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 西港 慶安宮 ~

~     「慶安宮」位於曾文溪下游,西港大橋之之北端,東鄰麻豆鎮,西接七股鄉,南通台南市,北連佳里鎮,交通線網,四通八達,人人稱便;西港昔年原屬一處港灣, 曾與大陸福建沿海各地,利用小型船隻作貨物來往之通商,因時代久遠,歷經滄海桑田之變遷,而成為今日之現貌。

         「慶安宮」之創建,有其淵源之史 蹟,遠溯自西曆1661年,清順治 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農曆四月初一),當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為驅荷逐寇、反清復明,率兵由鹿耳門北線尾(亦作北汕尾)登陸,並隨奉天上聖母,入台後,安奉 於媽祖宮(地名)以祈神靈之庇佑,其後,即派兵順水路入西港駐紮,隨身恭請境主公、中壇元帥,以作庇護;據先代傳述,其時兵士中有一位大陸堪輿家(俗稱地 理師),頗諳山川地理,鑑賞「慶安宮」現址為「鯉魚穴」聖地,鍾靈毓秀,如能於此建廟奉神,必可「彰顯神威」、「護佑萬民」等語,當時地方先賢有識之士聞 此之言,隨即集資楚楚建立神壇,供奉境主公、中壇元帥諸神,以作晨昏之膜拜,時在康熙年間,是為慶安宮建立之緣起。
        迨至康熙五十一年,歲次壬辰 六月初一日(農曆),鑑於參拜日眾,威靈日顯,始將原有簡陋之神壇,改建為小型廟宇並署名「慶安宮」,是為慶安宮建廟之始。隨後乃前往媽祖宮〔即今鹿耳門 天后宮〕,恭迎天上聖母入宮奉祀,並配祀城隍境主、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等諸神,從此尊神得安其所。其時慶安宮鄰近之村莊部落尚無廟宇之建立,故每逢朔、望 (初一、十五)蒞宮參拜者絡繹於途,舉凡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人畜興旺,以及消災解厄、除病驅疫,無不求神托庇,「慶安宮」香火之鼎盛於此 而可見。其後,因年久失修,屢受風雨之侵蝕,陳舊不堪,曾在康熙年間作第一次之重修。惜因當年建廟之先代先賢,其姓氏尊名均無從查考,然而其功其德,將永 垂於萬世,後人緬懷景仰之餘,無不肅然而起敬。

~     「慶安宮」廟門口供奉    「康、辛元帥」及「謝、范將軍」四位鎮守宮門   ~

~     「謝將軍」    ~

~     「康元帥」     ~

~    「辛元帥」    ~

~     「范將軍」    ~

~     「慶安宮」一樓大殿      ~

~      一樓正殿神殿為「聖母殿」     ~

~    「慶安宮」正殿之鎮殿「媽祖」金身      ~

~     正殿龍邊偏殿祀奉 「文衡聖帝」     ~

~     「文衡聖帝」旁之 「神馬」及「馬使爺」     ~

~     正殿虎側偏殿祀奉 「境主城隍」    ~

~     左側廂房奉祀之     「保生大帝」    ~

~     右側廂房祀奉之 「延平郡王」     ~

~     「慶安宮」之後殿      ~

~     後殿之前殿奉祀 「東嶽仁聖大帝」   ~

~     左側供奉 「功德司爺」和「牛將軍」及「謝將軍」 ~

~     右側後供奉之 「速報司爺」和「馬將軍」及「范將軍」 ~

~    後殿的後面正殿主祀 「地藏王菩薩」    ~

~    正殿左側奉祀 「觀世音菩薩」     ~

~     「觀音殿」旁之「十殿冥王之 1、3、5、9 殿冥王」   ~

~    正殿右側奉祀之 「面然大士」   ~

~     右側奉祀為 「十殿冥王之 2、4、6、8、10 殿冥王」    ~

~    後殿左廂房為祀奉 「斗姥元君」及「五斗星君」   ~

~     後殿右側廂房為「太歲殿」    ~

~     「慶安宮」二樓正殿供奉 「玉皇大帝」    ~

~     二樓龍邊為 「南斗星君」    ~

~    二樓虎邊為 「北斗星君」    ~

~      17世紀時西港本是一天然海港,海上交通由蚶西港直達,南側曾文溪亦有帆船可溯至蘇厝,當時西港街頭為西拉雅族蕭瓏社平埔人與漢人市集之地,清朝開始大陸 移民來台者漸多,西港周邊開始聚集了許多部落,當時八份姑媽宮奉祀鄞、何、李、紀四仙姑,香火鼎盛,於是乾隆於1756年(乾隆21年)御賜「下馬樟 牌」,凡經此廟者,武官下馬,文官下轎,已示對該宮神祇之尊敬。而在1784年(乾隆49年),當地居民在十八欉榕凹湖(今港東村雙張部以南曾文溪畔附 近)發現王船一艘,上有玉敕代天巡狩令旗一隻,據傳應是蘇厝一帶建醮酬神,王船放出海上後漂流至此,當時人視為吉兆,乃將王船撈起,於姑媽宮筊請玉皇大帝 恩准代天巡狩十二瘟王,每三年一次至該宮主持香科,分別是醜年(牛年)余、侯、耿千歲,辰年(龍年)吳 、何、薛千歲,未年(羊年)封、趙、譚千歲,以及戍年(狗年)盧、羅、張千歲,首科於1784年(乾隆49年)開始建醮,開始只有姑媽宮及鄰近13個部落 共13頂神轎參加進香遶境,後擴至36莊,而姑媽宮時期之香科,共延續了13科。
        而在1823年(道光3年),由於下馬樟牌被盜,加上當年一場暴風雨,導致曾文溪改道,影響蘇厝以下曾文溪兩岸聚落生態甚大,因此姑媽宮附近人丁散去,香 火遂告中落,所以從1823年開始,王船醮典改由慶安宮接辦,延續每3年一科之傳統,除1943年因太平洋戰事未克舉行外,至今未曾間斷. 而遶境之規模,也從姑媽宮時期之36莊,陸續增加至72莊,乃至現今之96莊,其範圍涵蓋西港鄉、七股鄉、佳里鎮、安定鄉及台南市安南區。

~     台灣民間以「王爺」掛帥的遶境廟會,向來以「南東港,北西港」最被稱頌,論場面論聲勢,比時間比歷史,皆可獨步全台,尤以王船祭典為甚,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主掌東港溪流域王船祭的命脈,而台南縣西港鄉慶安宮則係曾文溪流域王船祭的領導者,一南一北,相互呼應,蔚為台灣民間廟會奇景。
         台灣王船祭典的最大特色,是在「請王」與「送王」之間舉行的王爺出巡,東港溪一帶稱作「迎王」,曾文溪地區則呼作「刈香」或「云莊」,兩地盛況都不相上 下,而就曾文溪流域來說,西港慶安宮的刈香,則是此一地帶陣容最為龐大者,同時也是歷史較久而間斷較短(亦即延續力)的一廟,影響的人與事,既廣大又深 遠,展現的民間活力,既壯盛又浩蕩,堪稱南台一大盛景。

        西港 慶安宮
寺廟地址:南縣西港鄉西港村慶安路32號

寺廟電話:06-79520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