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鋦器藝術收藏淺談

 中華古玩網
中華古玩網訊 鋦,《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用鋦子連合破裂的陶瓷器等」,根據這個解釋可以理解為:凡是用鋦子連合的破裂器物,都可以稱之為鋦器。上世紀60年代之 前,中國老百姓家裡的瓷器、陶器、玉器、紫砂器等器物破裂了,凡是能鋦的都會找鋦匠鋦補好以後重新使用,這種狀況在我們國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因此鋦器曾 經遍及各個家庭。在鋦補手藝已經退出歷史舞台、鋦器行將消失的今天,鋦器對於我們和後人有些什麼價值?本文僅從收藏角度對此談點個人的淺見。
  一、鋦,是我國獨有的古老手工藝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使用瓷器的國家,瓷器經久耐用可以傳承百世,但它也有個缺點就是性脆怕摔,一旦瓷器摔壞了就沒法使用,於是我們祖先就發明 了一種簡單可靠的瓷器修補手藝—鋦。鋦匠用一根二尺多長的細細的竹竿,兩端拴緊一根細線做成鋦弓,把一粒小小的金剛石鑲嵌到一個幾寸長的細鐵桿上做成金剛 鑽;鋦補瓷器時把鋦弓上的線纏繞在鑽桿上,左右拉動鋦弓使鑽桿旋轉,利用鑽石的硬度在瓷器的裂縫兩側鑽出一排排小孔,然後把一個個金屬鋦釘用小錘輕輕打進 孔裡,這件瓷器就修復成形了。至於「鋦」具體起源於何時目前尚無確切定論,有一種說法稱在北宋畫家張擇端(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圖》中即有 鋦匠形象。較早的文字記載如明代李時珍(1518-1593年)的《本草綱目》第十捲《石部四》中稱金剛石「其砂可以鑽玉補瓷,故謂之鑽」。意大利傳教士 利馬竇(1552-1610年)曾在書中記述了他在明代中國的見聞,書中也有對鋦器的生動描述。至於我國遺存的各個時期的鋦器實物比比皆是,如2007年 7月21日北京毛家灣在管道施工中,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埋藏於明代早中期的瓷片坑,出土了100多萬件瓷片,這批瓷片的年代上至唐代下至明代早中期。在這批 瓷片中有的帶有鋦釘孔,有的瓷片上還保留著完整的鋦釘,充分證明了鋦這項手藝至少在明代早中期以前已經十分普及。筆者曾經拜訪過幾位世代傳承的老鋦匠,他 們年齡最小的66歲,最大的已經85歲,在問及鋦這項手藝起源於哪個朝代時,老鋦匠們雖然未能引經據典,但他們從家傳的經歷和上幾代鋦匠的言教中,一致認 為至少應該有上千年的歷史。筆者以為這一觀點與出土實物和有關資料基本相符。
  二、鋦器漾溢著歷經滄桑的缺陷美
  世間一切事物的美都是相對的,而缺陷永遠是絕對的,從美學角度看缺陷也可以產生美,而且缺陷美更能讓人感受到事物的真實性並使人產生某種遐想。 當前收藏界有人把缺陷美說成是中國文人的病態反映,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很值得商榷的。人類的審美觀念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而逐漸形成並不斷髮展變化著 的,缺陷美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國的缺陷美的審美視角基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的缺陷美的審美視角存在很大差異,例如西方人認為斷臂的維納斯 是典型的缺陷美,而從中國傳統意義的缺陷美的角度來審視,斷臂維納斯的確很美,但她並不是一種缺陷美,因為她的美並非出自於她雙臂的缺失,相信如果能夠找 到維納斯的斷臂,四肢復原後的她將會呈現出更加迷人的美。