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 麥寮 拱範宮 ~

~     「麥寮   拱範宮」的建廟媽祖崇記史,根據沿革記載,早在前公元一六八五年清康熙廿四年,「純真璞公老禪師」自湄洲將一尊媽祖像,隨身同渡來台,奉祀於當時的麥寮海 豐街,並建廟命名為「拱範宮」,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於清乾隆年間,新虎尾溪洪水成災,分三大支流衝入海豐港,港口埋沒居民流離,奉聖母聖示,於 清乾隆七年(西元1742年),遷建於現址。於清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重建;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重修正殿,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 年)整修;清光緒三十二年(西元1906年)重修,民國19年重建,於20年興工至26年全部竣工,民國29年安謝龍土迄今,現正整修中,屆時必可呈現新 的廟貎。
~    「拱範宮」四十幾年前的珍貴照片     ~
~      「拱範宮」崇祀開山聖母之始,溯於公元一六八五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由湄洲「純真老禪師」,佩奉湄洲廟(原朝天閣,於康熙二十二年更為正殿之)「正六 媽」神像,自海豐港登陸到臺,恭祀於故海豐街。聖母威靈顯赫,百禱百應,普受崇敬,經地方書信虔誠叩求聖母金身留臺永祀,逐發起建廟並新塑諸神像以便崇 祀,廟名「拱範宮」意求「拱衛範圍之生靈平安永康」。迨至乾隆年間,新虎尾溪洪水成災,分三大支流衝入海豐港,港口埋沒,居民流離,旋奉聖母指示,於公元 一七四二年乾隆七年壬戍,神人一志,鶯遷於現處,屹今廟史已達三百多年。
~    「拱範宮」的三川廟門       ~
~     廟門口左側之 「千里眼將軍」     ~
~     廟門前右側之 「順風耳將軍」     ~
~     正殿前中庭      ~
~     「拱範宮」正殿       ~
~     正殿之內殿及左右兩側之「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將軍      ~
~     正殿神龕主祀 「天上聖母」      ~
~      正殿神龕內之 「天上聖母」金身       ~
~    「開山 六媽」金身,自公元一六八五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渡台,崇祀至今     ~
~     正殿神龕配祀之 「內務官」     ~
~     「 傳旨使」     ~
~      「指揮官」       ~
~      「海晏公」    ~
         傳旨使、內務官、指揮官、海晏公為媽祖18部將之一,海晏公為18部將統領。海晏公,原在海上興風作浪,塗患生靈,後為媽祖降服,領水闕仙班,護衛海上船 民,解除民眾危厄,為媽祖的部下總管,一般民眾皆以為媽祖只有千里眼及順風耳二部將,其實還有水闕仙班18部將,而海晏公就是18部將之統領,手持統領水 闕旗子。
~    正殿左側偏殿為 「文昌殿」 ~
~      「文昌殿」神龕       ~
~      「文昌殿」供奉   供奉「文昌夫子」亦稱「文昌帝君」,是考生及讀書人的保護神。文昌帝君的民俗信仰,有天神和人神之分。天神是指北斗七星之一的「文昌六星」;人神所指文昌 帝君則稱梓潼帝君,文衡聖帝(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朱衣神君、魁斗星君合為五文昌,主掌人世之功名利祿, 「文昌殿」亦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及倉頡先師神位五文昌夫子暨諸神像,自公元一九○○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八月,為遷本宮崇祀至今。
~     「文昌殿」前神桌上供奉之 「文昌帝君」金身       ~
~     正殿右側偏殿為 「神農殿」     ~
~     「神農殿」神龕        ~
~     「神農殿」神龕內奉祀之   神農大帝亦稱五穀先帝、藥王大帝、開天炎帝、五穀王等稱謂      ~
~     神龍殿並配神龍王、水仙尊王、龍首      ~ 
~     「神農殿」前神桌供奉之 「神農大帝」金身 ~
~     後殿為 「觀音殿」     ~
~     「觀音殿」主祀 「觀世音佛祖」,自公元一七六五年清乾隆三十年乙西,崇祀至今      ~
~    後殿右側奉祀 「註生娘娘」 ~
~     後殿兩側供奉之 「十八羅漢」 ~
~     後殿左室為 「開山玉毫堂 」
清康熙廿四年,純真璞公老禪師,自湄洲將一尊媽祖像,隨身同渡來台,奉祀於當時的麥寮海豐街,並建廟命名為「拱範宮」,當時鄉民將歸仙后的純真老禪師靈位,設於廟中側殿供後代膜拜    ~

       麥寮 拱範宮
電話:〔05〕6932033


交通指引:
中山高速公路=>下東勢交流道(朝東勢/麥寮)=>右轉接153縣道(安南路)=>左轉表福路=>見第一個路口右轉接中正路=>右手邊可見拱範宮。

中山高速公路=>西螺交流道下(朝麥寮)=>廣興路=>右轉接145縣道=>第二個路口左轉續接145縣道=>右轉接湳仔路=>五常路=>中山路=>見警察局左轉=>左邊可見拱範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