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避稅:藝術品市場火爆的隱秘理由


在上海一位民營老闆居住的小洋樓裡,四周牆上掛著張大千、陸儼少、吳湖帆等名家的幾十幅作品。這些都是他近年來在拍賣會上拍得的。在書房的一角,兩隻箱子和一個櫥裡還存放著百餘幅古今名人字畫。
  至今,他已在藝術品拍賣市場投入了2000餘萬元。年租80萬元入住這幢洋樓,不僅是因為這裡綠草如茵、大樹參天,更是看中了這裡有個安全的環境。他說:「這些年年看漲的字畫置於此地,可隨意擺放,盡情觀賞,確保安然無恙。」
  他告訴記者,國泰民富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
  他不便說出別人的名字,但對記者詳述了企業「文化經營」的竅門。他說,文化投資也納入了企業經營成本,民營企業家大多以企業名義競拍這些藝術 品,得手後不是用於裝點企業門面,就是搞了企業博物館,再不就是深鎖櫃中,所有的開銷都掛在企業賬上,攤入企業經營成本,使企業免繳所得稅。這些藝術品作 為「經營設施」,年年都要折舊,最終消耗為零資產,但藝術品卻逐年升值,最後還可合法轉歸個人。
  這樣的情況在長三角地區十分普遍。
  市場過熱引擔憂
  書法家、國學大師啟功剛剛逝世,其作品已成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追捧對象。7月3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泠印社拍賣會上,啟功先生一張1942年的《高岩古寺圖》拍得66萬元,創下他單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無獨有偶,已故畫家陳逸飛也是當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大熱之選,拍賣價格迭創紀錄,帶動華人油畫拍賣整體行情上漲。6月29日,陳逸飛的《大提琴少女》在上海以55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出。中國嘉德(微博)此前已將其遺作《有陽光的日子》拍出440萬元。北京翰海拍賣陳逸飛的兩幅油畫作品《江南水鄉》和《彈吉他的少女》,也分別以225.5萬元和192.5萬元成交。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下中國藝術品拍賣、收藏市場火爆,顯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名家去世,其作品成為稀缺資源,是他們操作或炒作的最好題材。
  不過,也有人擔憂。中國畫研究院前院長趙榆指出,即使是梵·高、畢加索這樣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其作品的市場價值也是在其去世很多年後才開始攀升的。當下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似乎顯示出了某些過熱症狀。
  老闆出手闊綽
  一幅明朝「短命皇帝」的書畫作品,被一民營企業老闆25萬購得。當時,他把這25萬元計入了企業成本,充做「固定資產」。在之後的五年中,這一 「固定資產」逐年折舊20%,今年已全部折舊完畢,可以隨意支配了。這時,這幅字的拍賣起價飆升到了200萬元。僅去年一年,有80%的新人進入書畫拍賣 市場。其中有些民企老闆正將書畫市場轉變為新的避稅通道。
  書畫藝術品拍賣市場有這樣一種特殊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可能是江浙地區一些民營企業的老總,帶著自己的智囊團,只要見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徐 悲鴻、李可染、黃賓虹、潘天壽、陸儼少等大名頭的作品露面,不論真假、也不論好壞,個別的甚至不管價格,憑著自己雄厚的財力踴躍競投。
  在這些「有錢人」的衝擊下,傅抱石創作的一本《八開毛澤東詩意山水冊》拍出1980萬元的天價,創出其本人作品價格之最;齊白石作品也創出了價格新高,一本《八開山水冊》賣出1510萬元。
  成交後,有些企業老闆一手付款,一手提貨,扭頭就走,對於自己的身份、買書畫的目的三緘其口。
  杭州一通拍賣書畫部朱主任介紹:「在書畫拍賣現場,幾乎所有人都是以個人身份出場的。而且只要拍賣程序合理,成交後,我們都不會關心買東西這個人的真實身份。很多人對此很敏感。不過,你說的這個現象在拍賣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各地民營企業老闆在京、滬、粵、港四地春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中進進出出,非常活躍。原因就是有些人參與拍賣,不僅是為了保值增值,還是一種合法 規避稅收的經營之道。買書畫拍賣品的錢本來是這些民營企業的利潤,這樣一來,可以少繳企業所得稅;等上幾年,買來的書畫作品還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據悉,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企業銷售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即為企業經營成本,包括工資、福利、壞賬準備金等等)。而屬於固定資產的古玩字畫就會在准予扣除項目中抵扣。
  來源:杭州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