中國傳統的缺陷美則不然,它的美是產生於事物本身的缺陷,這方面的例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宋 代哥窯瓷器的開片原本是釉面出現的一種缺陷,而它的美正是出於這種缺陷;太湖石的美必須兼具皺、漏、瘦、透等特徵,這些特徵恰恰都是石頭的缺陷。試想如果 把哥窯瓷器的釉面燒得不見了開片,把太湖石皺、漏、瘦、透等缺陷都去掉,它們的美還會存在嗎?鋦器的美則源於它的璺和鋦釘所產生的缺陷,每當我們看到鋦器 上那一條條縱橫蜿蜒的璺,和那一個個附著在璺上鏽跡斑駁的鋦釘時,種種回憶和遐想會在不經意間油然而生。由鋦器的缺陷所產生出的這種美,飽含著已逝歲月的 滄桑和昔日生活中曾經的溫馨,對人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這種美真實、質樸、豐厚、獨特而又親切,是諸多藏品難以企及的。鋦器的美和其他類型的缺陷美一 樣,是屬於突出意境而忽略具象的高層次的審美範疇,在審視過程中不僅需要豐富的生活閱歷,還需要文化層面上的延伸才能真正融入其中。
  三、鋦器是具有「意境美」的藝術品
  實際上古今中外許多傳世藝術品的形成都是作者無意為之,但這絲毫也不影響這些藝術品的價值。那位沾著青花顏料把「鬼谷子下山圖」畫到瓷罐上的元 代窯工,絕不會想到600多年後他畫的這個罐子成了中國頂級的瓷器藝術品,被賣到2.3億元的天價!東西方對於藝術的審美觀念既有融會貫通的一面,又存在 著較大的差異,但不論東方還是西方,任何一門藝術、任何一件藝術品都具有意境美的共性,不同的是西方的藝術作品對意境美的表達較為直接,而中國傳統文化的 意境美表達更為含蓄。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陳圓圓是明末絕色美女,冒辟疆談及陳圓圓傾國傾城的美貌時,並沒有像西方人那樣對她的五官、身高、體形、膚色、 舉止等等做任何直觀的描述,而是只用了「淡而韻」三個字評說。「淡而韻」是非常抽象的意境,正是這種抽象的意境把人們帶進無限的遐想空間,但是只有文化底 蘊豐厚的人,才能夠在這種空間裡感受到美的高遠的境界。鋦器與冒辟疆形容的陳圓圓,一個是以缺陷而令人驚嘆的器物,一個是絕代美女,看似這兩者沒有任何的 牽連,但從審美角度說他們有著「意境美」的共性。鋦器在給人以強烈視覺衝擊的同時,把人帶入一種浮想聯翩的境界,無疑是具有意境美的藝術品。把玩鋦器也如 同欣賞美女一樣,越是那些具備了較高傳統文化底蘊的人,越是能夠很自然地品味出鋦器特有的意境美。
  四、鋦器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時代信息
  綜觀目前遺存在社會上的鋦器大體有以下特點:
  1.其材質多以瓷器類器物最為常見,陶器中除紫砂器較多外,灰陶、彩陶絕少,而木、竹、石、玉、骨、琉璃、玻璃等材質的器物則可遇而不可求。 2.鋦瓷的種類以碗、盤、杯、碟、壺、盆、缸、罐、缽、花瓶、花觚、筆筒、帽筒等生活用器物為主。3.目前所見鋦瓷絕大部分是明代及以後的民窯產品,官窯 及明以前的鋦瓷極為罕見。4.鋦器中絕大多數是平民百姓的餐具和生活日用品,把玩觀賞類器物雖有所見,但所佔比例極小,所有鋦器普遍具有明顯的長期使用的 痕跡。
  鋦器是我們的先民千百年來日常生活的證物,每件鋦器身上除了具有器物本身的時代信息以外,它的鋦補工藝的特徵、優劣、鋦釘的大小、材質、形態、 工藝、價格以及器物的所屬、傳承等等,留下了同期器物所不具備的豐富多彩的信息。鋦補這項民間手工藝在中華大地歷盡千年傳承而不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賦 予了鋦器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價值,這在人類手工藝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我國著名畫家吳作人先生深刻地指出:「藝術首先是民族性,才有世界性。」鋦器具備有濃 郁的民族性藝術特徵,所以它也必將具有世界性。筆者在旅居加拿大期間曾將帶去的兩件鋦器請「老外」們觀賞,他們看過以後無不嘖嘖稱奇。當地的一家中文報紙 聽說後即向筆者約稿,先後用兩個半版刊登了筆者介紹國內鋦器收藏的稿件。鋦器,彰顯它的世界性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五、鋦器收藏熱正在不斷升溫
