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漆藝瑰寶犀皮漆探秘(圖)

 新浪博客 
犀皮漆工藝品 犀皮漆工藝品 犀皮漆工藝品 犀皮漆工藝品 犀皮漆工藝品 犀皮漆工藝品
作者:青楸落木
變塗,又稱犀皮、西皮、波羅漆、虎皮漆,此技法起於唐朝,在宋朝時十分流行,製作出的圖案取決於表面起皺和點紋高低起伏的變化。
做法是以65%的生漆和蛋清乳合調成厚漆,在以工具為引起料,趁漆器半乾時製造凹凸表面,待乾後再用不同色漆分層髹塗並加以研磨,由於漆層高低不同,打磨後可顯現不同的花紋,產生絢麗色澤。 由於多用黃、赤、黑三色填入,紋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稱作“犀皮”或“虎皮漆”。
明代的漆工名匠黃成編著的漆器專著《髹飾錄》,全面地敘述了有關髹漆的各種技法。 在“髹飾錄”中犀皮列入填嵌一類,它的原文是: “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雲,圓花松鱗青者般。近有缸面者,以光滑為美”。
"犀皮"又寫作"西皮"或"犀毗",這裡所謂的"犀皮"並不是犀牛皮,而是特指中國古代漆器製作中的一種裝飾工藝。 它先將不同顏色的漆料堆塗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乾燥後再經打磨,從而產生出色澤亮麗、光滑異常、自然生動的藝術效果。
關於"犀皮"工藝出現的年代,過去根據文獻中有關犀皮漆器的記載多出現於唐代(公元618~907年)晚期,因此人們認為這種漆工藝的出現不會早於唐代。 圖中這對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犀皮鎏金銅扣皮胎漆耳杯的發現,使犀皮漆器出現的時間提早了近600年。
這對犀皮鎏金銅扣皮胎漆耳杯出土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三國時期墓葬(吳國·朱然墓),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杯身長約9.6厘米,寬5.6厘米,高2.4厘米。 兩件均為皮質胎地,杯口呈橢圓形,平底。 兩耳邊及口沿處鑲嵌有銅扣,銅扣經過鎏金處理。 器身犀皮漆的花紋由黑、紅、黃三色漆組成,構思典雅,精美異常。 這對犀皮漆器的發現,對中國漆器工藝發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犀皮"漆器工藝到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製作技術日臻成熟。 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犀皮"工藝的發展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利用這種工藝製作的漆器,小至匣盒、大到家具,種類繁多,並被作為貢品進獻到皇宮大內。
傳統工藝犀皮又稱“虎皮漆”或“波羅漆”,作法是先用石黃加入生漆調成粘稠的漆,然後塗抹到器胎上,作成一個高低不平的表面,再用右手拇指輕輕將漆推出一個個突起的小尖。 稠漆在陰涼處乾透後,上面再一層一層地塗上多層不同顏色的漆,各種顏色相間,並無一定規律,最後通體磨平。
犀皮漆的外貌呈現出表面是光滑的,花紋由不同顏色的漆層構成,或像行雲流水,或像松樹幹上的皺紋。 乍看很勻稱,細看又富於變化,天然流動,燦爛奪目。
以下是馬未都(微博)先 生對於犀皮漆的論述:“.。。 ​​我早年與王先生熟,從未想過能擁有他的藏品。他的許多藏品我都在他家不只一次地欣賞過。記得犀皮漆這一專業術語就是聽他老人家講的。王先生有一個明代 犀皮漆圓盒,他每次拿出讓我看時都是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當時我連摸的勇氣都沒有。王先生告訴我,這個圓盒收入到《中國古代漆器》、《中國美術全集》等著 作中了,非常難得一見,一副炫耀的表情。2003年,王世襄先生的藏品《儷松居長物》專拍,我恭敬地將其收藏,至今在觀复博物館(微博)展出,算是有個對王先生的懷念。”
犀皮漆的解釋之一:模仿馬韉
動刀的漆器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剔犀,一類是剔紅。 剔紅容易理解,就是剔出的圖案呈紅色,其他品種還有剔黑、剔綠、剔黃。 如果剔出多種顏色,叫做剔彩。 因此一般情況下,在動刀的漆器中剔犀是一類,剔紅是另一類,剔紅就包括剔黑、剔綠、剔黃、剔彩等等。
剔犀的名字就不太好理解了,"犀"代表什麼意思呢? 顯然是受"犀皮​​漆"的影響。 犀皮,又被寫做"西皮"、"犀毗"。 關於犀皮漆這個名稱,來歷非常複雜。 歷史上對它的記載很多,唐、宋、明、清均有記載說明犀皮漆的來歷。 記載犀皮漆的絕大部分是文人,但到了明代以後主要是漆工。 記載這樣一個文獻,文人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漆工起到技術上的作用,因此他們的記錄應該說比較真實。
唐代有一個人叫趙林,他認為犀皮漆是漢人從西域的馬鞍子上得到靈感,從而發明的。 這個說法被元末明初的陶宗儀所引用,他在《輟耕錄》中引用了趙林的《因話錄》:"西皮髹器謂之西皮者,世人誤以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馬韉,自黑而丹,自丹而黃,時復改易,五色相疊。馬鐙摩擦有凹處,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為之。"髹器就是漆器。 這段的意思是:過去認為犀皮漆的犀指犀角的犀,其實不是,是指馬鞍子與馬鐙挨著的位置上,不斷被摩擦,有凹下去的地方,顯露出一層一層的顏色,漆匠就根據這種自然形成的紋樣,仿造出現犀皮漆。 這是唐代人的理解。
犀皮漆的解釋之二:犀牛的肚臍
