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玉龍: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代表

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是吉祥嘉瑞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無論是作為帝王的尊嚴,或是百姓生活的裝飾,龍的形 象都是極為重要的主題.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到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 面.特別是中華藝術文化裡的龍紋樣,深蘊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
  3月18日,「龍之寶藏」藝術品專題展將在南京渡江紀念館旁的珠山會館開幕,共展出40餘件「龍文化」藝術品.其中,二件海外回流國寶級藏品首 次現身,「明萬曆青花龍紋折沿梅花洗」堪稱明代官窯精品,洗內用青花描繪龍紋戲珠題材,龍五爪,龍身細長,龍首威猛,戲珠於折枝花卉間.一條大龍居於器底 正中,另有十條小龍分佈於內壁和口沿.「明宣德五龍金盤」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孤品,五條金龍匯聚盤中,龍的身體「左盤右蹙如驚電」,盡顯神威. 此外,還有「唐龍紋銅鏡」、「明代龍形金簪」、「清雍正青花過墻龍紋大盤」 、「清乾隆青花牡丹龍紋大碗」等諸多精品展出,將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奉上一場精美的視覺盛宴.為了使讀者更詳細地瞭解與龍相關的藏品知識,本期特別策劃邀請 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瓷器委員會主任何政谷先生全面解讀「玉龍」文化.
  我國自古就把玉作為人類美德的象徵,《禮記·玉藻》云:「君子於玉比德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早在上古時期先祖就已用擬人化的手法將玉德比喻人德,玉德成為人類重要道德標準之一.《說文解字·玉部》:「玉,石之美也.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折不撓,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西漢時期玉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倫理哲學的象 徵.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代表了華夏兒女的民族精神.崇龍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龍的形象,查海龍形堆塑距今已有八 千年,殷墟甲骨文出現結構完備的「龍」字,迄今亦有3000多年,玉與龍的巧妙結合,充分體現了古代先人的精神追求與文化傳承.
  玉龍,作為中國傳統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這塊廣袤的土地上歷經滄桑變化,幾多王朝更替,卻一直為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人們所 共同接受,連綿不斷,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拓展其內涵,豐富其外在形式,推陳出新,高潮迭起,顯示了其獨特的魅力與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何在?當代社會我們 又當如何看待玉龍與中國傳統玉文化?他們對當代社會又有何等意義?這些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同樣亦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嚴肅使命.
  考古發現
  龍,作為一種精神崇拜,是我國上古先民對自然現象與現實動物有機結合的產物,是人類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是「模糊意識的集合體」.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是現今發現最早的我國史前崇龍遺蹟.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其「龍形堆塑」位於整個原始村 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長1970釐米,寬180-200釐米,成東西排列,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 龍,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查海龍型堆塑,已基本具備中國傳統龍的特徵,即出現了龍頭、龍頸、龍鱗、龍體、龍爪、龍尾.
  1987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的一處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發現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殼擺塑的「龍」的圖案.這是首次在墓葬中發現有龍形堆塑出現,他的出現充分佐證了龍在史前時期已在人類社會擁有崇高的精神地位.
  紅山文化玉龍:紅山文化是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時間.
  玉龍呈墨綠色,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釐米.龍首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 端面近橢圓形,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龍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圓而起棱,眼尾細長上翹.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釐米,佔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鬣扁 薄,並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 重的幻想色彩,其造型特徵已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此件玉龍的具體用途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不過龍體背正中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頭尾恰在同一水 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
  玉豬龍,該種龍型為頭尾相連或近似相連狀,有的造型如同玉玦,通常頭部甚大,短肥耳,圓眼,口部有獠牙的表現,頭尾之間缺口未完全斷開.通體渾 厚圓滑,刻畫線條極為勻稱流暢.面部磨出有平凹變化的瓦溝紋,與刻畫紋相互配合,起到突出耳、目、吻、鼻孔等各部位的效果.這類造型在紅山文化的地域內出 土數量較多,因形似豬首,故被稱作為「玉豬龍」(現在亦有學者認為是熊首).由此可見,紅山文化時期大多數龍的形象,其現實來源應該是豬.
  紅山文化玉龍有「中華第一龍」的稱譽,雖然他不是考古發現中最早的龍形遺存,但紅山玉龍的典型意義仍不容置疑.中華民族向以「龍的傳人」自居, 龍的起源同我們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時代的肇始緊密相關.紅山玉龍對於研究我國遠古的原始宗教,總結龍形發展的序列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凌家灘文化玉龍:凌家灘遺址位於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村,距今約5500-5300年左右.該遺址內出土的玉龍呈扁環狀,首尾相連,吻部突出,頭 部雕出兩角,龍鬚、嘴、鼻、眼部皆以陰刻線表示,身體一圈皆以陰刻線飾以紋飾,應是龍鱗的最早表現形式,用以佩戴的小孔是打在整體造型下方近尾端.這件玉 龍的發現意義重大,可謂中國古代玉器傳統題材「咬尾龍」的開山鼻祖.與成熟龍形態基本一致.凌家灘文化玉龍的出土,表明了我國崇龍文化地域的整體性時間的 同步性.
