四字原則,曰:“紫、潤、堅、厚。”後兩個字指的結實耐用。 一般來說,葫蘆越厚越結實。 挑選時應該用食指探入葫蘆熟得越透越結實,尚未熟透的葫蘆曬乾後也許比較厚,但不堅固。 檢驗的方法是,當年採摘的葫蘆,色越黃熟得越透,色淡甚至發白者就沒熟透。 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蘆,如發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屬之聲,便是熟透結實的葫蘆;若發音沉悶,甚至有“噗、噗”之聲,便不結實。 還可以用直觀的方法,若發現葫蘆表皮細密、光潔度高,以指甲掐無痕,便是好貨;表皮結構鬆散、暗淡無光,一掐即有凹陷,便為劣品。 最後,緊握葫蘆,若稍一用力即有變形,乃至內壁劈啪作響,肯定不堅固;反之,即為熟透佳品。
同時,葫蘆的皮色極其重要,“四字原則”中的“紫潤”就是對此而言的;事實上,葫蘆器為人寵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葫蘆具有獨特的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 葫蘆的本色是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由淺入深,由黃變紅,由紅變紫。 真正達到“紫潤”的葫蘆,是把玩者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的結果。 所以越是皮色發紫的葫蘆,證明它的歷史越長,越能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價值也越高。
冬天到了,您走在街上,迎面吹來瑟瑟涼風,胸口揣著的小葫蘆,裡面蟲兒叫著;捻著兜里揣著的小葫蘆,您想想那是啥感覺,從心裡透著暖意。 這就是冬天裡的一樂。 我現在就走在街上,聽著蟲聲。 您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