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上海拆遷工地屢現古董界碑

 新民晚報
中華新路上的“並蒂”碑 陳浩 攝 中華新路上的“並蒂”碑陳浩攝
拆遷中的老房子,滿目破落,多成廢墟,有心人士卻頻頻發現“古董”界碑。 近日,相繼有讀者向本報反映,中華新路一處正在拆遷的老房牆腳,有兩塊“並蒂碑”;天潼路一帶也發現“界碑群”,呼籲相關部門不妨“收容”。
中華新路:“並蒂”碑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閘北區中華新路鴻興路。 門牌號“中華新路182弄”和“中華新路184弄1號”是“連體”的一排老房,簷高牆寬,雖經歲月滄桑,破敗中仍顯氣勢不凡。 兩塊石碑“隱”在牆腳,並排肩靠肩豎在一起,成為了牆的一部分。 記者看到,一塊上面有“PBC。”字樣,另一塊寫有“三星”“民國”字樣。 可惜的是,石碑大部分“入土”,其餘刻字看不清楚。 此外,老房牆體上也能看出歷史的痕跡,很多磚上都有刻字,記者仔細辨認,有“HCT3”或“HCT8”等陽文刻字。
老房正在動遷。 中華新路182弄的居民趙先生說,石碑並排放置,是代表了兩戶人家。 兩塊石碑之間的線恰如中軸線,兩邊房屋樣式幾乎一致。 他回憶,這所老房子是1924或1927年建的,“主人是當年在人民廣場建跑馬場的工頭的二弟、三弟”。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吳志偉告訴記者,兩塊石碑都是“老東西”,應是租地界碑,有一定歷史價值,值得收藏。 但石碑入土較深,僅憑現有殘存​​文字,很難確定是哪一國領館發放的租地界碑,那些刻字也一時無法解釋。
天潼路:“界碑群”
另有一位王先生反映,他在天潼路福建北路附近的拆遷工地中也發現多塊租地界碑。
昨天,在王先生的帶路下,記者首先來到天潼路福建北路,此處大片老房正在拆遷中,已無門牌號可尋。 一幢老房的牆基處果然“含”了一塊石碑,上面有“BCLOT”“2223”字樣。 老房主人已遷走,室內被敲打一空,但“骨架”猶在。 落水管滴下的水將石碑滴得濕漉漉的。
王先生是一名舊上海歷史迷,聽說哪裡動遷了,就趕到哪裡拍照留念。 他說,附近許多地方都在動遷,他還有不少這樣的“發現”。
隨後,在一幢門牌號為“海寧路1157弄20號”的房子四周,記者找到6塊相同內容的石碑也“坐落”在牆腳,上面有“A. & D。”“BCLOT”“11927”字樣。 之後,王先生又帶記者來到熱河路七浦路一片廢墟旁:“11月22日,這裡老房還在,牆腳有一塊界碑,現在已經被工人鏟掉,不知哪裡去了。”照片顯示,“失踪”的那塊碑有“BC。”“7428”等字樣。
昨天,吳志偉向記者重點介紹了“界碑群”中的兩塊。 其中最令人驚喜的是6塊海寧路11927號界碑。 “BCLOT”表明是英國領事館所發,時間為1924年。 “A. & D。”是一家外國公司縮寫。 當時有規定,每隔一段距離豎立一塊界碑,土地的每個角必須豎碑,這次完整地在房子一周發現界碑,很有價值。 “此前,還沒有類似的發現。”
天潼路2223號石碑可在《上海道契》第七卷中查到詳細內容。 它由英國領事館於1896年3月發放,最早租地人是英國商人愛爾格,後幾經易手,1943年被日本株式會社恆產公司佔用,編為日冊9295號。
歷史學家:應先梳理
吳志偉感慨地告訴記者,歷史遺存下來的一些租地界碑,由於與房子連在一起,往往得不到較好的保護。 有的作為墊腳石,有的充當牆基的石料,也有的索性被埋在爛泥中。 走路時的磨損,雨水的沖刷,爛泥的浸泡,都會對即使堅如花崗岩的界碑產生損傷。 “時間一長,碑上的字就看不清楚。”
但現實也充滿矛盾。 “你不能在老房子動遷前就"挖牆腳",把碑挖出來。”為此他呼籲,本市在動遷一些地塊時,不妨先邀請歷史、文物專家“梳理”現場,以便可以在動遷的過程中,及時對一些有歷史價值的老東西作搶救性保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