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涇川大雲寺出土銘文:棺中有約兩千顆舍利

中廣網 
魏潔 供圖 魏潔供圖
中廣網蘭州1月29日消息記者昨日從甘肅省文物局了解到,轟動一時的涇川大雲寺出土百件北朝隋唐佛像現場挖掘工作告一段落,現場共清理出佛教造像窖藏、疑似地宮遺存各一處,出土各類單體造像、造像碑240餘件。 根據現場銘文記載,在出土的陶棺中有一個木匣,木匣中存有約兩千餘顆舍利,這些舍利是否真的存在呢? 春節過後,專家將進一步的挖掘與考證。
修路惊現千年佛像
記 者了解到,此次百餘件佛像的發掘是源於2012年12月31日,涇川縣城關鎮的工人正在為共池村三社修路,但是當挖掘機經過的時候,一個輪子突然陷到了坑 里,工人趕緊回頭用鏟子鏟土填平,誰能想到他們的這一鏟子竟然剷出了佛頭,隨後在距地表約2米左右的地方發現一處窖藏。
由於涇川縣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曾經出土過佛祖舍利14粒和金銀棺套函等重要文物,所以當地的村民都有很強的文物保護意識,村民發現佛頭之後立即通知了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 涇川縣文體廣電局隨後立即組織博物館職工趕赴現場進行保護,並且對已經出土的文物進行了簡單的清查,同時對散落土中的殘件進行了仔細清理。
1月5日,考古人員確認該遺存為一處佛教造像窖藏,當即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同時將有關情況以電話形式向國家文物局做了匯報。
經過省文物局相關專家的近20天考古發掘,1月24日,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此次發掘的面積達40平方米,清理佛教造像窖藏、疑似地宮遺存各一處,共出土各類單體造像、造像碑(塔)240餘件(組),其中主要為石造像及少量的陶造像、泥塑造像、經幢等。
記者了解到,此次出土造像中多數都已經出現了殘損,佛像的造像分別有單體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碑、造像塔等多種形式。
舍利之謎將在春節後揭開
“在發掘清理中,我們在窖藏坑東側發現一座疑似地宮遺存。”專家介紹道,這座疑似地宮的遺存,東西長約1.95米,南北0.85米。 其中出土了一具長0.45米陶棺,陶棺裡面還有一個木匣。 陶棺的東側出土了一塊邊長33厘米、厚5厘米的銘文磚。
參 與本次發掘的文物局專家告訴記者,從銘文內容看,主要講述的是北宋年間,涇州龍興寺曼殊院僧人智明、雲江一起在曼殊院裡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共同收 集的諸佛舍利約兩千餘粒,但是他們收集到的捨利不光是常人理解的高僧圓寂之後所遺留下來的捨利子,其中還有佛牙、佛骨等物件。 後來,兩人將木匣瘞埋在了此地。
那麼,木匣中是否真的存有約兩千餘顆舍利呢?
記者了解到,雖然此次發掘出土了上百件的佛像,但是由於發掘面積較小,所以專家既沒有辦法判斷目前已經發現的各遺存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該區域在寺院內的性質和功能,同時也無法廓清寺院的整體佈局。 “雖然,陶棺已經出土,但是由於年代比較久遠,所以陶棺內木匣破損嚴重,內部的具體情況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甘肅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肖學智告訴記 者,文物局相關領導鑑於這種情況決定將在春節過後專門組織相關方面的專家對木匣進行進一步的鑑定與保護,屆時木匣將被打開,其中是否真有捨利的謎題也就會 被揭開。
截至目前,已經發掘出土的佛像以及相關文物,暫時保存在涇川縣博物館內。
出土文物提供重要實物資料
據悉,這一窖藏為甘肅境內第二次發現的較大規模的佛教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種類較多,內涵豐富,題材多樣,從多方面較為完整地反映了古代涇州乃至整個隴東地區佛教藝術發展的序列,是古代涇州佛教興盛及在絲綢之路上重要交通地理位置的見證。
省文物局專家告訴記者,此次發掘的區域早在1964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地宮以及五重舍利套函等重要文物,此次又發現並清理出了佛教造像窖藏、有明確紀年的疑似地宮、大量各時代佛教造像,這一點對於研究該區域佛教寺院的歷史沿革及相關情況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
同時從出土造像上判斷,造像多數為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時期的,從佛像的年代上看,延續時間較長,同時佛像既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又具有濃郁的隴東地域特色,反映了古代涇州佛教文化與周邊地域的文化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