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海南省博物館展出國寶文物:8千年骨笛可發聲

 南海網
距今有8700年的骨笛 距今有8700年的骨笛 青銅神獸 青銅神獸 春秋時期的編鐘 春秋時期的編鐘
商報訊(記者常珊珊文/圖)從8000年前原始的骨製笛子、龜甲響器(即今天的沙錘),到夏商金屬樂器的開始出現,演繹了一段段中原樂器演變的音樂故事。 昨日,“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正式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令人眼界大開,即日起至5月3日,市民可前往免費觀賞。
本次展覽的文物是從河南音樂文物中擷取了61組(套)168件精品,將讓觀眾全面了解中國古代音樂千古不泯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有兩件國寶級文物,堪稱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其中一件是1990年在河南淅川縣徐家嶺楚墓出土的青銅神獸,另一件是1987年在河南舞陽市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 一件貌似普通的由鶴類肢骨製作的笛子,成為展場最老的文物,也是本次展覽最珍貴的文物之一。
它是一件七音節樂器。 文獻記載,五音宮、商、角、徵、羽出現在春秋時期,但這件可以發出7個音節的骨笛,據推測距今已有8700年,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樂器,有“中華音樂文明之源”的美稱。 最為可貴的是,經過專家測定,這根骨笛發音準,並具備了7聲音階結構。 而在此之前,人們一直認為,7聲音階來源於西方。
展覽按照歷史脈絡分5個單元展出,還原了一個從史前遠古時代,一直到宋元明清樂器演變之路。 此 外,還有5000年前的陶鼓與陶塤,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特磬,3000年前夏王宮的銅鈴,安陽殷墟的編鐃、魚形磬;西周應國和虢國的編鐘,兩週時 期各類鐘磬鼓瑟、管簫琴笙等,這些樂器不僅形制獨特,且音域和音準很多都接近現代音樂,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的高超水平,而且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演 出前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