  史學探源
  原始崇拜體系造就了龍這一精神聖物的出現.原始崇拜體系的形成是人類精神世界形成的標誌.在中國原始崇拜體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在史前文明中佔 據著主導地位.他直接影響著中國文化精神的構建.自然崇拜是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條件下,伴隨著早期人類最初的自覺而產生的一種原始信仰.它實際上是將支配 早期人類生活的自然力和自然物人格化,變成超自然的神靈,作為崇拜對象.動物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內容之一,是早期人類狩獵時期社會意識的反映.它以動物為 崇拜對象,認為各種飛禽走獸為有靈之物.對動物的崇拜和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成為巫術活動中的極重要的內容.原始人類往往把狩獵的成功與失敗、是否遭到猛獸 的危害與主宰自然界的神聯繫起來,看作是神意志的表達,而這些動物就成了神意志的體現.由此產生了原始人的獻祭活動,即在狩獵歸來後,先要以獵獲動物的一 部分祭神,對神的賜予表示感謝,然後才食用.在這種活動中,獻祭的動物就成為人與神聯繫的中介,在這些動物身上表達著原始人對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當原始 人類由狩獵經濟向農業與畜牧業經濟過渡後,雖然獵獲動物作為食物來源的重要性逐漸減弱,但在獻祭中以動物為祭物這一點並沒有變化,動物依然作為人神溝通的 工具.由此,獻祭的動物逐漸神聖化.這種獻祭活動最初是簡單的,但逐漸演化成一種莊嚴的儀式,並且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項,如部族成員疾病、 死亡,部族之間的衝突,狩獵、耕種採集、遷徒等等.儀式上除了以動物作為祭物外,還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禮器.在這些祭器和禮器上,原始人類以極為虔誠的心 情,繪出或刻出他們所崇敬的各種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動植物等.這些彩繪或雕刻雖然是一種摹擬,但不少摹擬,特別是對動物的摹擬進行了誇張, 在誇張中體現了創造者的宗教觀念.因此,這些由摹擬而形成的圖案、飾紋或雕刻不僅與原型動物有了某種差別,而且具有了神聖的宗教含義.正是在這種具有宗教 性的動物形象中,出現了最初的帶有龍特徵的動物紋飾,學者們把這種紋飾稱為原龍紋.中華龍形的最初形態由此產生了.
  玉龍紋飾的發展與演變龍紋在玉器上出現是從新石器時期開始的,一直到清代,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滄桑,文明的發展,觀念的演變都對龍紋的形象及其含義產生著千絲萬縷的影響.龍形象的演變折射出來的是不同時代對龍的信仰觀念的演變.從而形成了各時代獨有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我國最早的玉雕龍紋,可以說是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新石器時期龍紋的特點是:龍首長,似馬頭,吻部前伸,略往上翹, 無耳,長角(長鬣)後披,眼睛突起似鳳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稱菱形眼.整體渾圓,沒有棱角;通體為圓柱形,光素無紋,只有點綴的網紋,形制厚實古樸,這是 新石器時期的重要風格特徵.多是青黃玉質製成,玉質略軟,刀法雕琢簡拙粗獷.
  商代龍紋的特點為:龍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狀,只雕一足;頭有獨角,角似柱形或蘑菇頭形,稱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紋眼或斜方格 眼,且多雕成張大嘴的姿態,以表示兇猛.商代早期的龍紋玉雕多為薄片狀,陰刻線有單線條和雙線條兩種,線條以直線為多,有棱有角,在龍的身上出現的紋飾, 有重環紋、單環紋和云雷紋.
  西周時龍紋的特點是龍紋身體變得細長,身上的紋飾也較複雜,線條多彎形或弧形,這時期的重環紋、云雷紋等紋飾很盛行,在龍的背部出現的脊齒紋比 商代時期的密,而且很盛行這種紋飾;龍的兕形角漸漸消失,出現了像頭髮一樣的角,還有云紋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 線拉長,有的拉長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獨有的風格.此外這時期大多不刻划龍足,龍身上的紋飾呈圖案化,起著裝飾作用.
  春秋至漢
  春秋戰國時期,龍體周邊以雙陰線擠出陽紋線,更突出了龍形的輪廓.春秋戰國時期玉龍特點:龍紋身體更長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們 稱之為「S」形或「雙S」形龍;龍身上多飾以谷紋紋飾,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新紋飾,戰國時期廣為流行,春秋時期常用的臥蠶紋,紋飾突起,立體感強,刀 工講究;龍紋中的角,有一條基本規則,即「商代沒角不是龍,西周有角沒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戰國與耳全無異」;龍紋的眼睛見不到「臣」字眼了,開始出現 單線或雙線雕的圓形眼與角度渾圓的方形眼和單鳳眼,其雙線雕手法是外圈線細,內圈線粗,使眼睛突起,更顯有神,形成淺浮雕.
