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清代揚州刻竹高手潘西鳳(圖)

 揚州晚報 
潘西鳳制留青菊石圖筆筒(展開圖) 潘西鳳制留青菊石圖筆筒(展開圖)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年年為恨讀書累,處處逢人勸讀書。試看潘郎精刻竹,胸無萬卷奈何如?”這是清嘉慶年間鄭板橋讚美廣陵(揚州)刻竹高手潘西鳳的詩篇。 史料記載:潘西鳳(1736-1795),字桐岡,號老桐,浙江新昌人,僑居揚州,識見卓越,曾容年羹堯幕,多所匡助,後有獻不納,拂袖而歸,矢志以布衣終。 潘氏精刻竹,聲名極盛,鄭板橋譽為濮仲謙後第一人。 潘西鳳刻竹,多以“平面淺刻”為主,其淺刻風格略似週芷岩的“鐵臂淡描”及鄭雲樵的“陷地陽文”,但又更為清簡,別有風味。 所製作品與濮仲謙有相通之處,擅長陰刻、高浮雕、淺浮雕、留青等多種刻法。 尤擅淺刻菊花,技藝精湛。 曾選佳竹摹刻過十七帖,精妙無比。 又董偉業竹枝詞云:“老桐與竹結知音,苦竹雕鏤苦費心。十載竹西歌吹夜,幾回燒去竹為琴。”亦治印,有古風,刀法圓潤渾厚,名盛於時。 但其作品傳世甚少,《骨董瑣記》稱:“予有其(潘西鳳)竹秘閣一,淺刻菊花,極精,款署老桐。”上海博物館亦藏有潘西鳳的“刻臨惲壽平梅花竹筆筒”。
據相關史料記載,從明代直到20世紀中葉的中國竹刻藝術,可以概括為三大潮流:以嘉定竹刻為代表的“深刻”、濫觴於金陵濮澄的“淺刻”以及別具風韻的“留青陽文”。 這三大潮流,既是雕刻樣
式上的分野,也具風格上的差異,並且相互激發、互為影響,共同構建出絢爛多姿的竹刻藝術世界。 清代竹刻,以嘉定地區最為發達,其他地區亦有相當發展,尤以江蘇、浙江兩地,成為清代竹刻最主要的地區,兩地互相影響,故地區風格並不明顯。 這是關善明先生在其《虛心傲節·明清竹刻史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出版)專著中提出並闡述的觀點。 他將清代竹刻分為六個派別或階段,以揚州潘西鳳為代表的“平面淺刻”派則被劃為清代竹刻第五期,亦稱“第五個流派”,全盛期約在乾隆至嘉慶年間。 關善明先生據《竹人錄》、《竹人續錄》和清人筆記,列出清代嘉定以外專業竹人九十餘名,其中揚州籍專業竹人有竹堂、孫灝、徐雅鴻、喬林、潘西鳳、李效白、趙琪、方鎬、於嘯仙等十餘人。
潘西鳳之子潘封亦擅竹刻,筆者購藏的筆筒,即為潘封所作。 其高為15.8厘米,口徑9.3厘米,署“小桐”款,鈐“潘”字小印。 筆筒皮殼棗紅,包漿滋潤,通景留青雕《山齋客至圖》:遠處高山流水,苔綠連綿;近處亭台樓閣半隱松柏,綠陰幽徑,鳥語花香,涓涓溪流,小橋貫​​通。 世外仙境躍然器表,令人遐想萬千。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第1349頁)記載:潘西鳳之子潘封,字小桐,能傳家學,亦善製竹、印。 其作品風格高雅,刻工精湛,與清代晚期崇尚的作風十分相符。
文獻記載,“留青陽文”竹雕作品,道光、咸豐年間又有大量出現,可算是清代竹刻的一個餘輝,它雖不為潘西鳳擅長和家傳的技法,但其子潘封正是那個時代的竹人,順應時風,製作“留青陽文”作品,亦屬情理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