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翡翠收藏入門百科》之翡翠玩件與擺件

 新浪收藏 
把玩件如意连连 把玩件如意連連 翡翠山形摆件之山清水秀 翡翠山形擺件之山清水秀 布袋和尚摆件 布袋和尚擺件
文/郭穎(微博) 《翡翠收藏入門》
  翡翠玩件
  玉石的玩件也常被稱作把件,蓋取其把玩之意。玉器剛剛雕琢完畢的時候,其雕刻痕跡會比較明顯,放在手中有明顯的棱角感,行業內常把這種玉器與新 出土地玉器一起稱為「生坑」。生坑的玉器經過一段時間人的把玩,逐漸的可以將玉器表面棱角分明的地方磨圓,並且在玉石的表面形成行業內所稱的「包漿」,整 個這個過程就稱為「把玩」或者「盤」。經過盤熟的玉器表面光澤會有很大的提高,玉石的溫潤也將明顯地體現出來,所以經過把玩的玉器與未經入土或早年出土後 經人工盤熟器物在行業內就稱為「熟坑」。
  玉石乃天地之精華,萬物的造化寵兒,所有玉石才會有晶瑩潤澤的美麗。既然稱為玩件或把件,那這種玉器自然要在收藏者的手中不停地把玩磨搓了,因 此所有的把玩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體積大小需適宜在手中磨搓,還要有一些凸出或渾圓的棱角,使得它們在人手把玩的過程中還能明顯地引起手的觸覺,有 的時候甚至還可以有按摩穴位的功效。把玩件通常不會選用上乘的翡翠原料,因為最高質量的翡翠原料主要是用來做界面、珠串與手鐲之類的飾品而不是把玩件。用 作把玩件的翡翠原料大多是有明顯風華外皮的料子,行話稱「坨坨料」。由於鮮豔的風化外皮,這些坨坨料在雕刻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原料自然的外形與造型及皮子的 顏色進行俏色雕刻,從而製作出頗具雕刻師風格特色把玩件。
  翡翠擺件
  玉擺件
  玉擺件自唐宋出現以來盛行於明清兩朝,這主要得益於玉礦石來源的拓廣。而且手工業加工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對堅硬的玉礦石作更加精細、快捷 的加工。明朝的玉擺件較為細小,多以文人玩物為主,如秋山圖、玉山子、人物雕像、小動物等。所用玉料多為青玉、青白玉及黃玉,也有用其他雜玉料的,如南 玉、漢白玉等,其藝術性及價值不及上述好玉料。
  善財童子(運財童子)
  清朝出現了大型的玉擺飾,其做工也更加複雜精細。民間用玉器以兩江產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專諸巷,蘇州玉器精緻秀美,內 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揚州玉作豪放勁健,特別善於碾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的特大件玉器。此時的玉器多以傳統故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如人們熟悉的八仙過 海、群仙祝壽、攜琴訪友、十八學士登瀛洲等。甚至還出現了以整塊石料雕刻的巨型擺件,如龍船、秋山行旅圖等。大禹治水圖玉山是這一時期特大玉擺飾的代表 作。清朝玉工善於借鑑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 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小型翠擺件大多獨出心裁,以留皮俏雕取勝。原材料方面, 以多色者為佳。
  翡翠擺件
  童子拜觀音
  善財童子與龍女都是觀音菩薩的侍童。據佛經記載,善財是福城長者500個兒子中的小兒子。他出生時,無數財寶從屋中的地下湧出,故起名稱善財。 善財生財不愛財,專心修行成佛。後來經文殊菩薩的指點,參拜了五十三位名師,歷盡千辛萬苦,實現了成佛的願望。佛經中即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最 後在普陀珞迦山拜謁觀音菩薩,得到觀世音的教化而實現成為菩薩的願望。為輔助觀世音普度眾生,現童子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左近侍。其實在佛教中善財童子也 屬於菩薩。
  因其名為「善財童子」,民間望文生義,故將其作為善於理財、招財的童子。此件翡翠老坑玻璃種滿綠的擺件的雕刻題材就取自童子拜觀音的典故。此觀 音題材的翡翠飾品主要應用於擺件的製作,也可用於掛件或牌片等,寓意著人們對財氣的期盼,當然還蘊涵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深刻做人的道理。
