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歐洲古董商們對中國藏家充滿期待

「中國人對於藝術品本身,好像不如他們對這件物品值不值這個價有興趣.」在一年一度的歐洲古董藝術博覽會上,對於越來越多中國面孔的出現,歐洲古董商們充滿期待又不乏困惑
  曹俊傑
  [ 文化隔閡以及國內文物進出口政策上的限制,依舊是中國購買力謹慎看待歐洲藝術品市場的主要原因,他們並不期待自己成為歐洲低迷市場的救世主 ]
  原本冷清的溫州中餐館,突然熱鬧起來.歐洲古董商們期盼在這裡遇見更多的亞洲面孔——目標當然是他們手裡的歐元.
  只有12萬人口的荷蘭小城馬斯特里赫特,因為兩件事逐漸成為世界知名之地,一是1992年歐盟條約在這裡簽訂,簡稱《馬約》;另一個則是在每年3月在這裡舉辦的歐洲古董藝術博覽會(簡稱「TEFAF」),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董博覽會之一.
  在3月25日剛閉幕的歐洲古董藝術博覽會上,中國面孔再次成為談論的焦點.展會主辦方在「中國購買力」抵達的當天就舉辦了歡迎酒會,這在TEFAF 25年的歷史上還是首次,主辦方還頗有遠見地安排了中國人參觀眾多荷蘭知名的博物館,以瞭解歐洲的藝術及歷史.
  「中國購買力」
  或許已經對巴黎、倫敦、紐約奢侈品店內華人排隊的情景有所聽聞,歐洲古董商們在面對中國收藏家時表現出比平時更多的耐心:儘管魯本斯和凡·高的畫在3月16日預展當天就以高價被歐洲人訂購,但更多古董商想參加3月19日為中國收藏家團隊所舉辦的專場歡迎酒會.
  亞洲面孔受歡迎的程度,不在現場很難想像.就連我們這些先於收藏家團隊抵達參觀TEFAF的中國媒體人,也受到了不低的禮遇.
  到訪的第一天,我們在展會現場就遭遇當地的電視媒體跟拍,晚上這些畫面就出現在當地的電視新聞中.跑了多年藝術新聞的美國記者托馬斯一個勁地跟 中國人寒暄,提及自己是多麼熱愛「張曉剛(微博)」;就連來自加納的新聞記者也逐字逐句地把中國年輕人的話記錄在小本子中,當作重要的新聞素材……
  這些媒體同行並不瞭解真正的中國,但他們通過互聯網瞭解到,即使在世界藝術品市場處於低谷的時候,中國拍賣仍出現了5000萬歐元的天價(去年 中國嘉德(微博)春拍齊白石的畫作成交價4.2億元人民幣);他們拿著TEFAF印製的《2011年國際藝術市場觀察報告》,對中國在拍賣市場成為世界第 一充滿艷羨.
  閉門研究的學院派領袖、藝術經濟學的創始人克萊爾·安德魯博士在她主編的這份報告中稱:「中國的發展也許是近五十年來世界藝術品市場最基本和最 重要的變化,中國去年成交額達到461億歐元,相對於2009年市場危機時上升了63%,全球第一,這是藝術品市場銷售在地域分佈上的重大變化的依據.」
  在這樣的語境下,不難想像,現在這些售賣歐洲中世紀銀器的古董商人,恨不得自己能搖身一變,變成黃皮膚和黑頭髮,穿著中山裝和旗袍,而展櫃裡的歐洲中世紀銀器也全變成中國的明清官窯瓷器.
  當由65位收藏家組成的中國購買力正規軍入場的時候,掌聲此起彼伏,就好像二戰時馬城成為被盟軍解放的第一個荷蘭城市時所發生的情形.甚至有人開始擔憂起中國人的進入是否會造成中國古董在歐洲市場的上漲.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並參與到歐洲古董藝術博覽會,以前的亞洲面孔可能來自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或者日本,但現在確實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更 多.」 歐洲藝術基金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本·簡森對「中國市場」侃侃而談,這一判斷也意味著他自己經營的中國古董店將有更好的未來.
  價格敏感
  來自TEFAF的不完全統計,預展開始的3個小時內,8件中國藝術品被搶購,成交價在18萬到65萬歐元不等.展會的參觀者中眾多來自中國的收藏家購買了多件藝術品,包括倫敦展商Wartski帶來的一件引人注目的卡地亞(微博)古董首飾.
  一位來自紐約的美國畫商,見到中國人就會把他們拉進自己的暗室倉庫,裡面放著一幅陳逸飛的大幅油畫——水鄉系列之一;來自比利時的國際知名古董 商Gisele Croes則把東周時期的一件青銅鼎放在展位的核心區域,這件掛牌售價近280萬美元的古董,據說已經得到了中國藏家250萬美元的報價.
  「我們這個收藏家團隊,第一天就購買了將近1000萬美元的東西,主要以鑽石和珠寶為多.這些歐洲古董商,看著我們眼睛都有些發綠.法國和英國的媒體,緊盯著我們不放.」從中國帶來65位收藏家團隊的中國收藏傢俱樂部理事長孔達達介紹說.
  歐洲人對中國人好奇,中國人同樣也十分好奇.但這種好奇,可能更多的是對於價格上敏感的好奇.高古的低價格文物,很容易得到中國收藏家的偏愛.宋代的小器件、標誌明清官窯的碗和盆,很多價格在10萬歐元以內的中國文物,很快被搶購一空.
  「中國人非常渴望買到好的東西,對有可靠來源的高品質作品很感興趣,對價格也很敏感.他們的進入對市場趨勢的影響很明顯:過去中國買家多買明清瓷器,現在更多關注早期瓷器、青銅器等.」本·簡森說道.
  不過,文化上的隔閡以及國內文物進出口政策上的限制,依舊是中國購買力謹慎看待歐洲藝術品市場的主要原因,他們並不期待自己成為歐洲低迷市場的救世主,而更願意能夠在國內外存在差價從而有利可圖的領域進行一些嘗試.
  相比其他博覽會,參展TEFAF的藝術品並不都是天價展品.這一方面因為展位費便宜,另一方面也因為荷蘭的稅比較低,是在利潤的基礎上而非成交 額的基礎上收稅.作為展覽主辦方,他們不只是鼓勵高價的展品參展,也同樣鼓勵便宜的展品參展.何況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成交後不必交稅,不像當地買家要交增 值稅.
  儘管如此,但TEFAF的成交往往在場下更多,很多古董商人和購買者把交貨地選擇在香港這樣零稅率的地方,從運輸成本上考慮,他們也歡迎更多中國面孔.
  「這個購買團大部分是投資性的藏家,其中三成來自藝術基金,他們渴望能在其中淘得一些差價.而歐洲古董商們則渴望得到更多關於中國藏家的信息,並希望到中國開辦分店.」孔達達說道.此行,他們還將促成凡·高博物館於2014年到中國舉辦展覽.
  或許古董商Gisele Croes女士的話,更能體現大部分試圖與亞洲面孔打交道的歐洲藝術品商人的心態:「中國人對於藝術品本身,好像不如他們對這件物品值不值這個價有興趣.」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