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玉的顏色和沁(圖)



  沁之形
  沁的形狀是自然形成的.外源物質突破玉的皮殼,經玉質疏鬆的地方或玉的綹裂,沿毛細狀滲透四處,聚集和停留在透閃石細晶纖維的空隙之間,從而改變了玉原來的色澤.
  正因為沁的形成是沿自然曲折的路徑,在漫長的時間內緩緩生成,所以它是有規律可循的(儘管有些複雜的沁色很難一下子做出推測).
  沁的形狀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十幾種:
  1.全鈣形:玉質全部鈣化,雞骨白.
  2.半鈣形:深度鈣化,但留有「天窗」,能見到老化的原來的玉質.
  3.滿沁形:整件玉器,或包滿或沁透,原來玉質不顯,燈光下尚能透亮.
  4.土咬形:鈣化強烈的地方形成綹裂自然脫落,留下不規則的界面或蝕孔.
  5.坐底形:玉件一面受沁嚴重,一面受沁輕.受沁的一面往往伴有鈣化、吃土等現象,較嚴重的會質變.
  6.發散形:沁色由表及裡,由點到面,如同色暈慢慢深入玉質內部,沒有現成的軌跡,只是順其自然沿玉質疏鬆處滲透變質.
  7.綹裂形:以綹裂為通道,外源物質深入玉肌,在綹裂兩側形成強烈的沁變,並能順綹裂通道向兩邊發散.
  8.靠接形:沁色濃重之處在皮殼的某一處,外源物質靠近或接觸此處,侵入皮殼.沁色也經此處向玉質內部伸展.靠接點上往往會受到腐蝕而向裡凹下,並沉積一些外源物質和土顆粒等.
  9.混沌形:水坑沁常是混沌形,玉肌普遍受沁,比較均勻.雖然玉件著底的地方會出現沁色加重現象,但整體來看,不易鈣化,沁色較勻,美麗通透(常稱熟坑).
  10.架空形:玉件停留在架空狀態,或兩頭受沁,或中間受沁,沁色分佈不均勻,玉質時變時好.
  11.凝聚形:沁色如朵云,凝在一處,好的玉質易呈凝聚形.
  12.散沙形:沁變分佈在皮殼上,如同散沙.
  13.走紋形:沁色沿紋路行走,如牛毛紋、柳葉紋、流泥紋、蟹爪紋等.
  14.花斑形:沁色呈斑塊狀.
  15.捲毛形:沁色深入玉肌,如同捲毛,有盤腸形、曲張形等.
  16.結垢形:皮殼上結上一層土垢、鈣鎂皮垢、銹鐵銹銅,但不能密封整個玉件.
  17.蒙皮形:玉件的外部蒙上一層灰皮,但不厚,內部玉質仍然完好,燈光下透亮.表皮有腐蝕麻面現象.
  18.半沁形:玉件一半受沁很重,一半完好.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