  漢代的龍形漸漸向盤龍發展,並趨向具有四足獸的體形.王充在《論衡》中寫道:「世俗畫龍,馬首蛇尾.」這就是漢代龍紋的寫照.漢以前的龍紋就是 單純的龍紋,而這時期龍紋常與螭虎紋、鳳紋配合在一起構成圖案.龍紋常出現在璧上,佩上.漢代因螭虎紋開始盛行,龍紋漸漸就少了.此時龍角是出現在云紋耳 後面,近似鹿角一樣的長角,有的勾卷,還有的分岔後再分別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長眼梢,到了漢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漢代玉龍的鑑定要抓住龍的 頭形和眼形的特點,其次漢代有「游絲毛雕」的工藝,即陰刻線細如毫髮,似續似斷.
  魏晉至唐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社會動盪,故這一時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並且玉飾的體積極小,大型玉禮器和成組玉珮飾幾乎沒有發現.所以研究玉器的古書中極少見到這一時期玉器的著錄,幾乎形成了斷代期.從迄今所見到的少量玉雕龍飾看,其基本延續了漢代玉龍的風格.
  唐代玉雕圖案完全擺脫了漢代式樣,這時期玉雕注重神韻,龍紋也表現得威武雄壯,昂首奮鬣,俯仰翻騰.這時期龍紋的幾個特徵是:一、龍身似一條粗 大的長蛇,身體兩側刻有兩條陰刻線,四腿四爪、爪子臃腫有力;這時期玉龍身上開始出現似鱗紋樣的紋飾及斜方格紋,紋飾從頸部直至尾部;尾為禿尾,沒有什麼 裝飾.二、這時期龍的頭形長,張嘴吐舌,嘴極大,張開後嘴角超過眼角,龍嘴之大,是以前年代從來沒有過的.三、唐代龍腿的小腿部分在關節處有山羊鬍子狀的 腿毛.
  宋元時期
  宋代龍素身的多,在身體兩側也是用陰刻線刻劃出兩道邊,把龍的立體感表現出來,但兩條邊線比唐代的邊線雕得粗.龍腿很長,尤其是後腿,曲折度 大,可看起來顯得無勁,不像唐代的那樣有力;宋代龍腿的關節處有鉤形腿毛,也有呈飄浮狀並長於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陰線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 3個或4個.宋代龍紋的尾巴盡頭處有少數出現了好像火焰一樣的裝飾物,這種裝飾物到明代龍尾上出現得就多了.這時的輔助紋飾云紋多種多樣,它不像唐代云紋 那麼肥碩,云紋尾部拉長卷云紋式樣也多樣化了,還出現了龍紋旁邊有山石作陪襯的紋飾.元代的玉龍盤旋曲折,上下翻騰,氣勢磅礴,很有氣派.雕工多用深雕和 三層透雕相結合的手法,把龍在云中穿行,上下翻騰表現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動感.
  元代龍紋的風格特徵:這時期龍額後面有兩根細長角,龍眼睛是丹鳳眼,粗眉緊靠在眼上面,給人以眉毛壓著眼睛的感覺,目光熠熠,一副兇猛的樣子. 這時期的龍有一個特點,即龍是側龍,但同時又多出現兩隻眼睛.龍嘴與宋代的作品相似,上唇也是往上翹,呈勾云式,但嘴張得沒有唐代的那麼大.元代的龍發細 長向後飄浮,線條自然優美,龍的軀體呈細長頸,鼓腹、禿尾,龍頸是用粗陰線斜刀斷開,以使龍頭更加突出.這是元代玉雕的一個特徵,無論何種飛禽走獸,皆同 此法.
  明清時期
  明代龍頭刻劃的刀口深,臉雕得又長又寬,大多是側面臉,但兩隻眼睛都露出來了;眼睛為圓眼,是用小圓管鑽一圓深槽,以中間的小圓乳釘為眼睛,突 出很高,俗稱「蝦米眼」.明代龍紋的眼睛還有斜線形、豎線形和平線形.髮型的典型特點是短髮,從根部就向上前方沖.明代中晚期龍紋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細,中 間刻有密集的短陰線,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沒有骨骼感;在大腿與小腿之間的關節處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紋,並在關節後面出現似山羊鬍子樣的腿毛;爪子為風車 狀,有3至5爪之分,但多見的是四爪龍、五爪龍.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龍,整個身體用斜格紋來表示鱗紋,身體瘦長,尾部有裝飾物,有的是云紋裝飾,有的是 火焰紋裝飾.明代玉龍雕工粗糙,為歷代之首.清代龍紋有仿古代風格的龍,也有本時代風格的龍.清代龍紋頭額寬闊飽滿,龍角的距離寬,龍頭比明代短,髮型不 規律,好像從頭的四周長出,到處亂飛,用「怒髮衝冠」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眼睛也是凸雕圓眼,做法同明代一樣,但在乳釘四周又打磨,比明代細緻;此外, 眉毛出現鋸齒眉,而腮部也是用鋸齒紋來表示的.龍身的鱗紋更寫實、更形象化了,尾部裝飾種類繁多,有楓葉形、火焰形和鋸齒形等,腿毛除了山羊鬍子狀,又出 現了鋸齒紋;此外,清代龍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軟,不像前幾代那樣有力.清晚期龍頭扁短,無神韻,紋飾瑣細,無力量感,缺乏生氣.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