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中國歷代茶具的演進

文物天地
唐白釉煮茶器一套,包括茶碾、风炉、茶釜、带托盏 唐白釉煮茶器一套,包括茶碾、風爐、茶釜、帶托盞 唐白釉花口带托盏 唐白釉花口帶托盞 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汤瓶 宋龍泉窯青釉暗刻花湯瓶
明陈用卿款紫砂壶明陳用卿款紫砂壺
清粉彩折枝牡丹纹茶壶清粉彩折枝牡丹紋茶壺
清青花诗文茶壶一套(系外销茶具)清青花詩文茶壺一套(系外銷茶具)
王建榮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云南、四川、貴州一帶,漢代四川一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 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國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薑蔥芼 之……」,說明當時的飲茶方式是先把茶餅炙烤一下,搗成茶末後放入瓷碗中,然後衝入開水,喝時還要加些蔥、姜等調料。
  唐代中期,茶葉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從中國的西南一帶漸漸向長江、淮河流域北移,產茶區域的擴大,加上茶葉加工技術的改進,大大促進唐代茶業經 濟的繁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陸羽《茶經》問世。這是第一部系統介紹茶文化的專著,詳細介紹了茶的產地、生態、採摘、製造、加工、煮飲等,是茶文化發展史 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煎茶是唐代主要的飲茶方式,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記載 :「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人自懷挾,到處煎飲,從此轉相倣傚,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舖,煎茶賣 之……」可見唐代煎茶已相當普遍,並出現了以煎茶為行業的商業活動。簡單地說,唐代的煎茶即把茶餅碾碎後,用羅篩篩選茶末,在風爐上架起茶鍑,放入水,起 火支燒,待鍑中的水「沸如魚目、微有聲」(第一沸)時,即加入適量的鹽花,待到「緣邊如湧泉連珠」(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放入熟盂內以備救沸育華用;以 竹夾攪拌茶鍑中的湯水,然後用茶則量茶末入鍑煎煮,等到「勢若奔濤濺沫」(第三沸)時,將舀出的茶湯重倒回茶鍑中,叫做「救沸育華」,目的是避免鍑中的茶 湯過老。此時,即可用茶勺從鍑內舀出茶湯,酌入茶碗飲用。
  唐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白瓷出現於北齊,唐代的白瓷可與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現了「北白南青」共繁榮的局面。當然,飲茶的興盛也 進一步推動了唐代陶瓷業的發展。陸羽特別推崇越窯青瓷,越窯青瓷在有唐一代達到了頂峰,出現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極的作品——「秘色瓷」。陸羽認為茶碗「越州 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壽州、洪州次。」並認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 黑,悉不宜茶。」當然,這只是陸羽個人的觀點和看法。當代窯址考古發掘材料證明,除越州窯、鼎州窯、婺州窯、岳州窯、壽州窯、洪州窯之外,北方的邢窯、曲 陽窯、鞏縣窯,南方的景德鎮窯、長沙窯、邛崍窯在當時也大量生產茶具。
  宋代是茶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峰,茶葉種植區域進一步向北推進,茶葉產量也進一步提高,並出現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 蔡襄的《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熊蕃的《北苑貢茶錄》等等。飲茶在宋代變得更加普遍,「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即形成於宋代。
  宋代的飲茶主要以點茶為主,煎茶為輔,在點茶基礎上昇華為斗茶、分茶和茶百戲。
  宋代的茶葉主要分為兩類:片茶和草茶。片茶又叫臘茶,最奢華的片茶當屬產於福建建甌鳳凰山一帶的北苑茶。北苑茶是宋皇室的貢茶,其製作工藝比唐 代餅茶要精細得多,從採摘、揀芽、蒸茶、榨茶、研茶到制茶、烘焙,工序相當複雜,要求也極為嚴格。草茶加工相對簡單些,也就是炒青散茶之濫觴。歐陽修在 《歸田錄》中提到:「臘茶出自劍建,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自景祐後,洪州雙井漸盛。……其品遠在日注之上,遂為草茶第一。」草茶雖為散 茶,但其煮飲方式與團餅茶無異,還得碾成茶末,點湯注飲。
  盞是宋人對茶碗的稱呼,由於宋人崇尚白色的湯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盞特別盛行。黑釉盞以福建建窯產的兔毫、油滴、鷓鴣紋最為有名,建窯生產的黑釉盞底部刻有「供御」、「進琖」字樣的,是進貢給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在建窯黑釉盞的影響下,江西吉州窯、四川廣元窯也大量生產民用黑釉盞。不僅在南方流行,北方的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一些窯場也生產黑釉盞,定窯、磁州窯生產的黑釉茶具量也很大。
