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繡墩:閨秀之作別樣風華(圖)

《紅木視界》
《紅木視界》2012年第九期
  繡墩,是古典家具大家族中的「閨秀」之作。不同於大多數象徵尊嚴、權利、地位的「男權」坐具,它別出心裁地以女性化的圓潤、婀娜、秀美展現出了古典坐具的別樣風華……
  秀麗的古典坐具
  繡墩的美,首先在於其形制的獨樹一幟,國人向來崇尚平衡、方正的肅穆美,古典坐具秉承這一理念,通常表現為四平八穩,以「方」為其形。而繡墩卻「背道而馳」,以一種獨特的圓潤形象出現,外形秀氣、體型小巧,比起方方正正的座椅多了幾分女性化的秀美。
1【明嘉靖 五彩雙龍花卉紋繡墩】
對於其形象的來源要追溯到戰國,雖然那時國人還處在「席地而坐」的階段,但是繡墩的雛形已現端倪,這一點在沈從文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 便可窺知一二:「腰鼓形坐墩,是戰國以來婦女為熏香取暖專用的坐具。」雖然並沒有具體實物可考,但是可以想像,也許是蒲團或矮墩一類的坐具。可以看出,繡 墩的形象靈感就是來源於腰鼓的,而且是定位於女子的坐具,所以其形制相對於一般的坐具而言,在審美上更加偏向於女性化。
  隨著國人垂足而坐生活習慣的普及,坐具逐漸興起,繡墩的形制也得到確定:從腰鼓演變而來的繡墩大多狀為圓形、腹部大、上下小、平頂微凸、弧腹中 空。為了使其更加「象形」,古人在依形而制的時候,一般在鼓墩的上下彭牙上也做兩道弦紋和鼓釘,保留著「蒙皮革,釘帽釘」的形式,整體造型顯得俏皮、生動 而富有靈氣。
  繡墩的美在於不斷地補充和發展,其形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如同善於裝扮的女子一樣,隨著時代的推移,吸收各個時期的特色而不斷改變自己的 「妝容」:包括顏色、用材、工藝、紋飾、裝飾手法等,可謂千變萬化:從用材上來看,有陶、瓷、木、石等多種材料;從工藝上來看,有紅釉、藍釉、粉彩、青 花、琺瑯、三彩等多種工藝;從紋飾上來看,有動物、花草、水果等多種題材;從裝飾手法上來看,也有鑲嵌、雕刻、堆塑、開窗等多種做法。
  豐富的藝術風格
  作為古老的坐具,繡墩的形象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形制也在逐漸豐富,可謂隨著歲月的推進而加入不同的內容,使其更為豐富和富有神韻,其中,尤以明清時期最為多樣。總的來說,繡墩的演變經歷了一個由大變小的過程:
  坐墩的實物雛形產生於唐,唐代是坐具開始萌芽的時期,國人開始向垂足而坐的階段進化,同時佛教文化異軍突起地融入了中原文化,古典坐具也因此而 受到影響,封建統治者受到了神佛的啟示,將自己喻為神佛派到人間的使者,自然坐具也要向神佛的坐具靠攏,於是在佛祖蓮台的啟示下,繡墩開始被稱作「基台」 或「荃蹄」。
【典型的明式黄花梨绣墩(坐墩)】【典型的明式黃花梨繡墩(坐墩)】
據可考資料顯示,最早有證可考的繡墩形象出現在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在畫中可清晰地看到,此時的繡墩其造型如鼓,外面覆蓋著錦緞一類的織物。體形較大,已經屬於相對成熟的坐具。
  到了宋代,國人真正進入了垂足高坐的時代,此時的實物保存下來的仍是極為稀少,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古畫中找到其形象,比如宋代高宗《書女孝經馬 和之補圖》的第八章《孝治章》中所繪,榻邊六位仕女所坐的圓形繡墩就可視為當時此類坐具的基本形制,那時的繡墩在形象上增加了一些花飾,但總體形制、大小 與五代時的差別不是很大,屬於宋元時期一種普遍的坐具,使用者多為女性,這種形象一直延續到明代以前。
  到了明代,繡墩的體型相對於前朝開始變小,顯得更加秀氣,繡墩的材質也更加多樣化:
  此時期名貴木材成為製作繡墩的主要材料之一,當時的木質繡墩重視木材自然的紋理和色澤,結構科學,榫卯精絕,追求線條的流動美。在堅固程度和美 觀實用等方面相對於前朝而言也有了一定的超越。其中,以宣德時期所制繡墩最為精美,可惜並未有這一時期的精品留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明代木質繡墩的做法直 接採用了木板攢鼓的手法,做成兩端小、中間大的腰鼓形,兩端各雕弦紋和鼓釘,以寫實的手法來增加繡墩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時的繡墩已經開始凸顯其便於攜帶 的優勢:一部分這個時期的繡墩開始在腰間兩側設環,或者在中間開出5個海棠式透孔,因此又取名為「花鼓墩」。
  同時,除了木材,更多種類的材料被納入繡墩製作之中,如竹、藤、瓷等。提到瓷,德化、醴陵、景德鎮等地的瓷繡墩在當時很普遍。尤其是嘉靖、萬曆兩朝出現了「瓷墩」的興盛期。
  當時的繡墩在造型藝術上也有了新的提升,出現了更多類型:整體上可分為有開光和不開光兩種;墩圈上出現以花草題材為主的雕飾,如海棠、竹節、藤蔓等;墩面上也出現了不同類型的鑲嵌,如彩石、癭木、大理石、藤等,大大豐富了繡墩的藝術風格。
【清 青花缠枝莲绣墩,鼓状六角,色泽素雅 图片提供:保利拍卖】【清 青花纏枝蓮繡墩,鼓狀六角,色澤素雅 圖片提供:保利拍賣】
清代是繡墩製作工藝的另一個高潮,清代的繡墩相較明代而言要更小一些,顯得更為清瘦秀雅。康乾盛世時,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家具製作工 藝的精進,此時的繡墩喜以抽象鏤空的錢紋為裝飾,以釉彩、粉彩、青花、琺瑯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並且引入了雕刻和鑲嵌的裝飾手法,使繡墩成為了華麗的家居 藝術品。
【清 掐丝珐琅凤纹狮子绣墩,样式古朴,器形较大,工艺繁杂 图片提供:保利拍卖】【清 掐絲琺瑯鳳紋獅子繡墩,樣式古樸,器形較大,工藝繁雜 圖片提供:保利拍賣】
【清中期 粉彩绣墩,六角近圆形,色泽鲜明 图片提供:保利拍卖】【清中期 粉彩繡墩,六角近圓形,色澤鮮明 圖片提供:保利拍賣】
以上三例實物,從材料和紋飾上看都是典型的清代製品,體現著明顯的時代特徵,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清代繡墩的藝術追求。
  對於紅木繡墩而言,如今存留下來的多為圓形,其中,清代京作繡墩極有特色:它紋飾精美、雕工複雜,取消了常出現在明式繡墩上的夔龍、螭虎紋,而以蟠紋、夔鳳紋、獸面紋、雷紋、蟬紋、勾卷紋等作為替代,使繡墩在大家閨秀的氣質之中多了幾分富貴與莊嚴。
  婉約的女性氣韻
  作為女性的專屬坐具,繡墩的韻味不僅僅在於形制的秀美與工藝的複雜,更多的是其自身所散發的女性氣韻,它不同於其他方正、威嚴的「男權」坐具,而是充滿了女子的柔和與婉約。
  唐代,坐墩這種形式的坐具為宮廷女子所青睞,那時的女子為了使自己的坐具顯得更為美麗、高貴,便在繡墩上「鋪錦披繡」,將其用豔麗、珍貴的錦繡 包裹住,很多錦繡是出自主人親手製作,繡墩其名也是來源於此。披上錦繡的繡墩不僅視覺上更加華麗美觀,坐上去也更為柔軟舒適,自此,奠定了繡墩柔和美麗的 基調。遙想古代女子,對著軒窗穿針引線,心靈手巧織就一方絹繡,並將其圍蓋在繡墩上,每每坐在上面撫琴笙歌,兩廂柔美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絕美的圖畫。
  除此之外,相對於其他坐具,繡墩更加輕巧隨性,由於它沒有靠背、體型輕巧,所以常置於庭院室外,作為裝飾和小憩之用,閒暇之時,可在亭中飲酒對弈,於花前月下吟詩賞景。
  紅樓夢第三十八章《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就提到:「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個繡墩,倚欄杆坐著,拿著釣竿釣魚。」閒散幾句,風韻躍然,文中的繡墩在林黛玉的輝映下於秀美之中流露出一絲文雅。
  繡墩這一充滿女性美感的坐具,用圓潤和秀美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風華,不僅可以作為廳堂坐具,亦可以放在室外,隨性享受戶外情致。它集實用性、觀賞性於一身,不僅可休憩小坐、騁思懷古,亦可作為一件美觀、雅緻的工藝品,映照古典,書寫風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