明代人有另外一種說法。 明 代有個文人叫都穆,他在《聽雨紀談》中是這樣記錄的:"犀皮當作犀毗,毗者,臍也。犀牛皮堅而有文,其臍四旁,文如饕餮相對。中一圓孔,坐臥磨礪,色極光 潤,西域人割取以為腰帶之飾。……後之髹器,效而為之,遂襲其名。"都穆認為這種漆器應該叫"犀毗",與"犀皮"發音一樣,但文字不同。 他解釋這個"毗"字是肚臍的意思。 犀牛的皮膚非常堅硬,平常坐臥之時,肚臍這個地方就在地上磨得極為光滑,有一層一層的紋飾,像饕餮紋。 我們常在青銅器上看見饕餮紋。 因此,西域人常把犀牛的肚臍割下來,做成腰帶中間的一種裝飾。 後來的工匠是根據犀牛肚臍的樣子,做出了犀皮漆。
後來我專門去過動物園,仔細觀察過犀牛的肚臍。 我估計大家去動物園看犀牛,肯定都不看人家的肚臍,是吧? 都要看犀牛角。 但我就是想看一下犀牛的肚臍是不是跟古書上記載的一樣。 我一看,確實有點兒類似,犀牛的肚臍非常突出,因為它老在地上趴著,所以形成一層一層的渦旋紋。
最早的犀皮漆
犀皮漆在中國漆器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品種,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可以從它的一些俗稱上想像一下。 犀皮漆,北方人稱之為虎皮漆,南方人稱之為菠蘿漆,也有人稱之為笸籮漆。 無論哪種名字,你都能想像它是一層一層有變化的紋飾,這是犀皮漆的一個典型特徵。
那麼,犀皮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我們一直在尋找它最早的起源。 現在一般的說法是三國吳的時候就有了,因為發現了三國吳時期的一個墓葬--朱然墓,墓中出土了兩個漆耳杯。 這兩個耳杯有黑、紅、黃三色,形成了初級紋樣的犀皮漆。 但不幸的是,從三國吳到明代之間,長時間的跨度裡再沒有找到其他能說明傳承關係的證據。 那麼從證據學角度上講,孤例是不成證的,除非這個孤例是一個鐵證,沒有爭議。 但朱然墓出土的漆耳杯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兒爭議,它和後來成熟的犀皮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個人認為,朱然墓出土的漆耳杯還不能算是犀皮漆。 最早的犀皮漆可能出現在唐代。 我在講《陶瓷篇》的時候講過,唐代非常流行絞胎的陶器和絞胎釉的瓷器,這是唐代的一種審美觀。 我想犀皮漆在很大程度上會受絞胎陶瓷的影響,這一點也與文獻的記載吻合--目前發現最早關於犀皮漆的記載就是唐代的。 我一直在講藝術之間的橫向影響,過去不大關注,一般研究陶瓷的人只在陶瓷的領域中縱向研究,研究漆器的人也在漆器的領域中縱向研究,它們之間橫向的比較非常少。 今天因為信息發達,我們有機會能夠把各類藝術的橫向比較同時做出,這時候就會受到很大啟發。
距離朱然墓漆耳杯這個孤例一千年以後,到了明代,犀皮漆大量出現了。 明代以後,犀皮漆非常流行,非常漂亮。 當我們看慣了一色的漆器,對於這種有自然紋理​​的漆器感受會非常強烈。
我遇到的犀皮漆
王世襄先生在收藏中對漆器非常關注。 2003年,他的收藏品舉行拍賣,其中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漆盒,在他多部著作中都有收錄。 這個漆盒是圓的,面有一點點鼓起,犀皮漆,以紅為主,非常漂亮。 我知道這件漆盒是王世襄先生的心愛之物,我也知道它在多部著作中都出現過,所以我就把這個漆盒拍到了,今天在觀复博物館裡展出。 我想,我們對收藏的愛好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別人已經做過的成就上做起。 別人的成就可能是我們的一個經驗。 王世襄先生的一個收藏經驗,最後變成我們的一個經驗,這是收藏中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時候,這類漆器不值錢,花不了仨瓜倆棗的錢就可以買來。 但是,當拍賣出現以後,這類東西變得非常昂貴。 當一類藝術品有了市場價值以後,造假一定跟上。 我們過去幼稚地認為,像犀皮漆這種複雜的工藝,現代人根本不可能做出來。 但不幸的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快就有人模仿出來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對犀皮漆的鎮尺,後面有字:乾隆年制。 鎮尺做得漂亮、真實,第一眼我就被蒙住了,認為這就是真的,就是乾隆年間宮廷裡使的,甚至是皇帝使用的犀皮漆鎮尺。 我們知道,鎮尺一定要重,要不然在壓紙的時候不能將紙壓得很平。 這個作偽的人非常清楚我們心裡的想法,所以這對鎮尺用的是石胎,很沉。 漆器可能使用各種材料做胎,但使用石頭做胎非常罕見。
我碰到這對鎮尺的時候,猶豫了很長時間,好在跟賣主很熟,我說:"你能不能藉我兩天,我回家去好好研究研究。"當時我認為這東西是真的,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所以就拿回家研究了幾天。 在這幾天時間裡,我查了很多資料,仔細觀察它所有的細部,最後發現這對鎮尺確實不真。 我就很客氣地又還給賣主了。 我還的時候當然不能說"你這東西是假的",我就說:"哎呀,這東西我實在買不起。"我在還他的時候已經清晰地知道這個東西不真了,不是乾隆年間的,就是個新的。 果不其然,後來有大量類似的東西在市場上出現。
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有時可以非常簡單,當一種非常少見的東西連續出現,其作偽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社會處於發展中,收藏的領域也在發展。 當社會關注收藏領域中的某一種物品時,造假就會迅速滋生,從而也會迅速出現另一種新的辨偽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