  湯瓶是點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燒水注湯。湯瓶的製作很講究,「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准,黃金為上,人間或以銀、鐵、瓷、石 為之。」黃金製作的湯瓶是皇室以及達官貴族才能使用的茶具,對於普通階層人士而言,瓷質湯瓶才是首選。從出土的宋代茶具來看,南、北方瓷窯都有生產此類瓷 湯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窯、龍泉窯以及景德鎮窯,湯瓶的數量更大。湯瓶的造型為侈口,修長腹,壺流較長,因為宋代注湯點茶對湯瓶長流要求極高。南宋著名畫家 劉松年《斗茶圖》中清楚地描繪了湯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頸,溜肩,腹下漸收,肩部安裝很長的曲流,應是宋代湯瓶的真實寫照。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除享譽盛名的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外,浙江的越窯、龍泉窯青瓷,福建的建窯、同安窯,江西吉州窯,北方的磁州窯均生產陶瓷,這些窯口大量生產不同類型的茶具,千年之後,我們借助這些陶瓷茶具可以領略當時飲茶之盛況。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銀器和漆器製作也很發達,考古發掘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銀製茶具以及漆盞托等茶具。
  窮奢極侈的宋代飲茶發展到元代已開始走下坡路,因團餅茶的加工成本太高,其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把茶汁榨盡,也違背了茶葉的自然屬性,所以到了元代,團餅茶開始式微,唐宋時即已出現的散茶開始大行其道。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後的事,據《野獲編補遺》記載:「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采芽茶以進。」由此「開千古茗飲之宗」,散茶於是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舞台。
  明代的散茶種類繁多,虎丘、羅岕、天池、松蘿、龍井、雁蕩、武夷、大盤、日鑄等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茶類,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羅後沖飲,其烹試之 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陳師道記載了當時蘇、吳一帶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數沸蟹眼為節,如淡 金黃色,香味清馥,過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壺泡法;而當時杭州一帶的烹茶法與蘇吳略有不同,「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其實無論是壺泡還是 撮泡,較之前代更加簡便,而且還原了茶葉的自然天性。
  由於茶葉不再碾末沖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羅、筅、湯瓶之類的茶具皆廢棄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盞也退出了歷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鎮的白瓷。 屠隆《考般木餘事》中曾說「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張源在《茶錄》中也說 「盞以雪白者為上,藍白者不損茶色,次之」,因為明代的茶以「青翠為勝,濤以藍白為佳,黃黑純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盞來襯托青翠的茶葉,可謂盡茶之 天趣也。
  飲茶方式的一大轉變帶來了茶具的大變革,從此壺、盞搭配的茶具組合一直延續到現代。
  茶壺在明代得到很大的發展,在此之前有流、帶把的容器皆稱之為湯瓶,亦謂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來泡茶的茶壺才開始出現,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的不足,也大大簡化了飲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極力推崇。
  雖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於泡茶的壺與宋代用來點茶的湯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明代的茶壺,流與壺口基本齊平,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 溢,壺流也製成S形,不再如宋代強調的「峻而深」。明代茶壺尚小,以小為貴,因為「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真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 足,太遲則已過,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
  明代的茶具從材質上來講,以瓷器和紫砂為主。明代景德鎮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全國的制瓷中心轉移到景德鎮,燒製的青花、釉裡 紅、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而明代仿宋代定窯、汝窯、官窯、哥窯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別是永樂朝燒製的白瓷,胎白而緻密,釉面光 潤,具有「薄如紙,白如玉,聲如韾,明如鏡」的特點,時人稱之為「填白」,以「填白」釉燒製的茶盞,造型穩重,比例勻停。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提到「茶盞 唯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瑩玉,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花色黃白,豈容青花亂之,注酒亦然。惟 純白色器皿為合最上乘品,余皆不及。」這裡提到的壇盞是指道教做法事時用到的供器,其中嘉靖皇帝在金籙醮事時用的壇盞最有代表性,其內底心通常用青花書 「茶」字。
