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國內最大玉雕插牌《清明上河圖》完工

 揚州晚報
碧玉大型插牌《清明上河图》 碧玉大型插牌《清明上河圖》
昨日,記者從玉石料市場田翔工作室獲悉,碧玉大型插牌《清明上河圖》日前已全部完工。據介紹,這件作品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一件玉器插牌。目前保守估價不會低於1000萬。
  玉 料
  10噸碧玉上最好的一塊
  「這件作品的原材料就值500萬元,而且這麼好的加拿大碧玉可遇而不可求,很多時候有再多錢也買不到。」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清明上河圖》的主要設計製作者田翔,對當初與這塊玉料的相遇記憶猶新。
  今年上半年,揚州工藝美術集團的多位工作人員遠赴加拿大,直接採購回一塊10噸重的加拿大碧玉。「能找到這麼大的原材料非常難得,更何況整塊材料通體碧綠,我一見到它就愛不釋手。」
  10噸的原材料自然不可能只做一件作品。因此切割它費了一番周折。「既要切得平整,又要得材率高。可是揚州沒有這麼大的切割工具,只得運往河南 操作,切割後再運回揚州。」田翔說,《清明上河圖》的這塊料約重200公斤,是所有切割後的玉料中品質最好的。「它的綠色純正得誘人,幾乎找不到一點瑕 疵,也看不見一個黑點雜質。」
  作 品
  200多個人物神態各不相同
  「一拿到這塊玉料,我們就被告知這件作品的目標是今年的西博會,所以在琢磨這塊玉料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既要謹慎又要大膽。」田翔說,《清明上河 圖》是較為常見的工藝題材,但是因為其是平面的畫稿,所以最適合的表現手法莫過於刺繡。可是為了打破常規,負責這件作品題材策劃的「國大師」薛春梅最終和 他們一錘定音,「這件玉器插牌就做《清明上河圖》,而且是其中最經典的一段《虹橋漕運》。」
  整件作品長200釐米,寬80釐米,厚度達到4釐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件玉器插牌作品。作品中共涉及200餘個人物,其中,有衣著光鮮的官員、有腰纏萬貫的商販、有正在勞作的民工,還有穿梭於街巷中的普通百姓。
  「整件作品表現了宋代輕鬆、安逸的市井生活。200多個人物的服飾打扮都與各自的身份相切合。不但每個人的神態各不相同,而且人與人之間還有一定的表情、動作相呼應。」記者留意到,橋頭有人招手,橋下必有人應和;街邊有人吆喝買賣,周圍也必定有人討價還價……
  變平面畫稿為立體玉雕
  難 度
  傳統的中小型插牌都是以山水為主,可這件大體量的插牌卻破天荒地選擇了一個動態的生活場景,其中有人、有建築、有樹木流水、還有橋樑船隻等。「因此雕琢的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有現成的畫稿,但是如何將一幅平面的國畫演變成一件立體的玉器插牌作品,成了田翔他們這個製作團隊三個多月來每天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般的玉雕插牌的雕刻厚度在0.5釐米—2釐米之間,可是這件作品的雕刻厚度卻在1.8釐米—2.5釐米之間。一半以上的人物都重疊在一起, 而且至少兩層以上,這更是在畫面立體感上增加了難度,不過倒也更增添了工藝性和美感。」田翔說,製作時有好幾位「國大師」與玉器行家都來看過,大家都對這 種立體的佈局很滿意,可是也都擔心難以表現。不過現在製作完成了,效果比預想的還要好。「用我們的行話說,處處都『推拿』得恰到好處。」
  時 間
  2年工期縮短至97天完成
  據瞭解,這麼大的玉器插牌作品正常完成需要2年時間,可是為了趕工期,這件《清明上河圖》必須在3個月內趕製出來。「我從事玉雕工作整整33年,可以說這件作品是我做得最累,但也是最滿意的。」回憶起這次製作過程,田翔感慨頗深。
  每天早晨7點45分,田翔和他的徒弟,還有技師趙躍健就會準時坐上操作台,除去午飯和晚飯時間,直到晚上11點,他們才會走出工作室。田翔說, 他在新華書店內翻遍了與宋代市井生活相關的各種書籍和圖冊,就是為了更好地拿捏作品中的人物和建築。而在製作中,為了表現得更加逼真,他們會時刻觀察身邊 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將他們在街頭巷尾不經意間的言行舉止轉移到作品中。
  「因為工期太緊,不允許我們對作品設計有太大的改動,所以第二天的雕琢內容,基本上都是在前一天才剛剛敲定的。」田翔說,整整97天,他們三個製作者幾乎一坐下就能睡著,而今天他們也終於能睡個整覺了。
  記者 安琪
  【讀報詞典】
  插 牌
  是玉雕的一個品類和表現形式,多鑲嵌在牆上或用木質底座作托陳列觀賞。是和山子雕、飾品、把玩件並列的一種玉器類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