  自上世紀60年代隨著塑料製品的普及,在我國傳承千年的鋦補手藝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目前數量有限的鋦器也已經成為逐漸枯竭的「無源 之水」。鋦器產生於器物的不慎破裂,這種不以人的意願所為的偶然性使鋦器無法複製,故而現實中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鋦器,從這個角度說每件鋦器都可以堪稱孤 品。鋦器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鋦器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以及它與日俱減的存世量,是它理應受到珍惜的決定因素。但由於自古以來的收藏活動一直是民間受上層社 會的影響,上層社會又受到最高統治集團的影響,在皇室對收藏品窮奢極欲地追求至尊完美的層層影響下,鋦器當然不會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使歷史上無以數計的 珍貴鋦器被人們隨手丟棄。史載僅有明代的周伯高等寥寥幾人曾刻意收藏鋦器,並有對於鋦器的研究著述,可惜他們的藏品和著述早已喪失殆盡。而從另一個角度說 又正是因為當前鋦器瀕臨絕跡的狀況,方才使得僥倖留存至今的鋦器能夠走進收藏品的殿堂,並且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炙手可熱的品類。比如說有人想收藏清代某個 時期的瓷器,相信只要有十足雄厚的資金不愁買來一堆,但若想要收藏一批這個時期的鋦瓷,即便花上大把銀子怕是也難如願以償。台灣的文博界對鋦器的收藏研究 一直非常重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召開過有關鋦文化的研討會。2006年又在台灣歷史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寶璺藏神—鋦瓷展」,展出了潘建中先生收藏的 200件鋦過的瓷器,博物館還鄭重地出版了裝潢精美的畫冊《寶璺藏神—鋦瓷展圖錄》。這本書由該館代理館長曾德錦先生作為發行人並撰寫序言,由成耆仁博士 等專家對每件鋦瓷的名稱、尺寸、胎釉、年代、鋦補特徵等等逐一撰文做了中、英、日三種文字的說明。《寶璺藏神—鋦瓷展圖錄》一書向我們展示了鋦器的收藏魅 力,使我國的鋦器收藏熱不斷升溫。
  近幾年筆者考察過北京、上海、蘇州、廈門、漳州、濟南、淄博、長沙、洛陽、三門峽等地的古玩市場,發現有幾個問題值得重視:一是各地市場鋦器急 劇減少。十年前在北京潘家園、月壇等市場很容易買到鋦器,而近期即便在偏遠的農村集市上也很難見到,更有諸多城市的古玩市場鋦器已經絕跡。二是輿論宣傳對 鋦器價格上漲起到推動作用。《寶璺藏神—鋦瓷展》圖錄傳入大陸、央視10頻道播出《鋦瓷無痕》以及地方媒體介紹鋦器收藏的報導等等,推動了市場上鋦器價格 的不斷上漲,近年來鋦器價格已經翻了數番。三是台灣收藏者來大陸收購鋦器的影響。濟南一位古玩商稱台灣有人定期到他攤位收購鋦器,包刮鋦補工具如金剛鑽、 小錘子、鋦弓等等乃至鋦匠當年的整付挑擔一概統收。不難看出鋦器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研究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愛好者認知。鋦器存世量的與日俱減和市場需 求的不斷增加,造成其價格持續攀升當在情理之中,鋦器或可成為收藏品中的一隻「潛力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