  大肚彌勒佛
  在佛教中,彌勒佛是掌管未來世界的教主,他以佛身降臨到人間還需很久,所以現在仍然是菩薩。這一彌勒轉化的過程,其實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後被中 國傳統文化和民間世俗轉變的事實。佛教與中國文化相契合,逐漸世俗化,民間將佛教的神仙拿來為我所用,管他還有多少億年才能下到世間,反正現在這世道、這 人心需要一位鎮邪壓魔、消災解難的神仙,拿來用就是了。這種強烈的世俗化色彩特別符合中國民間的需要,民間無數的欲求、需要便不斷創生出新的神仙。
  彌勒的形像在隋唐以前主要是菩薩裝,在之後則多是佛裝了。在北魏以前,主要是對上生彌勒的信仰,故彌勒的造像多為菩薩裝。北魏以後,流行對彌勒 下生的信仰,彌勒的造像自此變成了佛裝。菩薩裝的彌勒頭戴天冠,身披纓珞,手貫環釧鍘。佛裝的彌勒則身披袈裟,偏袒右肩,顯露心胸。前者造像華美柔慈,後 者造像則端正莊肅。
  現代翡翠雕刻中常見的大肚彌勒佛實際上是取自五代梁時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名契此,又號長汀子,居明州奉化縣(今屬浙江)。常以杖荷布袋入市, 見物即乞,出語無定,寢臥隨處,形如瘋癲,人稱布袋和尚。傳說他圓寂時是在奉化岳林寺東廊,端坐在一塊磐石上念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 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逝去。他圓寂後人們根據他的這首偈才知道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民間有「大口笑盡天下可笑之事」的傳說。
  樂山凌云山大佛寺的一副大肚彌勒聯: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現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彌勒佛在人們心目中永遠是樂觀向上的,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供奉彌勒佛的一個重要原因吧,所以彌勒佛的形象不僅僅出現翡翠的擺件中,更多的則是出現在掛件上。人們在佩戴彌勒佛掛件時,就好像能將他那種寬容大肚的美德也帶到了自身一樣。
  在民間還有五子戲彌勒、六子鬧彌勒的傳說,也常常體現於翡翠擺件的雕刻製作上。
  五子登科(五子連科、教五子)
  《宋史•竇儀傳》:「竇禹鈞五子,儀、儼、侃、僖等相繼登科。」竇禹鈞是五代後晉時人,所居地幽州屬故燕地,故稱「竇燕山」,他品學出眾,為人仗義方正,捐資辦義墅,禮聘名師,造就不少人才。且家教甚嚴,五子均金榜題名。
  五子登科也稱五子連科。《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此題材的擺件象徵著長者對晚輩或年輕人今後成才的良好祝願,也寓意長輩教子有方。
  榴開百子
  《安石榴賦》:「若榴者,天下之奇樹,五洲之名果也是以屬文之式或敘而賦之。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飢療渴,解醒止醉。」榴「千子如一」故與「多子」結緣。
  其實,早在六朝石榴就被作為生子、多子的祝頌吉物。在中國的傳統器物上,多有石榴的圖案。舊時婚聯也有「合歡花燦雙輝燭,競豔榴開百子圖」,祝有「多子」之福。
  此題材的翡翠擺件也可用於掛件的製作。
  英雄鬥志
  此圖案的翠墜象徵人們應該有勇武之心,要敢於面對困難、努力拚搏,也像徵了鬥智鬥勇的英雄。
  雄雞是英雄武勇的象徵,雞具五德: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夢書》:「雞為武吏,有冠距也。夢見雄雞憂武吏也;眾鳴入門,吏所捕也;群鬥舍中,驚兵飾也。」古有鬥雞之俗。
  鷹雄鬥志。圖案為一鷹一熊作爭鬥狀。《本草》:「虎鷹翼廣丈餘,能搏虎。」《詩•小雅》:「維熊維羆,男子之樣。」鷹與英、熊與雄同音。猛禽凶獸相鬥,二勇相爭,智者勝。還有一松樹上落一鷹,地上有一熊,作相互怒視欲斗之狀的圖案,比喻英雄大智大勇。
  此圖案象徵人們應該有勇武之心,要敢於面對困難、努力拚搏,也像徵了鬥智鬥勇的英雄。還有一種最新的款式,採用一隻蒼鷹在天空中抓住一條猛蛇翱 翔的圖案,取名為鷹蛇鬥志。圖中的鷹代表可展翅九千里的神鯤,而蛇則是龍的化身,寓意英雄鬥志。此題材的翡翠擺件也表現出人們對有才華的青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