  明代散茶的沖泡又直接推動了紫砂壺藝的發展。宜興位於江蘇省境內,早在東漢就已生產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當地人發現了特殊的紫泥原料(當地 人稱之為「富貴土」)紫砂器製作由此發展起來。相傳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發現的,他因經常與製作陶缸甕的陶工相處,突發靈感而創作了紫砂壺。據周高起的 《陽羨茗壺系》載,紫砂器製作的真正開創者應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間的學仕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供春在一旁侍讀,聰慧的他向金沙寺 僧學習了紫砂製作技法,製成了早期的紫砂壺,供春遺留下來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卻是宜興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
  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趙良、袁錫、時鵬,其後時大彬成為一代名手,其制壺「不務研媚而朴雅堅栗,妙不可思。」,因時壺「大為時人寶惜」,當時就有人仿製時壺。時大彬後還出了不少名家,如李仲芳、徐友泉、陳用卿、陳仲美、沈君用等等,紫砂在明代得到極大的發展。
  因紫砂土質細膩,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壺來沖泡散茶,能把茶葉的真香發揮出來,無怪乎文震亨在《長物誌》中提到:「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因此紫砂壺一直是明代及以後茶壺的主流。
  到了清代,傳統的六大茶類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已全部形成,茶葉的內銷及外銷都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各地茶館林立,民間喝茶更加普遍,茶真正走向世俗化,由此社會對茶具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
  清代飲茶習俗與明代無異,因此茶具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續和發展。清代景德鎮瓷窯在明代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除了生產傳統的青花、素三彩、釉裡 紅、斗彩等瓷器外,還新創了粉彩、琺瑯彩等新品種。特別是乾隆一朝,新創了集各種工藝於一體的陶瓷,並能生產仿木紋釉、仿石紋、仿青銅彩、仿綠松石釉的瓷 器,把中國陶瓷工藝推向歷史的新高峰。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喜飲茶,曾在宮中多次舉行茶宴,宴請文武百官,場面宏大,景德鎮瓷窯生產大量茶具來滿足宮廷飲 茶的需要。
  宮廷飲茶講究排場,而民間飲茶則率性隨意,茶具也多了幾分野逸之氣。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潑,紋飾則更加生動。各地由於飲茶習俗不一, 而形成了頗有地方特色的茶具。蒙古族、藏族地區喜歡奶茶酥油茶,其地流行癭木奶茶碗、鎏金銀質茶具。而閩、粵潮汕一帶則善烹功夫茶,喝功夫茶則有專門的茶 具,稱之為「潮汕四寶」——風爐、玉書煨、孟臣罐、若琛甌。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經過明代的初步繁榮,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峰。如果說明代紫砂壺尚嫌粗樸的話,清代紫砂製作工 藝則大大提高,其泥料細膩,製作規整,出現了像陳鳴遠這樣的大名家。嘉、道以後,文人雅士相繼加入制壺工藝,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內涵大大提高。「西冷八家」 之一的陳鴻壽與一代名手楊彭年合作的曼生壺成為文人壺的典範。此外,郭頻迦、朱堅、瞿應紹、梅調鼎等文人也紛紛加入紫砂茗壺創作行列,他們以紫砂為載體, 發揮其詩、書、畫、印之才情,為後人留下了不少精美絕倫的紫砂藝術品。
  除陶、瓷、金屬茶具外,竹、木、牙、角等各種材質在茶具上的運用也是清代茶具異彩紛呈的特點之一。椰殼雕工藝在我國很早就運用了,但大量用作茶具則是清代以後的事,清代的茶碗、茶杯、茶壺由椰殼鑲拼而成,並且在椰殼上雕刻紋飾,製作工藝十分精美。
  木胎貼簧工藝製作的提盒可用來放置茶點,便於外出郊遊時攜帶。此外象牙製作的茶則、翻簧的茶壺桶、黃花梨茶壺桶、銀胎鏨琺瑯茶盞、銅胎畫琺瑯提梁壺等等,把清代茶具演繹得更加多姿多彩。
  從茶具形制上講,除茶壺和茶杯以外,蓋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蓋碗一般由蓋、碗及托三部分組成,象徵著「天地人」三才,反映了中國人器用之道 的哲學觀。蓋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塵落入碗內,起了有效的防塵作用;其二是防燙手,碗下的托可承盞,喝茶時可手托茶盞,避免手被燙傷。
  清代茶具的多樣化還體現在茶托形狀的變化上,茶托最早出現在兩晉南北朝時,從出土的青瓷盞托可見南朝時越窯就已生產茶託了。清代的茶托品種豐富,花樣繁多,有的因製成船形,稱之為茶船,還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
  中國茶葉和瓷器自17世紀初開始大量運銷歐洲市場,隨著飲茶在歐洲的興起,對茶具的需求大大增加,陶瓷茶具以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贏得了歐洲人的青睞,因此清三代中國瓷質茶具以及紫砂茶具也大量銷往海外,這些外銷茶具架起了中國與歐洲之間經濟及文化交流的橋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